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有1億多人患有糖尿病,如果算上糖尿病前期,患病人數更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的抵抗力、耐受力和器官功能比年輕人要差,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要做好護理工作非常重要。
老年糖尿病的特征
(1)以2型糖尿病為主。這意味著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數不需要依賴胰島素來維持生命,而注射胰島素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避免或延緩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癥。
(2)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病緩慢。早期并不一定有多尿、多飲、口干、體重下降等明顯的臨床癥狀。而確診時往往已有一系列的并發癥,如乳酸性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綜合征等。此外,發生心血管、腦血管以及下肢血管阻塞性病變的危險性也較大。
(3)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的感覺與耐受程度不高,更容易發生隱性或重度低血糖,可能威脅到生命健康。
(4)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臟、腎臟等主要器官的機能下降,并發癥多,用藥條件比較復雜。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運動耐力會逐步降低,反復用藥或忘記用藥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要求患者本人和家屬特別注意。
護理的常見問題
營養不良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膳食結構和總進食量方面需要嚴格調整,很容易出現偏食或過度節食的行為,進而引發營養不良。要解決糖尿病患者營養不良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飲食、胰島素的使用和代謝調整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還應定期進行體檢,監測營養物質的攝入和代謝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易感染
這主要與老年糖尿病患者機體代謝紊亂、抵抗力下降、微循環紊亂等密切相關,還可能是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疾病引起。建議糖尿病患者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易受傷
糖尿病能影響人體的微循環, 導致血管收縮和堵塞,末梢神經得不到有效的血液供應, 逐漸出現四肢感覺減退或消失,以至于遇到外傷時渾然不知,使腳部容易形成潰瘍,且傷口難以愈合。此外,出現低血糖反應時,存在摔傷風險。
體力不支
這與老年患者存在的慢性疾病(如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肌肉減少癥、心理因素(如抑郁)、脫水或電解質紊亂、睡眠障礙及潛在感染等密切相關。
不良情緒
患者在被診斷為糖尿病后,由于心理壓力過大,會產生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相關并發癥
低血糖、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并發癥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重點
血糖監控
在醫師指導下定時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應控制在9 mmol/L以內,餐后2 h血糖不要超過12.2 mmol/L。此外,還應定期進行血脂、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監測等,預防各種并發癥。
飲食指導
飲食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的關鍵一環。應掌握合理的膳食結構,做到食物多樣化,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過饑過飽。適當食用富含礦物質、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低糖水果、豆類、五谷雜糧等。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攝入,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心理護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種病癥,病情復雜,精神承受力較弱,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在護理過程中,需重視精神交流,并對其負面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對于剛診斷為糖尿病的老年人,應通過健康宣教,提高其疾病認知能力,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進行治療。如果存在焦慮、恐懼等情緒,可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緩解,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藥物指導
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不要擅自改變用藥方案。在服用降血糖藥物時,應遵循安全為先,療效為后的原則。例如,二甲雙胍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首選口服藥物,主要作用于肝臟,能減少葡萄糖的產生,降低血糖水平。二甲雙胍一般每日服用2~3次,每次500~1 000 mg,遵醫囑調整劑量。磺脲類藥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也是常見的口服降糖藥,通過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常見劑量為格列本脲每日2.5~10 mg,分2次服用。需注意監測低血糖風險。
服用藥物效果不理想以及合并有其他并發癥的患者,可選擇注射胰島素。胰島素種類繁多,如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其劑型、用法、注意事項應遵醫囑。
低血糖護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一般在
2.8 mmol/L以下時會出現頭暈、心悸、多汗、饑餓等癥狀。如果低血糖時間較長,會出現意識障礙,甚至危及生命。若出現低血糖癥狀,應立即進食含糖的食品或靜脈注射的50~30 mL葡萄糖。要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澡,特別注意口腔、皮膚、會陰部等部位的衛生。
健康教育
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教育,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做好自身的清潔工作,防止各類感染的發生。同時,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并做好記錄,對各類嚴重的并發癥有明確認識。定期隨訪,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及早預防和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運動指導
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數喜歡安靜,缺乏運動意識,建議家庭成員陪同其一起進行運動,起到鼓勵和督促作用。長期堅持適度運動,能提高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體重和脂肪細胞體積,改善生活質量,并減少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的劑量。但運動不宜劇烈、時間不宜過長,可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等溫和的有氧運動。
規律作息
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質量不佳,可采取冥想等其他方式改善睡眠,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四肢護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可能發生腦動脈硬化及末梢神經炎,主要癥狀是四肢活動不便、手腳麻木等。平時要注意多給患者進行身體按摩,每天使用溫水泡腳,加快肢體血液流通。穿寬松的鞋襪,防止鞋子不合適影響腳趾供血、磨損足部皮膚。
結束語
綜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目的主要是控制血糖、控制體重、預防相關并發癥,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從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