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企業的發展,財務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在當前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了管理會計的重要價值,借助管理會計對各類活動進行充分控制,讓財務從傳統核算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實施管理會計是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實現轉型的重要方法,也是讓財務工作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模式。然而,部分企業在管理會計環節未能使財務參與到具體管理環節,產生財務和業務之間相互脫節以及財務附加值低等一系列問題。基于這一背景,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認為管理會計涉及企業管理環節的方方面面,實施管理會計,企業要全面重視各項管理活動要求,以管理會計為核心,對企業各類活動進行全面控制,幫助企業實現發展目標。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轉型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7.061
引言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變革。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管理會計要以管理會計整體發展方向為核心,對企業各項工作理念進行全面重構,對工作環節各類要求進行轉型,幫助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管理會計模式下,企業管理工作在不同流程中的管理事項有很大差異,實施管理會計只有結合存在的各類問題及管理會計要求,對企業管理活動予以充分支持,才能讓財務活動實現轉型,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1 相關概念
管理會計指的是從財務管理視角對企業各項工作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對企業有價值的方法。實施管理會計有助于促進財務工作轉變自身傳統管理模式,實現對財務工作流程的全方位轉型,讓財務工作全面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在提高自身附加值的同時,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支持。
2 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的問題
2.1 思維理念固化
在管理會計視角下,部分企業未建立完善財務管理的人員管理體系,財務人員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無法適應其要求,參與者的思維相對固化,長期以來習慣了閉門造車的工作模式,無法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環節,也不了解如何與企業日常管理活動各維度進行配合。由于財務和業務之間相互脫節,無法配合管理流程的開展,影響了財務附加值的提高。
2.2 不關注業務要求
財務在日常管理環節應關注業務流程要求,企業應以業務部門的特點對業務活動進行分析。然而,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忽視業務部門要求,財務僅停留在基礎核算方面,沒有在核算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業務流程中各類數據情況及各項指標特征,財務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無法確保企業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
2.3 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影響管理會計的一大問題是財務人員無法全面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有關數據,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之間存在相互脫節的問題,各類數據無法實現全方位的銜接和控制,財務和業務各維度工作要求無法得到緊密配合。例如,財務在獲取業務相關環節數據時,只能通過手工方式進行查詢,無法通過系統導出,影響了管理活動的開展。
2.4 財務未參與經營
部分企業的財務未全面參與到經營流程中,不關注經營管理環節各維度工作要求及管理流程的要素,沒有分析績效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要求,不利于幫助企業掌握工作環節的各類要求,無法做到改進工作環節中的不足,很可能影響財務附加值的提高。
3 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的策略
3.1 轉變思維理念,提高專業素養
第一,促進財務形成管理會計能力。在管理會計視角下,財務要全面參與到管理會計環節中,掌握管理流程要求,立足于企業整體視角對各環節活動進行分析。在管理者層面考慮財務附加值,以管理會計為核心,促進企業分析自身管理要求,做出更加精準科學的管理決策,讓財務與業務之間形成一體化銜接的配合機制。首先,促進財務全員形成跨界思維。財務人員為適應管理會計要求,要轉變傳統固化思維,參與到企業會計管理的全過程,分析業務流程運作情況,以杜絕各類風險,做到對風險的提前防控。其次,形成平臺思維。財務人員要具備平臺思維,站在企業整體行業平臺和管理視角對管理環節活動進行全方位分析,包括關注對企業管理有價值的決策和建議。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形成對企業有價值的決策結論,為完成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支持。