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外部經濟形勢愈發復雜變化,新版《政府會計制度》全面推行,高校越來越重視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其中,高校加強成本管理控制能積極把控內部管理工作細節,為教學活動提供后續資金和資源支持,對高校實現精細化管理具有積極價值。基于此,主要探討成本管理控制的相關措施,首先闡述成本管理控制的內涵及重要意義,其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高校;成本管理控制;策略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6.154
新時期,如何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是高校推進財務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一項關鍵工作,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挑戰。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對企業和單位而言都至關重要,能切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促進實現成本規范化管理。高校作為承擔了一定社會服務職責的組織,也要關注自身社會效益,通過加強成本管理控制維持自身穩定健康運營,切實提升自身綜合效益,更好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1 高校成本管理控制概述
成本管理控制是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是單位平衡收支、保障資金資產開展的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其中,高校成本管理與其他企事業單位相比較,有明顯的差異,高校作為承擔社會責任、事業單位范疇的組織機構,其成本管理具有自身管理特征。一是高校收入主要來自學費收入和政府財政撥款,在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細節工作較多。二是高校作為以教育為核心的單位,成本管理控制需要穩定支持教學管理活動,對成本管理控制的要求更高。三是高校以教書育人為主要宗旨,在經濟活動管理方面,重視程度往往不高,不同高校之間差異較大,成本管理各有特點,沒有統一的經驗模式。
2 新時期高校成本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2.1 強化資產管理,有效降低高校成本損失
高校作為事業單位范疇,按照政府會計制度加強自身成本管理控制,不僅有利于推進高校更新成本管理理念,真正重視起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而且能有效解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資產虛耗等問題,有利于高校強化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避免管理隨意化行為導致的成本損失,切實保障高校資產安全。
2.2 強化績效考核,切實提升高校成本效益
高校加強成本管理控制,能將績效考核引入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切實提升管理工作的嚴謹性,促進成本管理控制落實到位,更加精細地把握各個環節的成本,有利于促進高校與社會資源的協調融合。此外,高校強化成本管理控制,能保證高校教學活動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切實提升成本效益。
2.3 把控成本細節,促進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我國高校主要成本支出包括教學設施建設、人員工資、科研項目及教學管理等成本費用,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缺乏統一完善的制度作為指引,導致管理過程過于粗糙,無法實現對整體運行狀況的動態管理。通過加強成本管理控制,能清晰反映高校的成本費用,并優化財務管理相關工作,提升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更好地把握工作細節,為管理決策打好基礎,促進高校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3 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存在的問題不足
3.1 成本管理控制意識較為薄弱
其一,成本管理控制意識薄弱。高校作為非營利性質的單位,主要收入來源于學費收入及財政撥款,且財務部門管理人員為事業編制崗位,長期穩定的管理模式下,容易對成本管理控制重視程度不夠,一些高校也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教學科研方面,導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浮于表面,成本管理控制的隨意性較強,未能科學規劃成本管理控制實施方案,導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高校內部其他部門在成本管理控制過程中,投入精力較少,容易遇到較多阻礙。其二,對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高校往往沿用傳統模式開展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對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較為忽視,有的高校僅僅將成本管理控制作為應對檢查的一項任務,未能基于學校實際情況設置具體的成本管理控制規劃。高校在日常管理運營中,始終將教育等工作當作核心,對成本管理控制重視程度并不高,在實際工作中也各自獨立。缺乏溝通聯系,無法真正發揮成本管理控制實效。
3.2 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其一,成本管理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高校在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建設方面缺乏主動性,相關成本管理控制措施缺乏制度指導和約束,審核機制和審批流程不夠規范,加之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任務重、情況復雜,缺乏完善的制度約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管理控制難度。例如,藝術類高校有的成本支出難以精確劃分,缺乏詳細的標準,像專業器材維修費、管理及服務人員費用分攤往往較為復雜。其二,高校成本預算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受高校本身主觀能動性限制,有的高校在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缺乏科學的制度約束,管理中隨意性較強,容易出現流程不規范等情況,影響成本管理控制的實際效果。
3.3 成本管理控制監管力度不強
其一,成本管理控制的成效缺乏有效監督。有的高校未能設置專門的績效考核機制針對成本管理控制效果進行考核,導致成本管理控制效果往往不佳,具體落實工作不受重視,無法實現既定的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其二,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內外部監督力度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審核權限和環境不到位,風險防范意識及措施缺乏,容易在審計過程中處處受限。另一方面,外部監督不足,社會監督發揮的作用有限,一些高校成本管理相關數據公開透明度不足,社會監督無法及時獲取更多成本管理控制信息,難以進行客觀監督,也影響高校成本管理控制水平。
3.4 成本信息化系統建設不到位
其一,成本管理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新時期,財務管理要向著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發展,但作為高校財務管理部門,長期習慣傳統的管理模式,難以實現財務數據的即時與共享,導致內部收支信息獲取不及時、不準確,一定程度阻礙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落實進度。其二,內部信息系統缺乏優化。高校財務管理涉及的環節多、任務多,各項業務信息系統也相對獨立,有的系統未能實現全面打通,信息和數據交流效率較低,加上高校各項成本支出細節復雜,對信息和數據的完整性和即時性要求更高,信息系統有待進一步優化更新。
3.5 管理人員隊伍水平有待提升
其一,財務人員隊伍整體水平有待提升,培訓工作不到位。對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而言,管理人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也一定程度影響成本管理控制的效果。但高校始終將教育工作當作核心,有時在辦公人員培訓方面缺乏重視,且不少財務人員長期以來習慣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統缺乏熟練操作技能,培訓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培訓內容也容易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部分高校忽視人員培訓教育,導致相關人員缺乏學習的機會和渠道,整體隊伍水平難以顯著提升。其二,人才引進招聘工作不到位。新時期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需要更多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參與進來,才能切實立足高校實際,改善調整各項措施,積極采用創新手段。
4 新時期高校成本管理控制的策略建議
4.1 強化成本管理控制意識
