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人,都懂得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滿足伴侶的需求,這種清醒又不失溫情地相處,才是婚姻里最實在的內核。
不做軟弱的老實人,
要做守底線的明白人
電視劇《小巷人家》里的莊超英,因過度愚孝差點導致自己婚姻出現危機,讓人印象深刻。
莊超英兄妹三人,莊超英排行老大且為人老實,從小受父母道德綁架,他總心懷愧疚,立志要回報父母。在與黃玲結婚后,哪怕他已經當上了學校的主任,還是把每月含辛茹苦掙來的工資都拿來貼補父母,而自己小家的支出全依靠妻子。
在旁人眼里,莊超英工作認真,對鄰居熱心,對老人孝順;但在黃玲眼里,外人看來老實本分的丈夫,卻是犧牲小家利益只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軟弱者。
有次,莊家老太太腳不小心骨折后,想住進大兒子的家里,黃玲自然很想拒絕,但莊超英還是無奈答應,竟讓女兒筱婷去照顧老太太。誰知老太太搬過來后,就不愿意再回去,一心想霸占莊超英的房子,吵得一家人雞飛狗跳,孩子無法安靜學習。
要知道,規矩本分并不是選擇一味付出,而是做到親疏有度,懂得遠近相安。軟弱回應,只會帶來無休止的折磨。而莊超英犧牲小家、討好大家,深陷愚孝中,承擔過多的責任,最終導致自己越來越痛苦。
無論發生何事,都要守好家庭的底線。拿出該有的態度,捍衛的不僅是尊嚴,也是守住了未知前路的幸福源泉。
不做冷淡的看客,
要做高能量的參與者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曾在采訪中談到如何應對夫妻冷漠相處的問題。
相比較婚前的美好甜蜜,婚后生活難免會有粗心大意的時刻。比如兩人一起逛商場,累到走不動時,沈奕斐老公從來不會主動去買瓶水,他只會解釋道自己不覺得口渴。加之,雙方成長背景不同,認知觀念也有差別,沈奕斐喜歡追電影,但老公卻沒有興趣,兩人在這個話題上無法進行交流。
沈奕斐不僅會為老公準備美食,而且外出時還經常接送對方,但老公是個直男,很少表示贊揚,也不會提供良好的情緒價值。
有時,伴侶的冷淡旁觀更像是一種自相傷害。尤其每件小事被無關緊要的態度放大后,也會無聲地把人拽入負能量的泥淖。最可怕的是,婚姻讓兩個原本親密的人,逐漸變成了這段關系的旁觀者,那些原有的激情和能量,也在一點點冷卻。
沈奕斐頓悟后,決定重新養好自己的婚姻。
經過溝通,她和老公達成共識,她不僅沒有反駁對方原本的觀念,還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也不強求老公接受自己的想法,而是耐心引導老公,兩個人一起解決問題。
后來,用心的沈奕斐打動了老公,他開始自愿做出轉變,只要沈奕斐表明喜歡做什么,他都會給予相應的支持和鼓勵,兩人的關系又回到其樂融融的狀態。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有這樣一句名言:鞏固夫妻之間的友誼,這才是所有婚姻的核心。
而能量投入在哪里,哪里就會有豐收與欣喜。所以,當生活里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該冷漠旁觀,更不該本末倒置將彼此放到對立的位置上。反之,越主動投身參與,積極解決問題,越容易瓦解掉磕絆。焦慮少了,婚姻之路也會越走越通暢。
不做婚姻的擺爛人,
要做共成長的合伙人
而夫妻之間就很像合伙人,需要彼此共同成長,未來才會一路向陽。如果有一方停滯,那另一方就要承擔更多重壓,親密關系勢必會陷入水深火熱。
有時伴侶看似是擺爛、缺乏責任,實際上是在逃避自己的問題。
綜藝《再見愛人》里有這樣一個情節,劉爽作為初代網紅談論直播賣貨的觀點時,被調侃道他的“名人包袱”是最重的。
兩人結婚后,劉爽事業下滑,步入低谷期,老婆葛夕并沒有埋怨他,只是希望劉爽能振作起來,發揮自己的才能。
可劉爽卻不思進取,他選擇在婚姻里躺平,不僅賺錢能力下降,還無法給伴侶提供正向的情緒價值。無論葛夕想學習做什么事情,他總是反對并且嘲諷葛夕肯定做不成。
后來,在這種雙方付出不持平的婚姻模式里,葛夕選擇單獨成長,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而劉爽依然無動于衷,得過且過,最終兩人分道揚鑣。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僅靠道義前行,遇上疾風驟雨,不是每次都會安全躲過。就像婚姻的穩定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倘若只想享受舒適,忽視對方的辛勞,終極只會在塵世的鞭笞中,一別兩寬。因此,未來若要收獲更多喜樂,離不開彼此的步調一致,相互付出。在對等的關系中,感情雙向流動,才能在歲月流轉中,把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摘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