例如,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形成通俗易懂的管理決策結論和管理報告,使財務能從各類復雜信息中提煉出對企業有價值的決策指標,并為管理活動開展提供支持。再次,具備業務洞察力。財務要參與到業務流程中,掌握分析環節的要求,對業務環節各項活動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和管理。從整體視角分析工作流程中的要求,對管理活動的各類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為財務和業務各類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最后,具備溝通能力。在實施管理會計環節,合理的溝通機制要求財務與業務在各類工作中進行溝通。同時,財務要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并形成良好的溝通措施,促進各環節活動要求得到及時傳遞。第二,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在管理會計環節要促進財務人員實現轉型,讓財務人員了解自身在管理會計環節的工作職責,結合業務流程要求,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將管理工作重點放在日常管理活動的全環節,為業務各類活動開展提供支持。通過財務和業務的合作,避免各部門之間的矛盾,并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活動,讓財務人員將經驗進行分享。同時,財務人員應參與業務部門的日常溝通及輪崗環節,在掌握工作流程要求的基礎上,主動分析財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做到對各類活動的控制,使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配合。從企業長遠發展視角來看,只有讓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配合,對各環節工作流程和活動要求進行實時溝通,才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
3.2 全面分析業務,關注風險控制
第一,讓財務全面分析管理環節的要求。財務的分析業務要全方位地深入業務流程各環節,包括分析基層、中層及管理層各級人員的實際需要,同時結合對各環節工作的分析結論,提出對企業有價值的決策建議,為財務與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支持。首先,企業財務要全面分析業務流程,關注一線業務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分析往來管理、生產管理、制造費用管理、財務費用管理等各環節要素,關注一線業務人員需求,結合一線的特征,建立分析機制,并執行相關改進策略[1]。其次,財務要從各部門視角,以部門工作要求為核心,對各部門工作進行分析,包括分析固定資產管理情況、存貨銷售情況、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等。通過對相關指標進行專業分析,掌握工作流程的具體要求。在分析環節,要基于企業整體角度對流程各要素進行分析并形成有價值的結論。財務要關注不同部門工作任務,并站在業務視角對運營流程所處環境、經營風險等各維度數據進行全方位分析,關注企業的工作流程要求。企業在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之后,形成有價值的管理指標,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指標,并讓財務與業務之間形成銜接機制,讓各項指標之間形成全面銜接的管理體系。最后,從高層管理者視角進行分析。主要分析企業整體工作開展情況,包括財務杠桿、經營杠桿等方面指標,進一步分析影響企業整體決策的投融資管理、戰略管理等方面情況。從企業長遠發展視角,關注企業工作流程要求,達到提高企業整體效益的目標。第二,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為了落實管理會計要求,企業要對日常管理環節中的綜合風險進行全面把控,對業務流程進行檢查、監督,關注信息質量和管理水平,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在日常信息管理環節,要加大對信息的監督力度,做到對各類信息隨時隨地抽查,分析數據管理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并關注風險具體成因,做到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分析與控制,使企業不同流程業務數據能得到實時監督和分析,達到提高信息質量及防控信息處理流程風險的目標。在管理會計環節,管理會計要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對各類風險進行全方位分析、收集和整理。企業財務部門可以通過設定預設的風險預警指標,以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方面指標,判斷企業償債能力等要素,根據相關指標變動情況,判斷企業在管理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同時,企業財務要采用對各類風險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分析掌握各類風險特征,建立恰當的風險應對措施。通過全方位關注各類風險控制要求,使風險管理更加科學完善。
3.3 健全數據接口,完善信息系統
第一,對信息系統進行持續升級。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信息系統的更新速度較快。為了確保系統能適應管理會計發展要求,實現對企業各項管理流程的全方位控制,企業要對系統流程進行全面調整,結合企業各管理環節實際特點,確保平臺相關各類數據能實現集成,并對信息進行全面控制,保障各類信息實時傳遞及無縫銜接。管理會計在日常管理環節要處理的數據量龐大,要讓各流程信息實現銜接,就要解決傳統信息化環節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在信息系統升級和管理環節,確保管理會計系統能全方位地整合財務管理環節的各維度數據,使財務人員能實時監控與企業相關的各項工作情況,以此提高財務人員工作效率。例如,在系統管理環節,財務人員能及時了解管理環節第一線情況及管理活動的要求,提出對企業有價值的策略,使各項活動信息能夠順暢溝通及無縫銜接。