其一,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控制意識。高校財務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包含各項科研教學等支出費用,對高校保障日常管理到位至關重要。因此,高校應重點強化相關人員成本管理控制意識,使其認識到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促進各部門積極參與配合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其二,高校領導層應高度重視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在廣大教職工中重點宣傳成本管理控制意識,促進相關人員積極參與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確保成本管理控制各項規定的有效落實。其三,高校開展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需要全體人員的支持和配合,高校要嚴格要求各項管理控制工作按規范進展,并強化成本管理控制先進理念,帶動各部門從上而下貫徹落實成本管理控制相關要求[1]。
4.2 完善成本管理控制相關制度
其一,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一方面,成本管理控制涉及的細節較多,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難免出現制度疏漏,應當多角度分析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同其他高校交流溝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建設的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主要以《政府會計準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作為依據,優化完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滿足現實管理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應當完善權責發生制,改變以往的收付實現制,遵照配比性原則,整體掌握高校實際運營情況,將收入與成本相對應,全面分析各環節成本支出情況,依照制度規范保障資金合理使用。其二,完善成本預算管理制度。高校應綜合分析各個環節的運營成本,結合預算管理機制優化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按照實際成本管理控制情況調整預算。其中,高校應緊抓預算成本管理,重點做好大額資金支出的審核工作,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綜合考量資金使用情況,推進預算有效執行,控制各項支出達成良好實效。例如,藝術類高校要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深入調研分析,掌握實際的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及購置專業器材等資產的實際需求,確保預算支出管理可控。此外,針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高校要深入分析具體原因,及時做出改善方案,確保成本管理控制達成目標[2]。
4.3 做好運行成本監管工作
其一,完善成本管理控制的監督機制。一方面,高校應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組織上確保內部審計獨立行使權限,明確審計崗位成本監督職責,避免審計部門受到各種限制,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其中,審計人員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動態化監督成本信息,對于工資福利、個人補助,及時更新成本支出數據,確保支出在可控范圍。例如,高校要做好成本管理控制細化工作,對于差旅費、招待費等成本支出,要做好動態監督,促進審計和監督相互配合,確保成本管理控制發揮作用;另一方面,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提高成本信息的公開透明度。其二,實時監督各類資金支出情況,一旦出現資金不規范使用情況,要嚴格審核資金用途,按照規定及時查缺補漏。針對實際管理成本項目制定符合特殊類別高校特點的管理方式,形成配套的監管模式。其中,高校應建立起財務監管部門或設置相關崗位,定期對資金支出、用途等進行審查,編制完善的財務報告,為管理層提供具體參照[3]。
4.4 優化成本管理控制信息系統
其一,完善成本管理控制信息系統。一方面,高校應當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提升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成效,將資產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及線上報銷系統實現有效對接,打通各個系統,統一數據信息標準,切實消除信息壁壘。其中,在新版《政府會計制度》下,原有的信息化系統需要進一步更新滿足實際需要。高校應重點考慮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在考慮成本及實用原則上,選擇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化系統模塊,更好地發揮信息系統的便捷優勢。例如,在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各個院系在編制預算過程中,采用信息系統統一整合教學、科研、行政、后勤等實際成本,結合實際院系內人數進行分類別對接,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做好前提準備。其二,高校應將信息化建設工作與成本管理控制相結合,更新優化成本管理控制信息系統的相關功能。例如,高校可以引入大數據等技術,建立一個閑置物資管理平臺,實時更新專業設備、辦公桌椅等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態,利用信息系統協調配置,避免了資源閑置,也防止重復購置的情況。在固定資產成本支出中,細化設備折舊等所產生的成本一一記錄更新,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供具體的數據支持[4]。
4.5 加強人員隊伍培訓工作
其一,做好人才隊伍培訓工作。高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對高校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應緊抓現有崗位人才培訓,提升財務人員整體業務水平。一方面,高校應加強教育培訓,邀請專家結合高校實際情況開展講座和培訓會,針對性設計培訓內容,將新版《政府會計制度》等相關要求融入實際工作。此外,高校應定期組織內部財務人員召開經驗分享交流會,加強內部各部門交流溝通。另一方面,高校應積極推進績效和激勵機制與培訓掛鉤,有效規范財務人員行為,促使人員主動學習提升,了解最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經驗。其二,加強人才引進。高校要做好人才招聘管理,結合實際需求設置招聘準入規定,要求應聘人員要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政府會計制度準則,及時為財務人員隊伍補充新鮮血液[5]。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高校應逐步明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對高校穩定運營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首先,要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控制意識,促使全體人員認識到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價值,建立健全內部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在政府會計制度指導下,構建適應自身實際情況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明確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和內容。其次,要加強內外部監督,通過內外部監督切實保障成本管理控制制度落到實處發揮實效,促進信息化建設,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動態化監控,確保高校正常活動得到及時充足的資金資源支持。最后,高校應著眼于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發揮人才優勢,通過加強培訓和引進專業人才到財務人員隊伍,激發人員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做好支撐。
參考文獻
[1]雷宇晨.高校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探究[J].大陸橋視野,2024(04):96-98.
[2]侯開文,王煥尚.高校多層次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路徑及應用[J].會計師,2023(22):133-136.
[3]楊玉鳳.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成本管理控制探析[J].財會學習,2023(11):116-118.
[4]安巖.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高校成本管理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21):143-145.
[5]李佳駿,張琳梓,于佳明.高校成本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09):130-131.
作者簡介:周乾(1989-),男,漢族,廣西玉林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