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實現經營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內部會計監督作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環節,其有效性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因此,如何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效率和質量,成為當前企業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概述、影響因素及內部會計監督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為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和內部會計監督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會計監督;影響研究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6.040
1 引言
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與決策,需要建立在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之上。這不僅是確保會計信息管理質量的關鍵,也是企業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基石。唯有強化內部會計監督,企業才能穩健、高效地邁向成功。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確保經營活動合法合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涵蓋了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人員配置、文化氛圍等多個方面,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在當今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內部會計監督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直接受到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影響。
2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及內部會計監督概述
2.1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概述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涉及企業的治理結構、機構設置、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及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助于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首先,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包括企業的治理結構。一個健全的治理結構能明確企業內部各層級、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形成有效的權力制衡和監督機制,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其次,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業務流程、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通過制定和執行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信息的真實可靠[1]。此外,企業文化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關鍵因素。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能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企業文化的建設還能促進企業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減少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最后,人力資源政策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可忽視的一方面。企業應當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訓、考核、激勵等方面,確保員工具備勝任工作的能力和素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的重要保障。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環境能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管理效率,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概述
內部會計監督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照法律的規定,通過會計手續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的一種監督。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防止和發現企業內部的錯誤和舞弊行為。內部會計監督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其一,會計核算監督。會計核算監督主要依賴于會計核算職能的發揮,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通過核對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核算程序,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監督。其二,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監督主要依賴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執行情況。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通過檢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情況,確保企業業務活動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其三,內部審計監督。內部審計監督是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和崗位的審計活動,發現和糾正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3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
3.1 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核算和監督,會計人員能及時發現和糾正經濟活動中的錯誤和舞弊行為,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準確。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管理層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還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3.2 防范企業經濟風險,維護企業經濟秩序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有助于防范企業經濟風險。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會計人員能及時發現企業經濟活動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如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等,并及時向企業管理層報告。企業管理層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企業經濟風險,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同時,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對維護企業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規范企業經濟行為,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能確保企業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經濟活動。這有助于維護企業經濟秩序,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2]。
3.3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還有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核算和監督,會計人員能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有關企業經濟效益的詳細數據和分析報告。企業管理層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制定相應的經營策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此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核算和監督,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能發現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和漏洞,并提出改進建議。這有助于企業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3.4 促進企業合規經營,為外部審計提供基礎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對促進企業合規經營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規范企業經濟行為,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能確保企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防范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這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此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外部審計的基礎。外部審計機構在對企業進行審計時,通常會參考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結果。如果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健全、有效,外部審計機構的工作將更為順利,審計結果也將更為準確可靠。
4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
4.1 積極影響
其一,提升內部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有助于規范企業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為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清晰、準確的監督對象。在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下,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明確,信息傳遞暢通,有助于內部會計監督人員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準確判斷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和效益性,從而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其二,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立,有助于明確內部會計監督的地位和作用,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3]。在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下,企業內部會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或部門,賦予其獨立的監督權力和責任,確保內部會計監督人員能不受干擾地履行監督職責,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問題和風險。其三,促進內部會計監督的持續改進和創新。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不斷完善,有助于推動內部會計監督的持續改進和創新。在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下,企業會不斷審視和評估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及時發現和糾正內部控制體系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時,企業也會鼓勵內部會計監督人員積極探索新的監督方法和手段,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4.2 消極影響
