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故事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生活經驗的載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態,對國內網絡游戲的生產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在當今游戲產品創作過程中,傳統故事文本的游戲化編譯普遍存在著文化語義偏移的問題。網絡游戲對傳統故事的多模態重構機制應著重利用游戲引擎技術、環境敘事策略以及玩家社群互動等要素共同作用,推動傳統文化從“作者權威”模式向“讀者主權”模式轉變。這種跨媒介的改編方式,促進了文化符號的增殖與傳播,降低了年輕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門檻,為數字時代下的文化傳承提供了創新路徑。
【關鍵詞】傳統故事;網絡游戲;文化;敘事
【中圖分類號】G899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5)12-009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5.12.026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湖湘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中的數字化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2B0129)、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項目“基于網絡游戲的民族文化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XSP2023YSC013)研究成果。
作為民族文化基因的載體,傳統故事承載著歷時性文化記憶的集體編碼功能,其文本系統通過代際傳遞持續建構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認同。這些敘事文本不僅客觀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方式與倫理價值體系,更通過象征性符號系統實現了對文明演進軌跡的具象化摹寫,為后世提供了認知歷史的實證依據。
網絡游戲憑借其多維度交互特征與沉浸式體驗優勢,已演變為年輕群體文化消費的核心場域。這種跨媒介敘事實踐不僅拓展了傳統文化的話語表達維度,更通過游戲化學習機制降低了年輕群體的文化認知門檻。
一、傳統故事游戲化改編的理論范式
(一)數字游戲的敘事特征解構
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傳統故事的游戲化改編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數字游戲作為這一改編過程的重要載體,展現出獨特的敘事特征,為傳統故事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數字游戲的敘事特征,首先體現在其高度的沉浸感與交互性上。不同于傳統的線性敘事,數字游戲通過構建虛擬的游戲世界,讓玩家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故事的發展中。玩家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動參與到故事中,甚至影響故事的走向[1]。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了玩家的參與感和代入感,使得傳統故事在數字場域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數字游戲中,視覺符號、聽覺系統與操作界面的協同機制構成了多模態敘事的核心。視覺符號,如精美的畫面設計、角色造型和場景布局,為玩家提供了直觀的視覺享受,同時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聽覺系統,則通過音效、音樂和配音等元素,營造出沉浸式的聽覺環境,增強了故事的氛圍和情感表達。操作界面作為玩家與游戲世界交互的橋梁,其設計直接影響到玩家的游戲體驗和敘事流程的順暢性。這三者的有機結合,使得數字場域的敘事更加立體、生動,為玩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此外,數字游戲的敘事還呈現出非線性、開放性的特點。傳統故事往往遵循線性的敘事結構,而數字游戲則打破了這一限制,允許玩家在游戲中自由探索、選擇不同的路徑和結局。這種敘事方式的拓撲重構,使得傳統故事在數字場域中呈現出更加多元、復雜的面貌,為玩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游戲空間和思考維度。
(二)多模態敘事的建構維度
在數字場域的傳統故事游戲化改編中,多模態敘事作為一種創新性敘事方式,超越了單一文字或圖像的局限,將視覺符號、聽覺系統與操作界面等元素融合,構建了立體且生動的敘事空間,為玩家提供了沉浸式體驗。視覺符號作為核心要素,通過精心設計的畫面、角色造型、場景布局及色彩運用,呈現直觀且具象的游戲世界。這些視覺元素不僅承載著情節線索,還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例如,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游戲化改編常融入水墨畫、工筆畫等傳統風格,賦予游戲獨特的中國韻味,使玩家在游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聽覺系統是多模態敘事的另一重要維度。音效增強了游戲的真實感和代入感,使玩家仿佛置身其中;音樂通過旋律和節奏的變換傳達情感與氛圍,引導玩家情緒隨劇情起伏;配音則為角色賦予生命,使其形象更加鮮活,幫助玩家深入理解角色內心。操作界面同樣關鍵,優秀的界面設計應簡潔明了、易于操作,并與敘事節奏協調,確保玩家順暢體驗。通過操作界面,玩家可以自由探索游戲世界、與角色互動、推動故事發展。這種交互性使玩家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故事主導者,積極參與并影響故事走向,從而增強游戲的吸引力。多模態敘事的建構不僅豐富了傳統故事的表達形式,也為數字游戲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動了文化傳播與創新的深度融合。
