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與奮斗雜志社合作推出“家鄉紅色故事我來講”專題,這組由黑龍江省內高校學子傾情講述的家鄉紅色故事,以青春視角再現黑土地往昔的抗戰烽煙。從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沉痛證言,到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的壯烈詩篇,再到虎頭要塞的雪原足跡……這些浸染著家鄉熱土氣息的敘述,讓我們追憶先烈的英勇事跡,也警示著我們勿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在哈爾濱城市一角,矗立著一座肅穆的白色建筑——東北抗聯博物館。博物館莊嚴肅穆的灰白外墻上,棱角分明的線條勾勒出戰爭的殘酷與抗爭的堅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鐵蹄踏破了黑土地的寧靜。由于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侵華日軍迅速占領東北全境,扶持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實行軍事法西斯殖民統治。民族危亡時刻,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影響下,拿起刀槍,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搏斗。從揭竿而起、自發抗日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到聯合抗日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直至成為東北抗日戰場中堅力量的東北抗日聯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始終是東北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我的外祖父總是用布滿老繭的手摩挲一條褪色的舊軍毯,向我講述白山黑水間,東北抗聯將士們以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長城的故事。那些關于“嚼草根、飲雪水”的生存奇跡,在他沙啞嗓音的講述中漸漸具象: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里,戰士們將凍硬的樹皮在齒間磨碎,用融化的雪水送服充饑;夜幕降臨時,他們裹著單薄的棉衣,蜷縮在地窨子里,靠相互依偎的體溫熬過漫漫長夜。這些口述歷史與博物館里的珍貴文物形成真實的呼應。
東北抗聯博物館展廳內,從“民族危亡 義勇軍抗擊強虜”“中流砥柱 東北抗聯建立”,到“紅星指引 黨對抗聯領導”“完成使命 建樹歷史功勛”,每一塊展板都拼湊起了民族記憶的碎片。東北抗聯博物館的沉浸式體驗展廳,通過“4D+6面”的全景影院,立體直觀地還原了抗聯將士們不屈戰斗的場景。冰趟子戰斗的槍聲就在耳邊,八女投江的決絕身影就在眼前,屏幕上轉動的指針打開時間的大門,帶我再次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感受著黑土地的震顫。
歷史不是沉睡的過去,而是照亮前路的火炬。讓東北抗聯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那些在冰天雪地中燃燒過的信念,從未冷卻。
作者單位:綏化學院
(編輯·姚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