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文化深刻影響著地方新聞的內容構成和傳播方式,使得地方新聞在展現(xiàn)本土精神、傳遞地方價值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隨著現(xiàn)代媒體環(huán)境的快速變革,如何在新聞采編中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并依靠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提升地方新聞的吸引力,是如今地方新聞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1地域特色文化的內涵
地域特色文化深植于地方歷史、地理、風俗和民眾生活中,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是各個地區(qū)在長期發(fā)展中所積淀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地域特色文化除了涉及語言、藝術、節(jié)慶、飲食、風俗等顯性文化元素外,還涵蓋了人們在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中形成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這種多樣化的地域特色文化可以通過地方性語言、習慣性做法或地方傳統(tǒng)技藝展現(xiàn)出來。因此,地域特色文化不僅是一個地方對外展示自己獨特身份的符號,也是區(qū)域居民在歷史、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多個因素影響下形成的有機文化體系。這種獨具特色的文化使得每個地區(qū)都具備了不可替代的文化魅力,也讓不同地方的傳媒成為傳遞地方精神與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2地域特色文化對地方新聞采編的影響
地域特色文化在新聞采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新聞若能全面理解地域特色文化,便可在選題、語言、內容和功能等方面凸顯出較強的地方性特征,進而塑造出具有地方文化認同感的報道風格。
2.1新聞選題的地方性
地域特色文化在地方新聞的選題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地方新聞的選題多源于地域文化的特殊需求與特點,不同地區(qū)的民眾生活習慣、社會背景和歷史傳承都直接影響著新聞工作的主題確定與構思方向。某些地方性節(jié)慶活動、歷史遺址保護、傳統(tǒng)技藝傳承等不僅彰顯了地方文化的獨特性,也成為地方新聞采編的重要內容。與此相對的是,文化認同感較強的地方讀者,大多更關注本土文化的表達與呈現(xiàn)。這種地方性的選題不僅能夠滿足地方居民對文化認同的需求,還可以在新聞報道中凸顯本土特色,進而促使地方媒體形成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地方媒體深度挖掘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的新聞素材可以更加貼近受眾的情感需求,提升新聞影響力,最終推動地方文化的廣泛傳承[2]。
2.2新聞語言的地方性
地方新聞的語言風格深受地域特色文化的影響,因此,展現(xiàn)出強烈的地方性特點。地域語言、方言及其特有的表達方式成為地方新聞采編中的重要元素,直接影響新聞報道的語氣和敘述方式。例如,某些地方會在新聞報道中融入方言或帶有地方口音的表述,這可以促使新聞報道更具親和力,賦予新聞內容濃厚的生活氣息。這種地方性的語言不僅體現(xiàn)了地域文化的深厚積淀,也使得新聞傳播在表達上更契合當?shù)鼐用竦恼Z言習慣。此外,地方新聞語言的地方性還體現(xiàn)在對地方社會現(xiàn)象的解讀上,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性會在新聞語言中體現(xiàn)出來。在報道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習俗時,媒體人員采用地方性語言可以傳遞出該地具有獨特韻味的地方文化,讓受眾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認同感[3]。
2.3新聞內容的地域化呈現(xiàn)
地域特色文化不僅影響地方新聞的選題和語言,還決定了新聞內容的地域化呈現(xiàn)方式。在具體的新聞報道中,地域特色文化多以具體的生活場景、風土人情和民俗活動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例如,新聞采編人員在報道某地方的農(nóng)業(yè)豐收時,除了涉及種植技術、經(jīng)濟收益等方面的內容外,還可以納入對地域特有的氣候和土地條件的描述,進而讓讀者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在報道某一文化活動時,新聞采編人員融入地方文化可促使新聞內容更加鮮活真實,進而增強新聞的地方性特色。此外,地方新聞還會詳細描述地方特產(chǎn)、地方風物,將地域文化帶入新聞內容,讓讀者在關注事件本身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新聞內容了解到該地區(qū)的地域文化,進一步感知到本土文化的價值。
