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關鍵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管理人員作為國有企業運營的核心力量,其職業道德素養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然而,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滑坡現象,違規決策、利益輸送等問題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企業和國家的利益。因此,構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提升其職業道德水平,對于保障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一、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內涵
(-) 職業道德素養的定義與特征
職業道德素養作為職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行為準則與規范集合,是衡量從業者職業素養的重要標尺。它不僅涵蓋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以及職業責任等多個核心方面,更是從業者自我約束與外在要求相統一的體現。職業道德素養的行業性特征尤為顯著,不同行業因工作性質、服務對象及目標的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職業道德規范。這些規范如同行業的“隱形契約”,規范著從業者的行為舉止,確保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職業道德素養的繼承性得以凸顯。那些歷經時間考驗、被證明行之有效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被一代又一代從業者傳承和發揚。這種繼承性不僅體現在對古老職業倫理的堅守,更在于對新時代職業道德規范的探索與創新。同時,職業道德素養的實踐性也是其本質特征之一。它并非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需要在職業活動中得以具體體現和驗證。只有在實踐中,從業者才能真正領悟職業道德的真諦,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此外,職業道德素養還具有多樣性。不同行業和職業因其獨特的性質、任務、對象和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職業道德標準。這些標準不僅規范了從業者的行為舉止,更彰顯了行業的獨特魅力與價值追求。
(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獨特性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守護者,其職業道德素養的獨特性尤為顯著。忠誠擔當,是他們職業生涯的基石。在國有企業這片沃土上,他們不僅需要對黨和國家懷有深厚的忠誠之情,更要將這份忠誠轉化為實際行動,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之上。面對企業發展的重重挑戰,他們勇于擔當、不畏艱難,以堅定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動,為企業的穩健前行保駕護航。
社會責任是他們肩上的另一份重擔。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深知,企業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更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他們積極參與扶貧、環保、教育等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彰顯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這種對社會責任的深刻理解和積極踐行,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也贏得了公眾的廣泛贊譽。
廉潔自律是他們職業生涯中不可觸碰的紅線。在國有企業的管理崗位上,他們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嚴守廉潔底線,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腐敗行為。這種高尚的職業操守,不僅是對個人品行的堅守,更是對國有企業形象的有力維護。在復雜多變的職業環境中,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以忠誠擔當、社會責任和廉潔自律為準則,不斷錘煉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為國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著不可磨滅的力量。
二、構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必要性
(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體現在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更體現在其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上。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其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決策質量、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一個具備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團隊,能夠以誠信為本,堅持原則,做出符合企業長遠利益的決策,從而確保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此外,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還能夠以身作則,帶動整個企業的員工隊伍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提升企業的整體凝聚力和戰斗力。[2]
具體而言,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夠避免短視行為,如過度追求短期利潤而忽視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等。他們以誠信為本,能夠贏得合作伙伴和客戶的信任,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員工的權益和福利,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從而增強企業的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可持續發展是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能夠確保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企業的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能夠確保企業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穩健運行,避免因違規操作而引發法律風險,造成聲譽受損。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企業的長遠規劃和戰略布局,能夠避免盲目擴張和過度投資,確保企業在穩健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他們更加注重企業的創新和發展,鼓勵員工積極創新,能夠推動企業不斷升級和轉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挑戰。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三)應對復雜經營環境的挑戰
面對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顯得尤為關鍵。具備高尚職業道德的管理人員,不僅能嚴格遵守和執行政策法規,確保企業在法律框架內穩健運營,更能敏銳捕捉政策法規的變化,靈活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的要求。他們重視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積極推動企業引進前沿技術,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3同時,他們始終關注消費者需求,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這種以高尚職業道德素養為基石的管理理念,使得國有企業在復雜的經營環境中能夠迅速應對挑戰,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三、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構建的關鍵要素
(一)誠信意識:職業道德的堅固基石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準則。對于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而言,誠信意識作為職業道德素養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基石。誠信不僅體現在對上級領導的忠誠與坦誠上,更貫穿于與下屬員工、合作伙伴乃至社會公眾的每一次互動中。
在工作中,誠實守信的管理人員能夠贏得廣泛的信任與尊重。他們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承諾的事項言出必行,從不敷衍塞責。這種態度不僅樹立了個人良好的職業形象,更為企業贏得了寶貴的信譽資本。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誠信成為企業最堅實的后盾,助力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誠信意識還有助于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一個以誠信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能夠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促進團隊協作與溝通。這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責任意識:驅動發展的內在動力
