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先去買充電器吧!”10歲的兒子突然要求道。當時我們在去迪士尼樂園的路上,他想去買游戲機的充電器,沒有游戲玩,他坐在車里很煩。
“我為什么要給你買呢?”
一聽這話,兒子焦躁起來,說他的充電器留給他姐姐了。如果不給他買,他就玩不了游戲,那他就踢爸爸的椅子!說著他就踢起來。我嚴肅地制止他。
兒子不踢了,可嘴巴噘得很高,說琳琳的父母可愛她了,她要什么就給買什么,真羨慕她!兒子玩起自憐的把戲,想讓我內疚。
我沒接他的茬兒,問他:“充電器的錢該由誰來付?” “當然是你!”兒子理直氣壯。我把話一轉,問他:“如果朋友一個勁兒地威脅抱怨,說你不如別人好,然后讓你花錢給他買糖,你買嗎?”兒子不明白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沒猶豫:“不可能!”
片刻后,兒子有點明白了:想要東西,就不能抱怨威脅給東西的人。我接著說:“如果我知道花了錢對我有什么好處的話,我就會考慮給他買?!眱鹤庸頇C靈,馬上貼上來:“你真是好媽媽,這么愛我,一定會給我買想要的東西,對嗎?”
“如果你是買車的,賣車的見到你就說:‘哇,你今天這件夾克真好看,看起來帥極了!來,買臺車吧!’你會買嗎?”兒子笑了起來:“我當然不會!”
“如果賣車的說‘這款車的噪音很小,車身較重,對你的身體和安全都好!還可分期付款?!銜粫紤]?”兒子點了點頭:“這個說法有道理!”
兒子的眼里閃著光,邊想邊說:“媽媽,如果我有了充電器,我會安靜地玩游戲,不再吵媽媽,媽媽的耳朵就會清靜多了,我還要把玩游戲變成學習性很強的活動。”
“真的,怎么實現?”
“我可以邊玩邊想如何改進游戲,比如根據孩子的年齡加入不同程度的數學技巧,這樣父母們知道孩子能邊玩邊學,就會愿意買新產品,學習好了我長大了就可能會賺很多錢,你就不用給我付上大學的學費了?!?/p>
“這個想法確實很不錯。還有別的理由嗎?”
兒子抓耳撓腮了一會兒:“我會好好保存這個游戲機和充電器,等我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孫子、孫女長大后,我會給他們看我小時候的游戲機和充電器。讓他們對現在這個年代的科技有所了解。充電器可能不只能給游戲機充電,還可以作為工具幫助到其他人呢!”兒子能夠想出物非所用的點子來,是我始料未及的。
“現在我說服你了嗎?”兒子急切地想知道。
“還差一點點兒,來做一個演說吧,你看你已經有了好幾條理由,加個開頭和結尾,不就是演說了嗎?”
兒子從小就在我的課堂里接受演講訓練,他很快就想出了開頭:“媽媽,你想知道你的兒子有多聰明嗎?你想有一個清靜滿意的旅行嗎?買個充電器,你就能輕松獲得這些。”
“哈哈,我想我有興趣聽你解釋的。不錯!那結尾呢?”
“結尾要總結,要有號召力?!眱鹤勇鼗貞浿谖野嗌蠈W到的有關結尾的注意點。
“結尾是:媽媽,一個充電器花不了幾個錢,可是充電器能給你和我的旅行帶來快樂,玩游戲會讓我變聰明,同時激發(fā)我尋找賺錢機會的積極性。想象一下你不需要付我大學學費的喜悅,讓我們一起去買個充電器吧!”
我和兒子舉手擊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