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字技術與智能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數智賦能已成為各領域創新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本文聚焦郴州紅色文化,深入剖析數智賦能在其保護利用過程中帶來的雙重境遇,即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系統研究,提出了加大技術投入與政策支持、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深入挖掘與傳承紅色文化內涵以及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等實現路徑。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望充分發揮數智技術的優勢,實現郴州紅色文化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
【關鍵詞】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雙重境遇;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127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5)12-006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5.12.01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4年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十四五”規劃課題“習近平紅色文化觀視域下本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XJKX24B183)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1]。隨著數字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以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智能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各領域迎來了深刻變革。文化領域也不例外,數智賦能為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開辟了新的路徑。郴州,作為擁有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地區,在數智時代的浪潮下,面臨著如何借助數智技術實現紅色文化更有效保護與利用的新課題。
二、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嶄新機遇
(一)為更新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理念提供新方向
傳統的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理念多側重于靜態的物質保護與簡單的宣傳展示。數智技術的介入,促使理念向動態、多元與互動方向轉變。一方面,數智賦能使得紅色文化資源永不消逝成為可能。數智賦能讓人們認識到紅色文化保護不再僅僅是對遺跡、文物的物理維護,可通過數字化手段構建永不消逝的數字文化資產。另一方面,傳播理念從單向輸出轉變為互動傳播。以往,紅色文化的傳播主要依靠講解員講述與展板展示,如今借助社交媒體平臺與智能互動設備,受眾能主動參與紅色文化傳播,分享自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形成全民參與的紅色文化傳播氛圍,極大地拓展了紅色文化傳播的深度與廣度。
(二)為創新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模式提供新思路
數智技術與郴州紅色文化的融合,為保護利用模式創新提供了肥沃土壤。在保護模式上,實現了從被動保護向主動預防的轉變。通過傳感器網絡與大數據分析,可對紅色遺跡的環境參數(如溫濕度、空氣質量等)進行實時監測,提前預警可能出現的損壞風險,及時采取保護措施。例如在湘南起義舊址安裝智能監測設備,一旦環境指標超出正常范圍,系統立即發出警報,相關部門便能迅速應對,保障舊址安全。在利用模式上,創新了文旅融合模式。借助大數據分析游客的興趣偏好、消費習慣等,精準打造個性化紅色旅游產品。將紅色文化與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態文化相結合,開發出諸如“紅色文化探秘+民俗風情體驗+生態休閑度假”的綜合旅游線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動紅色文化旅游從單一觀光型向深度體驗型轉變。
(三)為提升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實效提供新動能
數智賦能在提升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實效方面成效顯著。從保護實效來看,數智技術實現了文化資源的全方位記錄與長久保存。通過高精度的三維重建技術,對紅色遺跡進行數字化復刻,能完整保留建筑的細節與歷史信息。即使實體遭受不可抗力損壞,也能依據數字模型進行還原修復。同時,數字化存儲解決了文物易損、難以長期保存的問題,讓珍貴的紅色文物以數字形式永久留存。在利用實效上,數智技術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吸引力與影響力。VR、AR等沉浸式技術的應用,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革命歷史,提升了旅游體驗。社交媒體與短視頻平臺的傳播,使郴州紅色文化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學習,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發展。此外,紅色文化數字文創產品的開發,如紅色主題的動漫、游戲等,不僅豐富了文化產品形式,還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了紅色文化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現實挑戰
(一)紅色文化資源雜糅增加數智賦能難度
郴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樣,涵蓋了歷史遺跡、革命文物、口述歷史以及精神文化等多個層面。然而,這些資源分布零散且類型繁雜,給數智賦能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方面,不同類型的紅色文化資源需要適配不同的數智技術進行采集、存儲和展示。例如,對于湘南起義舊址等歷史遺跡,需要高精度的三維建模和激光掃描技術進行數字化復刻;而對于革命文物,則需要專業的文物數字化采集設備,確保文物細節和歷史信息的完整記錄。這種資源的多樣性使得技術應用難以形成統一標準,增加了數智賦能的技術難度和成本。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復雜。每一處遺跡、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特定的歷史事件和精神價值,在進行數智化轉化時,需要深入研究和精準解讀,才能確保文化內涵的準確傳遞。但由于資源雜糅,梳理和整合工作困難重重,容易導致在數智賦能過程中出現文化信息偏差或遺漏,影響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二)單向保護利用模式制約數智賦能效果
長期以來,郴州紅色文化的保護利用主要依賴政府主導的單向模式,即政府投入資金、人力進行資源保護和開發,然后向公眾傳播紅色文化。這種模式在數智時代逐漸顯露出局限性,制約了數智賦能的效果。在數智技術應用方面,單向保護利用模式缺乏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導致資金來源單一,難以滿足數智技術大規模應用所需的高額成本。同時,由于缺乏市場機制的激勵,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上動力不足,無法充分挖掘數智技術在紅色文化保護利用中的潛力。從傳播角度來看,單向模式以政府輸出為主,缺乏與受眾的互動。而數智時代的傳播特點是多元化和互動性強,這種單向傳播模式無法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興傳播渠道,難以吸引年輕一代受眾,導致紅色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受限,無法實現數智賦能在傳播效果上的最大化。
(三)大眾數智素養分化影響數智賦能進程
