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美育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教育資源匱乏、師資隊伍薄弱、課程設置單一等原因,農村學校美育存在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學生的美育水平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本文將從教育資源、師資隊伍、課程設置、教育評價等方面探討當下農村學校美育存在的現實困境與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1.1課題研究的背景
目前,農村中小學都基本開設美育課,但因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校更加注重文化學科,這種現象在鄉村教育中更為突出。有些地區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得美育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甚至在一段時間里,取消了學校美育的教育任務。
1.2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意義
基于上述選題背景,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分析并借鑒前人的研究,從而更深入地認識鄉村教育中的美育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美育逐漸被重視起來,但因受地理位置、教育觀念、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美育在鄉村正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困境。但是,筆者深信中國鄉村美育會引起更多有識之士的重視,得到更多的支持,并且相信廣大一線鄉村教育者會用實際行動讓美育落到實處,努力在鄉村學校開展多姿多彩、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育教學,為鄉村學校美育建設賦能、聚力、開源。
2農村學校美育的現狀與問題
2.1農村學校美育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農村學校的教育條件和師資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美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在美育資源配置方面,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存在較大差距。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以及經費不足等方面的限制,農村學校的美育資源配置不如城市學校。其次,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存在問題。由于歷史原因和薪酬待遇等問題,優秀的美育教師在農村學校的分布較少。目前,很多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比較注重語文、數學及英語等課程教學,對美育往往重視不夠,甚至并未依據教學要求實施美育。
2.2農村學校美育存在的問題
2.2.1資源不足
農村學校由于經濟和地理條件的限制,美育資源配置相對較少,包括美術教室、藝術教材、器材等方面。這些問題影響了美育的開展,特別是美術教育,需要大量的美術作品、美術工具和美術資料來支撐,而農村學校很難獲得這些資源。同時,由于交通不便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農村學校也難以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展覽等,這也影響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相對于城市學校,農村學校很難獲得更好的美育資源,這就限制了農村學校開展美育的深度和廣度。
2.2.2教師力量不足
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學校美育實施的先決條件,直接影響著美育工作的開展。農村學校的美育教師在數量和水平上都比城市學校有較明顯差距,這也是制約農村學校美育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農村學校的美育教師水平不高,缺乏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這些教師往往對美育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夠熟練,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首先,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相對較低,教師的薪資水平也較低,很難吸引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其次,農村學校的師資培養和培訓機會較為有限,很難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最后,農村學校中的教師普遍缺乏教育資源和教學工具,限制了教師對美育的實施,導致農村學校的美育水平相對較低。
2.2.3教學和內容方法單一
在美育教學中,許多農村學校只注重技能訓練,方法單一,忽視了美育的本質;只注重基礎技能和手工制作,缺乏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體驗式的教學方法。這導致學生缺乏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對藝術的興趣和理解也較為單一。美育應該是綜合性、系統性的教育,但在農村學校中,美育教學往往局限于簡單的技能訓練,沒有充分體現出其綜合性和系統性,這就導致學生對美育學習的興趣不高,影響了學習效果。
2.2.4評價體系不完善
在農村學校中,由于教學條件和師資隊伍的限制,以及農村學校美育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美育評價往往被單一化,過分強調學生文化課程的成績,在許多農村初中學校,升學率較低的問題長期阻礙著學校的發展,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存在應試教育思想,這種極端化思想擠壓了美育空間。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的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就容易導致美育課程不被學校重視,只注重文化課的成績,造成學生思想固化,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2.2.5家長教育的缺失
在農村地區,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許多家長意識不到美育的重要性,對美育課程的認識過于片面,忽視了美育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或缺性,從而只關注學習成績的提升與否。眾多家長對美育的重要性和意義缺乏認識和理解,太過注重文化課的學習以及分數,而忽視美育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不可缺失性,對孩子參加美育活動的支持和配合也不足,這給學校美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農村學校美育的出路與對策
3.1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
農村學校美育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教育資源短缺、經費不足的問題,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解決教育資源的不足。首先,需要政府支持,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學校的資金傾斜2。其次,可以建立農村學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機制,共享教育資源,如建立教育資源共享中心、組織教育交流活動等。除了美育所需要的一些硬件設施外,教師同樣應該發掘當地的本土資源,可以將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內涵與書本知識相結合,開發校本課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強美育課程的豐富性與趣味性,而且還能夠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