(三)文化記憶的數字化轉譯模型
在數字媒介重構文化傳播范式的進程中,傳統故事的游戲化改編不僅實現了文化記憶的代際傳遞,還形成了獨特的跨媒介轉譯范式。這一范式通過交互技術將文化符號在數字場域中進行拓撲學重構,推動敘事結構從線性向網狀遷移,標志著敘事從“作者權威”向“讀者主權”的認知轉變(Murray,1997)。傳統線性敘事根植于印刷文明,雖具有羅蘭·巴特所說的“可讀文本”明晰性,卻難以適應數字原住民的認知需求。游戲媒介通過超文本技術解構故事單元(如《古劍奇譚三》重構《山海經》異獸圖譜)、多重因果鏈設計(如《隱形守護者》的選擇枝系統)以及動態敘事引擎(如《極樂迪斯科》的概率模型),突破了傳統敘事的局限,顯著提升了文化傳播效能。
網狀敘事的核心在于“認知-行動”反饋閉環,玩家通過分支選擇激活拉康鏡像理論中的主體建構機制,在交互中完成對文化符號的個性化詮釋。例如,《黑神話:悟空》通過碎片化敘事裝置(如石碑銘文、場景隱喻)引導玩家自主拼合《西游記》故事線,形成“考古式”體驗,契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種敘事轉型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文化傳播范式的認知革命。游戲設計師通過參數化敘事工具,實現了本雅明“靈暈”理論在數字時代的復歸——在保持文化記憶本真性的同時,通過交互性創造新的審美價值。如《原神》對《淮南子》神話體系的重構,既保留了“洞天福地”的原型意象,又通過開放世界設計賦予其空間敘事功能,實現了文化符號的增殖性傳播。這種雙重性使游戲媒介成為文化記憶研究的理想實驗場,為數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論框架。
二、游戲多模態敘事建構的實踐路徑
(一)技術驅動下的敘事視角轉換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現代游戲技術,尤其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臺與方式。這些技術不僅拓展了傳統故事的展示空間,更以其獨特的超文本性、交互性與沉浸性,為傳統神話和傳說故事的融入與再創造開辟了新路徑。
游戲開發者們深諳傳統故事的魅力,他們利用游戲世界的構建、故事情節的改編以及游戲機制的巧妙設計,將傳統神話和傳說故事融入游戲情節之中。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者們不僅保留了故事的原汁原味,還注入了新的創意元素,使得這些古老的故事在現代游戲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以游戲《原神》為例,其開放世界的設定和豐富的故事情節,為玩家構建了一個跨越時空的多元化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玩家可以穿梭于中世紀西歐的城堡、古代日本的神社以及中國的仙山之間,體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傳統故事。這種融合不僅讓玩家在感受異域風土時獲得基于文化差異帶來的“沖擊感”,更在探索本國文化時引發深深的“共鳴感”[2]。而VR技術的運用,則進一步提升了這種體驗。玩家通過VR設備,仿佛置身于故事發生的真實場景之中,可以親身體驗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這種沉浸感和互動性極大地增強了游戲的吸引力。如當玩家置身于《原神》中的璃月港,可以目睹繁華的市井生活,親耳聆聽悠揚的琴聲,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玩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超文本性使得游戲能夠打破線性敘事的局限,為玩家提供多元化的選擇路徑;交互性則讓玩家成為故事的參與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沉浸性則通過模擬真實環境,讓玩家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正是這種超文本性、交互性與沉浸性的完美結合,使得現代游戲技術成為傳承與創新傳統故事的有力工具。通過這種方式,傳統故事得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生,吸引更多年輕玩家的關注與喜愛。
(二)經典故事的游戲化移植策略