2.4地方新聞采編的文化功能
新聞并非只是傳播信息的工具,也是承載并傳遞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地方新聞采編人員深度報道地域特色文化,可以為民眾提供一個了解自己文化、歷史和傳統(tǒng)的渠道。例如,地方新聞在報道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地方藝術表演時,可以幫助受眾親身體驗并深入理解地方文化的獨特性,進而增強文化認同感。這種文化功能使得地方新聞不再是對事件的單純報道,而是傳承地方文化的紐帶。地方文化在新聞的傳播下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受眾群體,進而提升了當?shù)鼐用竦奈幕孕臶4]。
3地方新聞采編中的地域文化特色體現(xiàn)
在地方新聞采編中,地域文化特色不僅可以從具體的選題、語言和視覺上呈現(xiàn),也可以深層次反映地方的社會風貌、歷史積淀以及民眾情感。因此,探索地域文化特色如何滲透到地方新聞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地方新聞對地方文化傳播的意義。
3.1地方新聞的選與地域文化特色
地方新聞的選題通常聚焦于本地文化密切相關的領域,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藝術、地方英雄人物故事等特色內容。地方新聞憑借具有濃厚地域色彩的選題,不僅可以滿足本地受眾的文化需求,還可以有效傳遞地方的文化精神。例如,在富有地方特色的節(jié)慶活動期間,地方新聞采編人員會圍繞該地傳統(tǒng)的慶祝活動展開深度報道,借助細致的描寫和分析讓受眾感受到濃烈的地域文化氛圍。此外,地方新聞的選題還經(jīng)常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與地方歷史背景、文化習俗緊密相關的社會事件,這種選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將地方歷史文化加以傳承和發(fā)揚,增強了地方新聞對受眾的文化認同感[5]。
3.2地方新聞的語言特色與地域文化
語言是地方新聞傳遞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同地域的方言、俗語、俚語等賦予了地方新聞獨特的語言魅力。地方新聞常采用地方口音或者地方特有的表達方式,在增強本地受眾親切感的同時,也讓外地受眾潛移默化地了解并認識該地區(qū)的文化特色。例如,某些地方新聞報道會將當?shù)氐馁嫡Z和習慣用語融入其中,使得報道更加生動且富有地域特色。這種新聞敘事中所融入的地域性語言不僅是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也是地方認同的重要標志。地方媒體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符號嵌入新聞內容,使得新聞成為傳遞地方情感與地方文化的載體。無論是重大的新聞事件報道,還是日常的社會新聞和文化新聞,地方性語言都起到了關鍵作用,幫助地方新聞建立了與受眾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
3.3地方新聞的視覺元素與地域文化
視覺元素在地方新聞呈現(xiàn)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地方新聞的圖片、視頻、色彩運用等視覺設計往往會融入地方獨特的元素,以此增強視覺表達的地域感。例如,地方新聞報道中會頻繁使用本地特有的自然景觀、歷史遺跡、地方建筑、本地特產(chǎn)、風俗活動等元素,這些元素都是以視覺方式呈現(xiàn)地方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手段。地方新聞中所使用的圖像不僅是對事件的補充,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它通過具體的視覺內容傳達著深厚的地方文化內涵。同時,地方新聞在排版、設計風格上的選擇,也大多依據(jù)地方的審美情趣及文化特色。例如,針對傳統(tǒng)文化濃厚的地區(qū),新聞版面會更傾向于使用古樸、典雅的設計風格,而針對現(xiàn)代化進程較為迅速的城市,則會采用更為簡潔、現(xiàn)代的設計風格。地方新聞借助以上視覺元素,不僅使得信息傳達更加生動,還增強了受眾對文化的歸屬感。
4地方新聞采編創(chuàng)新的實踐路徑
創(chuàng)新地方新聞采編過程需要從內容創(chuàng)作、傳播渠道、技術應用等多個角度入手,以適應現(xiàn)代媒體環(huán)境下受眾需求的變化,推動地方新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地方新聞依靠創(chuàng)新實踐,在增強自身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基礎上,還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在地域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4.1加強地方文化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報道