其一,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效。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存在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問題,就會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效。例如,企業內部可能存在職責劃分不明確、信息傳遞不暢等問題,使內部會計監督人員無法及時獲取相關信息,無法準確判斷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和效益性。此外,如果企業內部缺乏獨立的監督機構或部門,或者監督機構或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削弱,也會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效。其二,內部控制環境過于嚴格限制內部會計監督的靈活性。雖然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助于提升內部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但過于嚴格的內部控制環境也可能限制內部會計監督的靈活性。在過于嚴格的內部控制環境下,企業內部可能存在過多的規章制度和審批程序,使內部會計監督人員在履行職責時受到過多的限制和束縛。這不僅會降低內部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其三,內部控制環境與內部會計監督之間的不匹配導致監督失效。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與內部會計監督之間存在不匹配的情況,也會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效。例如,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可能過于注重合規性和風險防控,而忽視了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這種情況下,內部會計監督可能過于關注合規性和風險防控的要求,而忽視了對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監督和評估。這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還可能導致企業內部資源的浪費和效率低下。
5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在內部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企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當前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及內部會計監督實施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更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因此,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和完善工作,確保企業能穩健發展。
5.1 治理結構不完善
部分企業的治理結構存在缺陷,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權責劃分不明確,導致內部監督機制無法有效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內部會計監督往往受到制約,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
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完善治理結構,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權責劃分,確保內部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4]。同時,應建立獨立的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下的審計部門,加強對內部會計監督的領導和監督。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經營需求,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規范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確保企業經營活動在制度的框架內有序進行。此外,應明確內部會計人員的職責和權力,確保相關人員能依法依規地開展會計工作,并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負責。同時,企業還應加強對內部會計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5.2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滯后
一些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或者制度內容與實際業務脫節,導致內部會計監督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此外,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和前瞻性,難以適應企業業務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確保制度內容與實際業務緊密結合。同時,應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監督力度,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和不斷完善。此外,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通過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應對等措施,及時識別、評估和應對各類風險,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5.3 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
內部審計是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審計人員往往受到管理層的干擾和制約,無法獨立、客觀地履行審計職責。這導致內部審計的監督和評價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確保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賦予審計人員足夠的權力和資源,使其能獨立、客觀地履行審計職責[5]。同時,應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還要實施信息自動化管理,企業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信息自動化管理,提高會計信息的處理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建立會計信息系統、采用電子憑證等手段,實現會計信息的自動采集、存儲、處理和報告,減少人為操作中的錯誤和舞弊風險。同時,建立完善的內部稽核機制,對會計信息進行全面的審查和核對,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內部稽核人員應獨立于會計部門,具備專業的稽核技能和經驗,能及時發現和糾正會計工作中的錯誤和舞弊行為。
5.4 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內部會計監督的質量和效果。然而,當前部分企業的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勝任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要求。此外,個別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容易受到利益誘惑而參與財務舞弊行為。
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同時,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強其責任感和風險意識。此外,應建立嚴格的會計人員考核和獎懲機制,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及企業規章制度的要求。還應加強合規宣傳和培訓,提高員工的合規意識和能力。此外,企業負責人的監督意識對內部會計監督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響。企業負責人應充分認識到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加強對會計工作的領導和監督,確保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企業負責人還應以身作則,嚴格遵守財經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為內部會計監督樹立良好的榜樣。
5.5 企業文化缺乏對內部會計監督的支持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和內部會計監督具有重要影響。然而,部分企業的企業文化缺乏對內部會計監督的支持和倡導,導致員工對內部會計監督缺乏認識和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內部會計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營造支持內部會計監督的企業文化氛圍,倡導誠信、透明、合規的價值觀。同時,應加強對員工的宣傳和教育力度,使其充分認識到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應建立員工舉報機制和獎懲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內部監督活動。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系統在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企業應利用信息化技術系統,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準確性。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下,內部會計監督能更有效地發揮其作用,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然而,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缺陷或不足,或者過于嚴格限制內部會計監督的靈活性,或者與內部會計監督之間存在不匹配的情況,就可能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效。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完善其內部控制環境,確保其與內部會計監督之間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以充分發揮內部會計監督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鐘圣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探討[J].今日財富,2021(16):201-202.
[2]王其來.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探討[J].商訊,2021(17):60-62.
[3]孫全偉.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21):47-48.
[4]熊斌.探究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監督的影響[J].知識經濟,2020(07):94-95.
[5]王明.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分析[J].商訊,2020(02):65+67.
作者簡介:焦利娜(1987-),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內控、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