經典故事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記憶,也是我們深入了解人性與情感的窗口。經典故事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還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們經過歷史的考驗,證明了其跨越時空的吸引力。將這些經典故事巧妙地融入游戲之中,無疑為游戲世界注入了一股鮮活的血液,極大地提升了游戲的敘事水平和玩家的參與感。這些故事元素不僅為游戲構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背景和情節框架,更在潛移默化中觸動了玩家的情感與心弦。通過電子游戲的這一現代傳播媒介,古代英雄們的故事、情感、信仰與歸宿得以跨越時空的界限,觸達每一個玩家的心靈。在游戲中,玩家仿佛親身經歷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刻,感受到了英雄們的悲歡離合,這既是一次心靈的探索,也是一次精神的啟發。視覺符號的生動呈現、聽覺系統的沉浸式體驗以及操作界面的交互性設計,共同構成了游戲這一獨特的文化傳承與推廣方式。它們協同作用,讓玩家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然而,在將文學經典故事改編成游戲情節的過程中,必須審慎處理古今道德觀念之間的沖突,即民間傳說中的角色行為或價值觀念與現代人的道德觀念存在明顯沖突。這種差異若處理不當,極易影響玩家的游戲體驗和游戲氛圍的營造。因此,國產游戲在改編經典故事時,應在保留故事核心精神的基礎上,精心提煉出契合現代社會觀念的道德品質,使故事本身既保持其原有的吸引力,又增添新的教育意義[3]。如此,玩家在游戲中不僅能感受到中國古代故事的魅力和深度,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三)玩家介入的敘事增殖機制
互動性作為網絡游戲的核心特征之一,為游戲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創意空間。傳統故事背景,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積淀、傳說神韻和神話色彩,其中交織著復雜多變的人物關系、波瀾壯闊的政治斗爭以及激烈紛呈的社會沖突,這些元素如同一座寶藏,等待著游戲設計師去挖掘和重塑。將這些充滿魅力的傳統元素巧妙地融入策略游戲的故事情節之中,無疑為游戲增添了更多的層次與維度,使得游戲世界更加立體且富有深度。
玩家在游戲中,得以親身參與歷史事件的重演,體驗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或者在政治陰謀和戰爭沖突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種深度和復雜性不僅提升了游戲的挑戰性,更賦予了游戲長久的可玩性。玩家在參與故事發展的過程中,被引導進行深度探索和思考,他們的探索欲望和興趣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沉浸在這個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游戲世界中。
同時,游戲中的故事情節與傳統故事背景的契合程度,對于網絡游戲的成功至關重要。一個與傳統故事背景緊密融合的故事情節,能夠增強游戲的真實感和可信度,使玩家仿佛置身于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時代。同時,它還能增加游戲的深度和復雜性,為玩家提供更多元化的游戲體驗和選擇。更重要的是,這種契合能夠提升玩家的情感共鳴和參與感,讓玩家在游戲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以策略游戲《三國志:漢末霸業》為例,該游戲精心設計和融合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為玩家呈現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三國世界。游戲中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游戲的最終結局,這種多結局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游戲的深度和復雜性,還使得玩家的每一次選擇都充滿意義和價值。玩家在游戲中可以體驗到盛世王朝的輝煌,也可以感受到商業王朝的繁榮,甚至可能遭遇被篡奪的王朝的悲劇。這種豐富多樣的游戲體驗,極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情感共鳴和參與感。
三、結語
游戲改編并非簡單地復制傳統故事,而是要在尊重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強調注入現代化的創新元素增強故事的生動性、曲折性和戲劇性,不僅能讓古老的民間傳說煥發出新的活力,也能讓故事本身更符合當代受眾的娛樂需求[4]。這樣的游戲改編,既傳承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滿足了現代玩家的審美和娛樂需求,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游戲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呂意.虛擬現實技術在動漫設計創作中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24):193-195.
[2]胡鈺,朱戈奇.網絡游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J].南京社會科學,2022(07):155-162.
[3]徐真.銀幕上的傳統文化:國產電影對民間傳說的再造[J].電影文學,2024(16):70-74.
[4]楊雪萍.數字時代背景下利用電子游戲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新聞世界,2024(10):102-105.
[5]牛一琳,湯國豪,李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創新路徑探析——以數字游戲《原神》為例[J].科技傳播,2024,16(17):140-147.
作者簡介:
盧潔,湘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唐賢臻,湘潭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
熊明,通訊作者,湘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