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語文作文題再度成為全民熱議,迅速登上熱搜。原因是今年的作文題難度再次升級,直接體現在對考生文學素養與閱讀積累的高要求上。若考生缺乏對近現代文學作品的廣泛涉獵以及對歷史背景的深入了解,便不能理解考題題面給出的詩句背后蘊含著的深厚民族情感與時代內涵,很難精準把握其要義。因此學生閱讀積累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再次成為家長關注的熱門話題。
小學閱讀是孩子閱讀能力發展的奠基石
小學階段若閱讀匱乏,孩子升入初中后會立即遭遇“理解斷層”。如數學應用題中的復雜場景分析、歷史材料題的背景解讀甚至物理題的邏輯推演,都依賴深度文本理解能力。
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坦言:“那些小學閱讀量不足的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常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觀點空洞、論據匱乏,論證如無根浮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斷層效應在初二學科難度陡增時集中爆發,部分學生因理解力滯后陷入“滑坡危機”。
閱讀能力在中高考中的核心競爭力
中考案例分析:2023年某省會城市中考作文題《跨越千年的對話》,要求考生選取一位歷史人物展開心靈交流。一位考生以蘇軾為對象,巧妙化用《定風波》中“竹杖芒鞋”的意象,結合烏臺詩案的歷史細節,寫出“風雨穿林非劫難,芒鞋踏處是青山”的感悟。此文不僅因文采斐然獲滿分,更因思想深度被收錄為范文。評卷組組長指出:“高分離不開對蘇軾生平的熟悉與詩詞意境的深刻體悟——這恰是長期經典閱讀的厚積薄發。”
高考案例分析:近年高考全國卷持續釋放強烈信號如下:
文言文難度躍升。從選材角度來說,2025年高考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跳出了以往常見的史傳類文章范疇,開始涉足更為生僻、專業性更強的古代典籍。比如,試卷中選取了一篇來自古代科技類著作的文言文,其中包含大量專業術語以及對古代科技原理、實驗過程的描述。對于平時閱讀面狹窄,僅局限于課本內文言文閱讀的學生而言,理解這樣的文本猶如攀登陡峭高山,難上加難。
從題型設置角度看,2025年高考文言文的變化也十分顯著。以往常見的字詞解釋、句子翻譯等基礎題型占比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考查對文章整體理解、信息提煉以及對古人思想深度剖析的題目。以一道關于文言文內容理解與概括的選擇題為例,選項不再是簡單地對原文句子進行轉述,而是需要考生對多個段落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對比,甚至要結合文章創作的時代背景來判斷。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分析歸納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恰恰需要從大量閱讀中逐漸積累。
閱讀理解復雜度飆升。以全國一卷語文閱讀理解為例,閱讀Ⅱ選取了老舍《鼓書藝人》片段以及《我為什么離開武漢》的部分內容,主題圍繞抗戰時期展開。從題型設計角度分析,這部分閱讀理解題目不再局限于簡單的信息提取與淺層文意理解,而是更多地考查考生對文本的深度剖析、信息整合以及邏輯推理能力。例如,有道題目要求考生分析兩篇文本在展現抗戰主題時的異同點,這需要考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每篇文本的細節內容,還要從整體結構、寫作手法、情感表達等多個維度進行對比。這對于閱讀經驗不足、習慣淺嘗輒止閱讀方式的考生來說,難度極大。因為要準確作答,考生需具備扎實的閱讀基本功,能夠梳理出文本的核心線索,提煉關鍵信息,并在不同文本間建立有機聯系,進行綜合分析,這一系列能力的養成與長期、大量的閱讀實踐密不可分。
最后就是作文難度升級,這在前面已有贅述。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方法
小學階段是孩子大腦語言中樞突觸爆發性增長期,海量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構建高效的背景知識庫,為理解復雜概念奠定基礎。且小學階段課業壓力相對較小,閱讀時間充足,益于培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家長可以在家中打造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擺放豐富的書籍,讓孩子隨時都能接觸到閱讀資源。同時,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多讀書、讀好書,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每天晚上固定一個時間段,全家人一起安靜地閱讀,分享讀書心得,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和閱讀能力,選擇適合的書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繪本和童話故事書,激發閱讀興趣;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逐漸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科普讀物和歷史故事書,拓寬知識面。此外,還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如喜歡動物的孩子,可以選擇《昆蟲記》《動物世界大百科》等相關的書,在閱讀中享受樂趣。
培養閱讀習慣
幫助孩子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每天固定閱讀的時間,如每天睡前閱讀30分鐘。剛開始時,孩子可能難以堅持,家長可以通過鼓勵、獎勵等方式,逐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例如,當孩子完成一周的閱讀計劃時,可以帶孩子去書店挑選一本喜歡的書籍作為獎勵。
引導深度閱讀
在孩子閱讀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孩子進行深度閱讀,而不是走馬觀花。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文章內容,分析人物形象,思考文章所傳達的思想。例如,孩子讀完一本書后,家長可以問孩子“你最喜歡書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這本書讓你學到了什么?”等問題,引導孩子深入思考。
參加閱讀活動
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或社區組織的閱讀活動,如讀書分享會、朗誦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表達能力,還能讓孩子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拓寬視野,學習到更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家長要以戰略的眼光重新審視小學閱讀,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握住破解未來學業挑戰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