大眾數智素養的差異也是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一大阻礙。在紅色文化的展示和傳播方面,基于數智技術的創新展示形式,如VR體驗、互動式數字展覽等,雖然能夠吸引年輕受眾,但對于數智素養較低的人群來說,可能因操作困難或理解障礙而無法參與其中,導致紅色文化的受眾群體被局限。在文化傳承方面,數智素養分化也影響了紅色文化的代際傳承。年輕一代雖對數智技術熟悉,但如果缺乏對紅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可能只是將數智展示當作一種娛樂方式,無法真正領悟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而中老年人作為紅色文化的親歷者和傳承者,由于數智素養不足,難以借助數智技術將紅色文化有效地傳遞給下一代,從而限制了數智賦能在紅色文化傳承中的推動作用。
四、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路徑選擇
(一)增強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主體素養
人才是推動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核心要素,提升相關主體的素養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紅色文化工作者的數智技術培訓。通過組織定期的專業培訓,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授課,內容涵蓋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數字化展示技術等,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數智技術在紅色文化領域的應用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加強數智技術和紅色文化相關的人才培養,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數字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數字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2]。培養一批既懂紅色文化內涵,又具備數智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此外,還可以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的數智技術人才和紅色文化研究專家,為郴州紅色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創新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方式方法
其一,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如3D建模、激光掃描等,對郴州的紅色遺跡、文物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數字化采集,建立詳細的數字檔案。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永久保存和安全管理。例如,對湘南起義舊址群進行三維建模,將建筑的每一個細節都以數字形式記錄下來,為后續的保護、修復和研究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其二,借助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技術,打造沉浸式的紅色文化體驗場景。構建與現實交互的大數據可視化平臺,生動再現郴州紅色藝術、紅色文化景觀、紅色人物、紅色旅游線路等,建立虛擬游覽入口、設置交互點,采用三維全景展示技術、VR技術,將數字化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立體式、全方位的展示,進而實現用戶通過認證進入虛擬端口之后,可以在線上進行虛擬場景的游覽、互動,使用戶從參觀者變為參與者,真實感受郴州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歷史底蘊和寶貴價值[3]。其三,通過大數據分析游客的興趣偏好和消費行為,精準開發紅色文化旅游產品。將紅色文化與當地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相結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線路。例如,開發“紅色文化+生態旅游”“紅色文化+民俗體驗”等特色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利用智能旅游系統,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導覽、講解和服務推薦,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
(三)營造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社會氛圍
夯實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社會基礎,可從多方面著手。在宣傳推廣上,利用新媒體平臺,制作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圖文并茂的推文,講述郴州紅色故事,展示數智化呈現的紅色文化成果,吸引公眾關注。組織青少年線上參觀虛擬紅色展館,開展紅色文化知識競賽,培養青少年對本地紅色文化的熱愛,讓紅色基因在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在公眾參與方面,舉辦數智化紅色文化創意大賽,邀請市民設計紅色文化主題的數字作品,如游戲、虛擬現實場景等,激發公眾對紅色文化的創造力。開展志愿者活動,讓民眾參與紅色文化的數字化采集、整理工作,增強其對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責任感,從而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支持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良好氛圍。
(四)完善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保障體系
一方面,政府應制定出臺一系列支持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項目扶持等,為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的立法工作,明確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范圍、保護責任和法律責任,為紅色文化的保護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設立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專項資金,用于紅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采集、保護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紅色文化產業投資,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紅色文化項目中。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為紅色文化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為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五、結語
數智賦能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充分發揮數智技術優勢,郴州紅色文化一定能夠在數智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數智技術的運用,可以化解郴州紅色文化保護利用面臨的難題,推動郴州紅色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的保護與利用,促進地方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72.
[2]梁閃閃,王晨銘.數字技術賦能河南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研究[J].新傳奇,2024(39):77-79.
[3]郭麗娟.數字賦能黑龍江紅色文化保護利用[J].奮斗,2023(11):75-76.
[4]袁桂亭,宋玉浩,袁永久.我國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J].繼續教育研究,2024(02):108-112.
[5]劉澤杉.鄉村振興背景下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數字化發展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4,4(05):103-106.
作者簡介:
曹外成(1986-),女,湖南桂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江振華(1982-),男,漢族,湖南桂陽人,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