第二,嵌入移動互聯技術。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移動互聯技術已成為企業發展環節中的重要工具。實施移動互聯技術能讓財務高效完成對各類數據的整合和管理,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標。首先,財務人員要借助移動審批等模式,將手機終端與平臺實現對接,讓財務人員能時刻對企業各項數據進行檢查、審批,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其次,財務人員能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查看工作流程進度、開展情況,為企業財務活動實施及活動開展提供必要支持。同時,結合各流程各維度狀態,第一時間為管理層提供相應建議,以提高管理活動效率[2]。再次,建立移動報賬體系。在管理會計環節,傳統報賬流程管理不當,會產生費用支出不合理、票據不合規等一系列問題,無法及時做到對活動的全面分析、預測和控制,存在審批時間漫長、到賬時間慢等問題,無法做到對各項活動的高效處理和管理。為解決傳統管理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企業可以通過移動審批平臺讓財務人員及時完成對各項費用報銷活動的審批,并且用影像掃描系統對各類票據進行識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基于大數據實現對各數據的高效共享。隨著企業管理規模的日益龐大,業務流程日益復雜,管理會計環節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確保不同類別數據能實現高效共享,應建立大數據和云計算工作模式,以此適應信息系統發展的要求。大數據能實現對各類數據的及時捕捉,并及時獲取海量數據,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四,對企業的系統進行及時維護和開發。在系統建設環節,企業應建立現代化系統,重視系統維護和開發的要求。若系統在日常更新、升級等環節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問題,會影響管理效率,不利于管理會計活動的開展。為了確保系統能滿足企業發展要求,應重視系統的建設和維護。在系統建設環節,應對系統進行持續升級,實現業務流程重構、系統風險防控,確保系統得到持續優化。
3.4 財務參與經營,提高管理水平
第一,財務參與績效管理。財務參與績效管理環節,要配合人力資源部門細化分解各部門具體KPI,并關注各部門考核指標的具體要求。在下達考核指標環節,企業要結合自身管理實際情況,分析各部門工作要求,并從提高企業效率、改進整體管理水平的視角出發,在對各類風險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關注優化企業管理流程的具體方法。通過分析管理流程以及找到改進管理體系的指標,確保企業所做出的各項績效評價策略盡可能科學、合理,以促進企業的管理體系更加合理。例如財務在對銷售部門考核指標進行分析時,發現銷售收入達標,但是應收賬款沒有及時收回,存在呆壞賬的風險,那么此時企業要對銷售部門的考核指標進行優化。在對銷售部門人員進行考核時,不僅要考核銷售收入,更要進一步加大對應收賬款回收率的考核。第二,財務參與到成本控制環節。財務參與成本管理,要全面配合采購、生產、銷售、研發等各環節,建立精細化的成本控制機制,關注管理流程中各環節可能產生的成本,并以此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做到對各類產品的精細化分析。財務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對各類成本的全面核算,關注不同流程成本控制要求以及發生成本的節點,并根據相關成本控制要素,關注如何改善企業成本[3]。其次,做到對研發成本的控制。在研發成本控制環節,企業要按照價值工程法,由財務部門對研發環節各類投入以及產生的效益進行分析,達到產品功能不變且能提高效益的目標。再次,對采購環節成本進行分析。采購環節成本分析要求企業建立采購的標準價格體系,對采購價格情況進行動態跟進,讓財務參與到采購招標、市場行情關注等環節,充分分析不同供應商給企業的價格等,促進企業采購方案盡可能合理。最后,參與生產成本控制。生產成本管理要求企業盡可能地提高產能利用效率,財務部門在對生產環節中各類物料消耗、人工效率等方面要素進行全面分析之后,確定提高企業成本控制水平的方法,以使成本管理活動的要求得到嚴格執行。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企業管理會計下財務管理轉型的問題和策略進行探討,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具體方案,認為實施管理會計對于提高財務工作附加值、轉變財務傳統粗放的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財務在管理會計模式下只有全面與業務環節及管理活動實現銜接和配合,結合業務流程中不同維度工作要求形成完善的管理策略,才能夠有效提高財務活動附加值。未來,企業在實施管理會計環節,應進一步結合企業實際完善各項管理流程,借助管理會計讓企業各項工作程序得到全方位管理,幫助企業財務實現轉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婧.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24(04):61-64.
[2]張佳琪.新時代下企業管理會計創新研究[J].商訊,2021(01):59-60.
[3]郝俊娥.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的選擇與結合應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1):133-134.
作者簡介:劉欣欣(1988-),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