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在工作一體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推動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進高校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是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和健全權力約束機制的重要措施,對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F高校審計工作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審計工作提出的“三如”重要要求,堅持“強管理、防風險、增效益、促發展”的審計目標,以研究型審計為抓手,認真謀劃審計項目,嚴格實施審計程序,深入分析問題根源,強化整改成果利用,深化審計質量檢查,科學規范開展審計工作,提升審計監督質效,采取一系列有效舉措發揮審計在促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取得較好成效。
一、堅持高站位謀劃部署,做到“如臂使指
一是著眼審計新要求,不斷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發揮政治引領作用。F高校第一時間成立黨委審計委員會,學校黨委主要領導任審計委員會主任,堅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學校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審計委員會成員單位既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形成有機統一的審計共同體。黨委審計委員會定期召開審計委員會會議,學習有關審計精神、研究部署審計工作、審議審計工作規劃、聽取審計結果報告、推動審計整改落實等,充分發揮審計委員會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
二是著眼審計新形勢,不斷加強審計制度建設,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作用。立足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發展階段,及時修訂完善干部監督管理、基建工程、財務收支和專項資金等11項審計方面的制度,堅持按制度辦事,按程序開展審計,加強審計全流程控制,明確審計組長、主審和組員的分級質量控制責任,嚴格執行審計結果“三審三校”,組織審計質量互評互查,質量不過關不予驗收結項。各項審計制度的完善為規范審計行為,提升審計質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是著眼審計新任務,選優配強審計隊伍,發揮人才第一資源重要作用。在整體編制和職稱指標緊缺的情況下,F高校仍擴充了2個審計編制,配備了具有注冊會計師、一級建造師、一級造價師、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審計師、經濟師等專業資格的審計人員6名;不斷提升審計人員業務能力,選派審計人員參與國家審計項目,實施“以審代訓”,并組織審計人員參加全國、全省業務技能培訓和比賽等;堅持術業有專攻,下設財務審計科、工程審計科和綜合科,明確各科室工作職責,足額保障開展審計項目所需經費。
二、堅持高質量貫徹實施,做到“如影隨形
一是扎實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動態全覆蓋,種好“責任田”。F高校審計處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力求做好審前調查,深人分析審計重點和風險隱患,統籌校內校外審計資源,圍繞履職盡責和權力運行,規范實施審計程序,科學運用“三個區分開來”,客觀公正、依法依規實施。近年來,F高校審計處在開展校內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時共發現問題253個,提出審計建議209條。
二是認真實施年度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審計,管好“錢袋子”。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要事”“大事”,F高校審計處聚焦財務收支真實、合法、績效,重點關注“三重一大”決策、財務收支、票據管理、基建維修、招標采購、資產使用效益效果、內部控制等內容,創新性開展學校本級和二級學院預算執行與財務收支審計全覆蓋,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縱深推進專項審計,守住“風險點”。圍繞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年度重點任務,F高校審計處開展了內部控制審計、合同專項審計調查、科研經費和資產清算審計等,同時創新方式,將“政治體檢”與“經濟體檢”有機結合,采取“統一組織 + 協同聯動”方式開展基建領域綠化工程專項巡察審計、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專項巡察審計等,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通過各類專項審計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風險隱患和問題,充分發揮了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并督促學校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四是全力做好基建項目管理和跟蹤審計,把住“資金關”。鑒于基建工程施工周期長、資金規模大、涉及人員多、管控風險高等特點,F高校審計處針對投資金額較大或師生關注度較高的民生工程,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并加大對項目實施中重點環節的監督力度。通過核查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檢查記錄或文件、詢問以及現場勘查,審計處編制了工程管理審計報告,為規范建設投資行為、加強基建項目管理提供了保障。
三、堅持高標準落實整改,做到“如雷貫耳”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以上率下抓整改。F高校把審計整改作為檢驗領導干部政治站位、政治方向、政治擔當的重要標尺。黨委主要領導堅持以上率下,每周聽取整改進展情況,適時召開審計整改專題推進會、調度會等,堅持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各班子成員扛牢整改責任,主動將審計整改與巡視巡察、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檢查等發現的問題,一體推進落實,堅決做到問題不改到位不收兵。
二是強化責任落實,建章立制抓整改。制定審計整改工作實施辦法,建立整改領導機構、工作運行、動態報告、協作聯動、跟蹤檢查、專項督查等閉環管理模式。明確整改責任,確保問題到人、具體到事、責任到崗,形成“統一領導、分管抓總、歸口牽頭、相關部門配合、責任單位具體實施”責任落實機制。
三是強化分類施策,嚴把質效抓整改。F高校將審計發現問題梳理匯總,歸類分析查找根源,結合原因制訂個性化的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四清單”(問題清單、舉措清單、責任清單和時限清單)。工程建設管理、招標采購、財務、審計等部門對整改事項定期共商研判,采取“集中 + 定點”“書面 + 口頭”“線上 + 線下”等方式對整改給予指導和督促。緊扣整改質量和時限要求,組織整改領導小組評估整改結果,對整改進展緩慢或整改只見事未見人的事項跟蹤督辦,以審計整改“一書兩單三會”(“一書”,即整改通知書;“兩單”,即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三會”,即整改動員會、整改推進會、審核評估會)的形式,對整改不到位的下發整改督辦單,約談整改單位負責人,確保整改質效。
四是強化結果運用,從嚴問責抓整改。整改結果和預算安排掛鉤,凡資金結余較大且按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下年度預算降低或不再安排相應資金。整改結果和績效考核掛鉤,根據整改完成情況量化細化賦分。整改結果和干部管理掛鉤,對整改不認真不嚴肅的,及時通報有關領導和部門,并在后續審計中給予重點關注。
四、結語
作為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三如”要求是內部審計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彰顯審計價值的前提。高校審計工作應始終堅持和進一步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審計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充分發揮審計工作領導機構的作用,牢記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緊密結合學校實際深入謀劃審計項目,堅決落實黨中央要求,做到“指哪兒打哪兒,打哪兒成哪兒”,扎實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充分運用審計結果,當好黨之利器、校之利器。 ⊕
本文系安徽省屬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研究(2022AH040202)基金項目、安徽省屬高校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2024KYQD0122)基金項目
(作者單位:蚌埠醫科大學阜陽師范大學,郵政編碼:233030,電子郵箱:114042923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