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態,泛指人們身體平時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姿勢,被視為身體的第二語言。一個品行端正、富有涵養的人,其儀態應是得體、優雅的。在日常交往中,人們常通過儀態去反饋社交信息,如積極或消極,并通過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向他人傳遞各種不同的信息。
站姿:立如松的挺拔
站姿是身體語言的基礎,直接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具體來說,人們平時的站立姿態主要呈現為三種姿態,即立正、稍息與跨立,其中以立正為常人基本站姿,主要要求為:頭正、頸平、肩平、挺胸、吸腹、收臀、拔背、并腿。由于性別不同,男女要求各有不同。
男性站姿:目光平視,雙肩平正,下頜微收,雙臂自然下垂落于褲縫處或右手握住左手腕疊放在小腹前,腳后跟并攏,腳尖分開15-30度或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女性站姿:職場社交根據場合不同,在基本站姿的基礎上可以變化出其他站立姿態,女性的手位、腳位也有著特殊的要求。在直立狀態下,女性的雙手可以分開放于褲縫或自然疊放于小腹處或右手握住左手腕放于身前,雙腳不可像男士一樣岔開,可采用并步、V字步、丁字步等站姿。并步即雙腳并攏;V字步即腳后跟并攏,腳尖分開15度;丁字步即一腳在前,另一腳在后,前腳腳跟與后腳腳窩交于一點。
錯誤站姿:站立時切忌身軀歪斜,如頭偏、肩斜、腿抖動、膝不直或者倚墻靠柱、彎腰駝背,也不可雙臂交叉抱于胸前,雙手抱于腦后,或采用雙手插兜、叉腰等不良站姿。
坐姿:坐如鐘的從容
坐姿是一種靜態的人體體位,職場中,男性女性可采用多種坐姿,從根本上說,坐姿主要與就座者下肢的體位相關,其實就是指就座者入座后雙腿與雙腳擺放的位置。
男性坐姿:
1.正坐式也稱標準坐姿,即上身直立,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小腿與腳面要呈垂直狀態,雙膝、雙腳完全并攏,此坐姿適用于男女雙方。
2.斜放式坐姿,即上身直立,雙腳自然分開,一前一后放置,雙手半握掌心向下或雙手掌心向下自然落于雙膝上。
3.交叉式坐姿,即上身直立,雙腳輕微交疊,嚴禁抖動,雙手交叉放于膝蓋。位于下方位置的腿,小腿應該垂直于地面,腳掌著地;位于上方位置的腿應內收,腳尖宜朝向地面方向。
女性坐姿:
1.交叉式坐姿,即上身直立,坐在凳子三分之二處,先將雙腳并攏,然后雙腳在踝部進行交叉,交叉以后,雙腳既可以內收,也可以小幅度斜放,不宜向正前方大幅度直伸。
2.前伸后曲式坐姿,在正坐式坐姿基礎上,將一條腿向前伸,一條腿向后曲,雙腳掌落于地面,前腳腳跟與后腳腳尖落于一點,并保持一條直線。
3.小丁字坐姿,在正坐式坐姿的基礎上,一腳在前,另一腳在后,前腳腳跟與后腳腳窩交于一點。
女性在坐著時,雙膝要保證始終并攏,雙手可以交疊放在大腿上。
錯誤坐姿:雙腿過度岔開、腿部抖動、雙腿前伸過大、腳尖指向別人等。同時要區別交叉式坐姿和“二郎腿”,“二郎腿”是將一腿架在另一條腿上,雙腿之間空隙過大,并伴有上身不直、態度不端等情況。
得體的儀態訓練需要循序漸進,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可每日靠墻站立十分鐘,感受脊柱挺直的狀態,入座時輕緩從容,形成肌肉記憶。所有的禮儀并非是刻板的規矩,過于僵硬反而刻意,真正的禮儀,要讓彼此自在,在分寸間盡顯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