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王大媽,因腰背疼痛去醫院骨科就診,CT片提示腰椎骨質有破壞,經過血液科會診,最終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一種惡性腫瘤,可導致相關器官、組織損傷及骨髓衰竭。它好發于老年人,中位發病年齡為65歲。
多發性骨髓瘤的病因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與其發病有關:①家族遺傳因素:研究表明,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一級親屬會增加患上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②免疫系統異常:免疫系統的異常可能導致漿細胞增生和癌變。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增加患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③環境因素:長期接觸苯和殺蟲劑等化學物質、輻射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④其他因素:年齡、性別、肥胖等。
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特征:①高鈣血癥:由于骨質被破壞,鈣鹽釋放入血,導致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升高。②腎功能不全:由于過多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腎臟中,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腎功能不全。③貧血:由于骨髓中的漿細胞過度增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導致貧血。④骨病變:多發性骨髓瘤會導致骨質疏松和骨折等。⑤其他癥狀:包括反復感染、體重下降等。
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通常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步驟:①患者的病史和體格檢查:關注患者的家族史,特別是一級親屬的血液癌癥病史。②血液檢查:通過抽取患者的血液樣本,檢測血紅蛋白、肝腎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標是否異常。③骨髓穿刺和活檢:通過從患者的骨髓中抽取樣本,確定是否有骨髓瘤細胞的存在。④影像學檢查:如X線、CT、MRI等,可以幫助醫生觀察骨骼的變化,如骨質疏松、骨折等。⑤其他檢查:如尿液分析、血清鈣水平測定等,可以幫助醫生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綜合以上檢查結果,醫生可以做出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
一旦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疾病的嚴重程度,來制訂合適的治療策略。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誘導化療、適合移植的患者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等。對于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來說,發現蛛絲馬跡,盡早確定診斷,對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及延長生存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