責任意識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核心品質之一。它不僅是對工作任務的簡單承擔,更是一種對企業、對員工、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體現。對企業負責,意味著管理人員要時刻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他們應勇于擔當、敢于創新,不斷推動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對員工負責,要求管理人員關心員工的成長與發展,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機會。他們應尊重員工的勞動成果,傾聽員工的聲音,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共同推動企業目標的實現;對社會負責,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不可推卸的使命。他們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高度的責任感,不僅體現了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更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擔當。
(三)敬業精神:追求卓越的不竭源泉
敬業精神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對工作全身心投人的態度和精神體現。它要求管理人員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待工作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作成果。
敬業的管理人員,總是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工作。他們注重細節、追求完美,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們從不輕言放棄,而是迎難而上,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敬業精神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還能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管理人員通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能夠帶動整個團隊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員工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廉潔自律:堅守底線的道德防線
清正廉潔、公私分明,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腐敗行為。廉潔自律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考驗,更是對企業形象的維護。一個廉潔自律的管理團隊,能夠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它還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聲譽和公信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研究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他們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在面對各種誘惑和考驗時,他們能夠堅守職業道德底線,做到不為所動、不為所惑。此外,企業還應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和獎懲制度,對廉潔自律表現突出的管理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這樣不僅能夠維護企業的正常運營秩序,還能夠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共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誠信意識、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和廉潔自律是構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關鍵要素。這些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完整框架。國有企業應高度重視這些要素的培養和提升,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完善制度規范等措施,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四、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實證研究
(一)實證研究設計
本文旨在通過實證分析,深人探究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構建效果。為此,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并精心選取某具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問卷設計經過細致考量,包含兩大核心部分:一是對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現狀的全面調查,細分為職業操守規范、社會責任意識和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三個關鍵維度;二是對職業道德素養體系實施效果的評估,涵蓋企業經營績效、社會責任感及企業形象等多個方面。[5]
為確保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筆者分別于2021年和2023年對該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了兩輪問卷調查。2021年,共發放問卷300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278份,有效回收率為 92.67% 2023年,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管理人員數量的增加,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62份,有效回收率為 90.50% 。此外,筆者還收集了該企業2021—2023年的財務指標數據、社會責任報告以及輿情監測數據,為全面分析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實施效果提供了堅實的實證支持。
(二)實證結果分析
1.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現狀分析
202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該企業管理人員在職業操守規范、社會責任意識和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三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68分、3.42分和3.21分(滿分均為5分)。這一數據表明,當時,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總體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在實施職業道德素養體系后,2023年的調查結果發生了顯著變化。三個維度的平均得分分別提升至4.12分、3.89分和3.78分,詳見圖1。
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顯著提升,也充分證明了職業道德素養體系構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職業道德素養體系實施效果分析
從企業經營績效的角度來看,2021一2023年,該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了 8.9% 的增長,凈利潤增長了 13.7% ,資產負債率下降了2.5個百分點。這些關鍵財務指標的逐年改善,充分說明了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實施對企業經營績效具有積極影響。
圖1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維度得分對比

在社會責任方面,該企業連續兩年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內容更加翔實、全面,充分展示了管理層對社會責任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同時,該企業在扶貧、環保、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投入顯著增加,積極履行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企業形象方面,隨著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深入實施,該企業的負面輿論比例明顯下降,社會美譽度顯著提升。特別是2023年,該企業榮獲多項榮譽和獎項,進一步增強了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和支持。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企業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的顯著提升,也為企業贏得了更加廣泛的社會認可和贊譽。
通過實證研究,充分證明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構建對于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改善企業形象具有顯著效果。未來,應繼續深化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建設和推廣,為國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結束語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不僅揭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更為提升管理人員素養提供了有效路徑。未來,應持續優化體系,加強教育培訓,完善監督機制,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為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助力國家經濟穩定與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王風華,劉曄,孫卓晗.探索新時代高校會計人才職業道德素養培育路徑[J].財務與會計,2024(05):84-85
[2]侯艷娜.家政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養提升的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2
[3]刁雪峰.新聞采訪中記者素養與職業道德探究[J].中國報業,2024(04):178-179.
[4] 鄭輝煌.論職業道德素養與企業品牌建設[J].科技創新與品牌,2023(05):79-80.
[5]黃笑揚.國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培訓體系優化研究[J].商訊,2023(06):100-103.
[6]林曉君.國有投資企業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體系改進研究[J].商訊,2023(0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