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讓舊物煥新顏,并給足情緒價值,創業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常州有什么,通過更具趣味性、年輕人更易接受的文創,向大家介紹這些常州特色。”在青果野望工作室主理人雷歐看來,城市的文化底蘊既來自過往,也創造于當下,只有先讓大家知道這些特色文化存在,才有可能去深入了解它。
畢業作品獲紅點設計獎
雷歐讀的是武漢科技大學產品設計專業。大三時,他和同學一起去黔東南地區的苗寨采風,調研在地文化,并根據課程要求設計一款當地的旅游紀念品。
雷歐被當地的儺面文化所吸引,以此為靈感設計了一款有開瓶器功能的儺戲面具冰箱貼。“經歷了采風旅行、寫生手繪、概念創意、設計落地,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對文創產品開發有了興趣。”
隨后,雷歐陸續參加了一些設計競賽。他以故宮博物院里的銅鐘為靈感設計出《檐上雀》銅鬧鐘,以武漢的“過早”文化設計出一款紙膠帶,繪制了熱干面、三鮮豆皮、面窩、蛋酒等武漢美食……“我當時就想為什么不能為家鄉常州也設計一些美食、美景的文創呢?”
雷歐的畢業設計《BOXE HERO》瓦楞紙穿戴玩具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獎,并被山東的一家瓦楞紙玩具公司買下了授權。看到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被大家喜歡,并被市場認可,他逐漸有了創業的想法。
2018年,雷歐畢業后在南京和學長合伙開了一家工作室,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了解到家鄉常州對青年創業有很多扶持政策后,雷歐帶著創業項目《城市文創再升級》回到常州,入駐新北區嘉壹度青年眾創空間。
在嘉壹度,雷歐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他積極參加各種路演、創業比賽,創業項目被評為高新區人才菁英計劃項目和江蘇省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這為雷歐創業前期提供了很大的資金支持,讓他能夠實現更多的創業想法。
2019年,雷歐創立了常州青果野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我們的品牌LOGO是一顆可愛的小果子在田野間眺望遠方的樣子。我的‘野心’就是打造常州的文創廠牌,用創意讓舊物換新顏,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故事和生命。”
工作室的規模不大,成員只有5人左右。從客戶對接、創意企劃、團隊運營、日常工作審核到工廠的落地執行對接,雷歐都要親力親為。
要創意,也要市場
工作室的第一個文創項目是把常州的非遺梳篦進行創新再設計。設計前,雷歐帶領團隊走訪了常州多家梳篦專賣店。他發現市面上銷售的梳篦仍是十多年前的古樸樣式,運用彩繪工藝繪制的梳篦并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雷歐嘗試把傳統梳篦進行年輕化、時尚化改造,選中了人物彩繪梳篦這一類別,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主題,把美人梳做了Q版萌化設計,融入小挎包、麥克風、口紅、紅酒杯等現代元素,畫風可愛、造型圓潤。
隨后,雷歐又給產品加了一個鏡子底座,讓它能站立在桌面上當一個時尚擺件,兼顧了裝飾性和實用性。“我們結合當時流行的盲盒文化把產品包裝做成了梳篦盲盒的形式,利用互聯網營銷摩點眾籌的形式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雷歐特別注重市場選擇,把文創載體和品目是否符合當下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為此,雷歐將常州元素融入文創消費群體喜愛的冰箱貼、明信片、印章等載體。
為了增加設計的趣味性,貼合年輕群體喜歡通過幽默、奇特的方式來打破常規的表達,雷歐將常州方言與動物形象結合,用“花頭鯨”“白烏龜”等方言詞匯設計出一系列的冰箱貼。不了解常州話的人從字面理解白烏龜,會以為是白色的烏龜,事實上指的是“鵝”,也有健康長壽的寓意,而“花頭鯨”則形容人點子很多。雷歐在設計時將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相結合,比如在設計“白烏龜”時,就畫了一只背著龜殼的鵝。
給足情緒價值
雷歐密切關注文創行業的最新流行趨勢。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團建時,他看到文創店里排起了長隊,店員用玩偶肉夾饃進行無實物表演,以過家家的方式和消費者互動,提供情緒價值。聯想到甘肅的“天水麻辣燙”、蘇州的“蟹黃黃”等毛絨玩偶類文創走紅,雷歐打算設計屬于常州自己的特色毛絨玩偶。
在銀絲面、小籠包、蘿卜干、蝦餅、大麻糕、網油卷等常州經典美食中,雷歐選中了蝦餅與大麻糕,作為常州特色毛絨文創的原型。為了尋找設計靈感,雷歐先是收集網友的意見,接著拜訪麻糕技藝傳承人劉長山師傅,重回童年所在的田家炳中學門口的蝦餅店,尋找童年味道。
“毛絨玩具的設計,首先得可愛,圓圓的蝦餅與或方或圓的麻糕,具有規則的形狀,形象設計時可操作性比較強。蝦餅與麻糕在外觀上各有‘蝦’和‘芝麻’兩大特征,依據這些特征,人們就能很容易地辨認出毛絨玩偶的原型。”最終,雷歐帶領團隊完成了“麻小糕”和“蝦子阿餅”的擬人設計。
糕餅擬人組合一經發布,便在年輕群體中走紅,“我們買來麻糕桶、蝦餅鍋,采用沉浸式演出的方式,以快閃店、市集攤位等形式銷售,給足情緒價值,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雷歐說。
如今,雷歐團隊又推出了金屬流沙冰箱貼,從春日的龍城祈福、夏日的青果夏影到詩情畫意的常州東坡園,游客能在流沙的氛圍下領略常州美景。
未來,雷歐計劃在自主品牌的IP內容創作上投入更多精力,繼續深耕城市IP的內容,并結合時下流行的二次元文化進行創新嘗試。“我們雖然在常州,但要做全國的市場,將更多中華文明的傳統元素做成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樣子。”
摘自《莫愁·時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