3.2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學水平
近年來,為了促進農村學校教師力量的發展,國家針對農村教育問題出臺了許多政策,如三下鄉活動、三支一扶政策等,吸引優秀教師獻身鄉村教育事業,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農村師資力量少、師資力量弱的問題。但由于這種方式往往時間較短,教師服務時間不長,因此,容易導致教學出現斷層。針對優秀教師難以在農村學校長期任教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提升農村學校的師資隊伍水平。首先,政府可以提升農村學校教師的薪資水平,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其次,可以加強美育教師培訓。提升美育教師專業素質是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3]。最后,應該加強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之間的師資交流,從而讓農村學校的教師能夠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
3.3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對于農村學校的美育課程教學來說,推動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是首要前提,也是教學的核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豐富農村學校的美育課程。首先,應該加強與城市學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引進先進的美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豐富美育課程內容,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其次,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等,創新美育教學方式和體驗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最后,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美育活動,如藝術節、美術比賽、藝術創作營等,讓學生更好地體驗藝術,豐富他們的藝術視野和認識。農村學校在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許多學校舉辦美育活動時會組織學生下鄉。在學生們觀察和探索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留意美和發現美的習慣,因此,農村學??梢岳米约旱牡胤絻瀯?,將課本內容與自然景觀和當地特色相結合,在取材中欣賞美,在繪畫中創造美[4]。
3.4完善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興趣和創造力的培養
美術教育因其復雜性的特點,往往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等多方面的配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改進農村學校的美育評價機制。首先,應該制定全面的美育評價標準,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其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美育評價方式,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讓學生全面參與評價過程,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意識。再次,可以加強美育課程和其他學科的交叉評價,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協調發展。最后,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科學合理地制訂出每個教學環節工作中的教學總體目標,組織完善的美育實踐活動。正是因為美育本身的特點,美育的評價應該更多地關注“過程考核”[5]。
3.5增強家長美育觀念
首先,可以加強美育宣傳和普及工作,讓家長了解美育的重要性,激發家長的藝術興趣和美育意識,讓他們了解到美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是孩子全面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長教育活動,如家長講座、家庭藝術節等,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美育活動,增強家長對美育的支持和認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美育環境。最后,可以加強家校溝通和合作,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發展狀況,積極參與和配合學校的美育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學校美育存在著許多現實困境和問題,其中,教學資源不平衡、教學條件落后、課程設置單一、評價機制單一、家長對美育的認識和支持不足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的不足等問題是比較突出的。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而且也制約了農村學校美育的長遠發展和提升。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首先,應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建設,增強農村學校美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其次,應該開展多樣化和多層次的美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促進美育的多元化發展。再次,應該建立科學、完善的美育評價機制,加強教育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并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參與美育,增強家長對美育的支持和配合。最后,應該加強美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推動美育的規范化和專業化。
總之,農村學校美育的現實困境和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解決。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教育資源的配置和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增強學生的美育意識和綜合素質,才能夠推動農村學校美育的健康發展,進而為鄉村振興和人民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引用
[1]陳嘉.農村小學美育實施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0.
[2]鄧春華.農村初中美育實施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南昌:東華理工大學,2023
[3]塔娜.農村小學美育課程實施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2.
[4]夏永紅.農村美術教育另辟蹊徑的嘗試[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7):107-108.
[5]耿金鴿.新時代“美育進中考”的實際問題與解決策略]·公關世界,2021(24):91-92.
作者簡介:周宇軒(2001一),男,湖北武漢人,碩士,就讀于湖北師范大學;鄭夢琦(2000一),女,湖北秭歸人,碩士,就讀于湖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