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教材知識,同時還需發揮出課程人文性功效,助推學生文化意識發展??v觀初中語文教材即可發現,其蘊含著較為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這也為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機遇,所以本文也就其融入路徑展開了探索,希望借此深化語文教學改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融入路徑
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因其深刻哲學思想、道德倫理、文學藝術等獨特魅力而聞名于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夠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拓展學生認知視野,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另外,還能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刻認知及感悟,從而真正優化語文教學。為此,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成為教師要思考的重點,筆者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挖掘教材傳統文化元素
語文教材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內涵也越發豐富,涉及到了古文、詩詞、戲曲、成語故事等多個方面,而且這些內容大多蘊含著較為豐厚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1]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深挖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傳統文化元素,這不僅能夠創新語文教學設計,還能讓學生在建構語文知識的同時,切身領悟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以此來強化學生文化自信心及民族榮譽感,從而真正提升語文教學效果。而要想達到這一效果,自然需要語文教師具備扎實的文化功底及敏銳的文化意識,這樣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對傳統文化的探索熱情,以此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教學情境,助推傳統文化融入
教學情境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機的學習環境,這有助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此,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不僅要深挖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傳統文化元素,還要利用情境教學法創新語文教學,借此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融入效果。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來為學生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的聯系點,然后再以此創設情境強化學生感悟,這樣就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學生內心,同時還能助力于學生主動學習、建構語文知識,以此提升語文教學效果。[2]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例,教師在教學導入環節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并且配上中秋節畫面情境,這不僅能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讓學生在視聽感官刺激下強化學生對于這一首詞的情感及意境的認知。此后再基于此來引導學生深挖這首詞背后蘊含的歷史文化背景及詩人的情感世界、思想深度,這樣就能在優化教學的同時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三、積極開展文化探究活動
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文化探究活動,這不僅能夠豐富、拓展語文教學活動,還能讓學生在文化活動探究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價值觀,從而有效助力于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環境下的語文教學不再只是局限于教材知識講解,學生綜合性學習及探究也十分重要。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文化探究活動,這不僅能夠創新語文教學,還能更好地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以《范進中舉》為例,教師在講完課文內容后即可為學生開展文化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然后再要求各個小組搜集關于我國古代科舉制度起源、發展及變化的資料,通過這一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科舉制度以及發展歷程,此后再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思考古代科舉制度與現代教育制度之間的異同,這樣學生的認知視野、信息搜集與分析能力均能得到提升,最大程度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寫作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閱讀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積累,而且可以有效助力學生的深度表達。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時,為學生推薦我國傳統文化經典作品,如《論語》《詩經》《史記》等經典,以此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后續寫作自然能夠巧妙引用這些作品中的句子,以此來促使學生語文寫作因此而變得更具內涵及深度,在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作品的了解,從而真正優化初中語文教學。[3]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語文教師還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布置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寫作主題,如要求學生撰寫關于傳統節日的文章,探討節日的起源、習俗及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將傳統文化精神及思想根植于學生內心,有效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創新語文教學的同時,助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發展。為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準確認識語文學科人文性及工具性的特點,深挖教材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在寫作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后再立足于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創新教學方式、拓展寫作素材、開展文化探究活動,以此來真正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把握,在豐富語文教學課堂的同時強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裴小源.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路徑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4(09):63-65.
[2]虎卓玲.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探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18):103-105.
[3]陳輝.聞文化之味,賞文化之韻——淺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0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