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深入,教材和課程標準不斷在更新,在此背景下,初中政治以教師為中心、單向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新課標更加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新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教學行為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為了進一步探究“三新”背景下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革,本文展開了全面的探究。
關鍵詞:“三新”背景" 初中政治" 課堂教學" 行為改革
一、“三新”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行為改革的意義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教材、新課標、新高考”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這些改革不僅影響著教學內容和方式,更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版初中政治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通過引入更多案例分析、情境模擬和實踐活動,教材能夠引導學生從理論學習走向實際應用,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進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初中政治學科而言,新課標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更重視思想品德、法治觀念和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教師需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進其全面發展。這種轉變有助于構建高效、互動的課堂環境,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新教材和新課標共同作用,促使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等,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靈活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面對新教材和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這促使教師積極參加培訓和教研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新教材和新課標的實施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工具,使其能夠更好地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1]
二、“三新”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行為改革舉措
(一)“三新”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應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教材、新課標、新高考”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進行及時轉變,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這種轉變不僅是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調整,更是對教育理念的根本性更新。以往的政治課堂往往側重于知識點的記憶與背誦,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內容,缺乏主動思考和實踐的機會,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等,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組織討論、辯論、模擬法庭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和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參與和互動的機會,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幫助他們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長。
(二)“三新”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應優化教學內容
在“新教材、新課標、新高考”的背景下,優化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內容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新教材更加貼近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實際,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入社會熱點案例,通過分析當前的社會熱點事件,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可以討論垃圾分類對生活環境的積極影響,或者分析某部法律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作用。新課標強調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思想品德、法治觀念、道德修養等,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法庭等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和應用所學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可以通過講述英雄事跡、展示國家發展成就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2]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材、新課標、新高考”的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革不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培養新時代合格公民的關鍵舉措,首先,改革有助于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推動政治課程從知識傳授向核心素養培養轉變,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實施要求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設、議題式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教育改革強調綜合素質評價,政治課堂教學革新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其學科素養。總之,政治課堂教學改革不僅是適應“三新”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的角色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未來的政治課堂將更加開放、包容,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
[1]謝顯恒.“三新”背景下課堂教學行為的變革與思考——以武鳴高中為例[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22(8):43-46.
[2]屈菲.“三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23(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