地方新聞為了將地方特色和文化價值充分反映出來,需要注重生產(chǎn)原創(chuàng)性報道。在此期間,地方新聞記者和編輯要深入基層,了解當?shù)氐臍v史、風俗和人物,從中捕捉富有地方色彩的真實故事。例如,新聞工作人員可以挖掘當?shù)氐膫鹘y(tǒng)節(jié)慶活動、民間藝術、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等,對其展開詳細的專題報道,改變以往單純依賴于外部來源的報道方式。原創(chuàng)性內容不僅可以呈現(xiàn)更為豐富的地方文化面貌,還可以憑借獨特的視角吸引受眾,增強新聞的個性化和本土感。此外,在地方新聞報道中也要加強對地方文化的解讀,不僅要呈現(xiàn)事件本身,還要結合歷史背景與社會脈絡,以此增加文化內涵的廣度和深度7]。
4.2采用多平臺、多形式的傳播
在信息傳播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單一平臺的傳播方式顯然難以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對此,地方新聞要積極探索多平臺、多形式的傳播方式,擴大新聞的影響力。地方新聞要善于利用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雙重優(yōu)勢,將內容同步推送到報紙、廣播電視、社交平臺、新聞網(wǎng)站等多個平臺,以適應不同受眾的需求。例如,報紙和電視可以發(fā)布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而視頻報道、直播則可以借助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進行實時傳播,以此增強新聞的互動性、即時性。此外,地方新聞采編人員要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新聞呈現(xiàn)形式,除了傳統(tǒng)的文字、圖片報道外,還可以使用視頻、音頻、短視頻、直播等新型傳播形式,將其作為新聞采編的常態(tài)。
4.3借助大數(shù)據(jù)與智能技術
地方新聞可以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深入了解受眾的興趣偏好、行為習慣及社會熱點,以便精準策劃選題。例如,新聞機構通過深入分析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分享、點贊等數(shù)據(jù),可以及時捕捉受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并基于此展開定向報道。此外,地方新聞借助智能技術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的內容生產(chǎn)。例如,采編人員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自動生成簡報或新聞摘要,減輕自身的工作負擔;智能推薦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受眾的歷史行為,為其推薦個性化的新聞內容,進而提高新聞的點擊率。
5結語
綜上所述,地域特色文化賦予地方新聞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強大的傳播力量。地方新聞機構深入理解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可在內容、語言和呈現(xiàn)方式上凸顯鮮明的地域特征,增強受眾的文化認同感。地方新聞在現(xiàn)代化傳媒環(huán)境中應緊跟技術發(fā)展步伐,創(chuàng)新采編方式,持續(xù)提升自身的文化傳播功能。
引用
[1]趙洪濤.地方臺民生新聞采編工作發(fā)展思路探索[].記者搖籃,2023(2):141-143.
[2]張碧晶.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策略[].今傳媒,2023,31(10):49-52.
[3]劉拓.新媒體導向下地方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轉型路徑與發(fā)展趨勢探微[J].傳播力研究,2023,7(19):64-66.
[4]葉康.地方臺民生新聞采編意義及發(fā)展思路[J].傳播力研究,2023,7(21):82-84.
[5]林堃.地方黨報新聞采編流程優(yōu)化探討[J].中國報業(yè),2024(21):138-139.
[6]宋芳.提升采編素養(yǎng)講好地方故事——地方臺新聞記者提升“四力”的思考[J].中國報業(yè),2023(3):142-143.
[7]苑繁華.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策略[].看電影,2023(11):55-57.
[8]沈麗琴.新聞采編:融媒體時代的地方應對策略分析[].記者觀察,2023(35):103-105.
作者簡介:李潔(1988一),女,山東煙臺人,本科,助理記者,就職于萊州市融媒體中心;鄭軍梅(1982一),女,山東煙臺人,本科,助理記者,就職于萊州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