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情感教育,發(fā)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體驗、升華情感。本文以《回憶我的母親》一課為例,從挖掘教材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引導情感反思、拓展情感認知等方面,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徑,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師開展情感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情感體驗 "路徑
引言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yǎng)理念進一步深化,強調(diào)學科教學要回歸教育的本質(zh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語文學科不僅要傳授語言文字知識,更要擔負起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重任。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閱讀、寫作等語文實踐中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已成為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語文課程育人價值的必然要求。
一、挖掘教材,聚焦情感內(nèi)涵
深入挖掘語文教材蘊含的情感內(nèi)涵,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1]以《回憶我的母親》一課為例,教師在備課時,應深入挖掘課文蘊含的情感因子,如母親對他人的無私大愛、高尚的人格品質(zhì),以及作者對母親深沉的緬懷之情。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品讀母親抱病為難民煮粥的情節(jié),感受母親\"愿寒冰雪活千秋\"的博愛情懷;評析母親廉潔自律、言傳身教的高尚品格,體會母親的模范行為對作者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潛移默化影響。教學中還可設計朗讀、討論交流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分享自己與母親相處的點滴,升華對母愛的感悟。同時,鼓勵學生書面抒發(fā)內(nèi)心真摯的情感,將情感體驗內(nèi)化為精神動力。教師應挖掘語文教材的情感內(nèi)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感悟,在充滿溫度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優(yōu)秀作品的情感洗禮,進而轉化為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要取得實效,關鍵在于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情感沖擊力的教學情境,營造引導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獲得情感熏陶的課堂氛圍。教學《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茅以升先生《雨巷》的配樂朗誦,烘托母愛的溫馨柔美,在詩意盎然中拉開教學帷幕。在學習母親救助難民的情節(jié)時,教師可選取戰(zhàn)爭年代災民顛沛流離的歷史圖片展示,渲染時代背景,讓學生設身處地感受難民的苦難,進而感悟母親扶危濟困的博大胸懷。在品讀母親高尚品德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互述“我的母親”,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在親情的滋養(yǎng)中體會父母的關愛之情。教師創(chuàng)設富有情感張力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感同身受,獲得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從而內(nèi)化為個人修養(yǎng),外化為言行舉止,使情感教育落到實處。
三、引導反思,內(nèi)化情感認知
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展開反思,是深化情感認知、促進情感內(nèi)化的關鍵一環(huán)。[2]如教學《回憶我的母親》時,當學生沉浸在親情的感動中,教師應適時引發(fā):“是什么造就了母親無私助人的博大情懷”“從母親身上,我們可以汲取怎樣的人格力量”“作為子女,我們應以何種方式回報母愛,傳承母德”這樣的思考。思考撞擊著心靈,激蕩起情感的漣漪。學生在反思中感悟母愛的高尚品格,領會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意義,升華感恩之心、敬愛之情,內(nèi)化為精神的指引、行動的動力。倡導學生走入生活,感念父母養(yǎng)育之恩,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回饋社會。學生經(jīng)過讀寫結合、學做轉化的反復體驗,經(jīng)過獨立思考、協(xié)作交流的反復建構,必將形成正向積極、健康高尚的情感價值觀,內(nèi)化為人格的細胞,外化為文明的行為,成長為情感豐沛、心靈充盈的時代新人。引領學生在情感實踐中勤于反思,養(yǎng)成高尚情操,正是語文教育的神圣職責,更是教師的使命擔當。
四、拓展閱讀,豐富情感體驗
拓展閱讀是增進學生情感體驗、豐富學生情感世界的重要路徑。[3]教學《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與母愛主題相關的優(yōu)秀作品,如海明威的《致母親》、舒婷的《呵,母親》等。在豐富的閱讀實踐中感悟母愛的博大、母德的高尚,升華情感體驗。同時,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閱讀描繪親情的中外文學名著,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價值引領。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用心發(fā)現(xiàn)閃光的母愛瞬間,采訪身邊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用筆觸記錄她們的故事。以演講、征文等形式抒發(fā)感悟,讓親情在創(chuàng)作中得到升華。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賀卡”活動,親手制作母親節(jié)賀卡,表達感恩之情;開展親情主題班會,分享與母親的幸福時光,在交流碰撞中加深體驗。在豐富多彩的拓展實踐中,學生通過全面豐富情感體驗,升華情感認知,必將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質(zhì)。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育的重任。教師只有立足教材、關注生活,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多元延展閱讀,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體驗情感、反思情感、認知情感,才能真正推進情感教育落地生根。在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良性互動中,學生必將收獲情感體驗的豐沛滋養(yǎng),成長為情感豐富、人格健全的時代新人。教師更將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理想追求,彰顯語文教育的崇高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小紅.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踐與效果研究[N].科學導報,2024-12-20(B03).
[2]呂敏娟.農(nóng)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讀好書,2024,2(33).
[3]唐蘭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理想家,20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