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47(2025)06-0039-08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會計這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專業,如何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成為當前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更加符合中職教育特點、能夠有效提升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效果的6E教學模式,以期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一、探尋動因:為何選擇創新教學模式
當前,高素質技能人才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不僅明確了高技能人才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也為職業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即要培養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職業院校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肩負著探索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規律的重任,尤其在會計這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專業領域。2021年,《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2的出臺,進一步強調了提升會計專業人才信息化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緊迫性,要求培養能夠適應復雜經濟環境、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具備創新思維的應用型財會人才。這不僅對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更呼喚其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革新。
當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偏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不足,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要求。因此,改革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成為中職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不僅關乎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更與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整體需求密切相關。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職學校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有效提升會計專業教學效果,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會計人才。
二、洞悉本質:何為6E教學模式
圖15E教學模式各環節的關系

6E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探究性教學模式,是在5E教學模式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核心在于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從而實現其知識的有效建構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5E教學模式
5E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的一種探究性教學模式,由五個環節構成,即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遷移(Elaboration)和評價(Evaluation)[3]。五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具體如圖1所示。
(二)6E教學模式
本研究基于5E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針對中職學校的獨特教育環境,創新性地融入拓展(Extend)維度,構建出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6E教學模式。盡管該模式在名稱上與美國國際技術與工程教育學會(ITEEA)于2014年提出的、面向STEM教育的6E模式(包含吸引、探究、解釋、工程、深化、評價六大環節)存在字面相似性,但兩者在內容實質與實施策略上存在顯著差異。本研究提出的6E教學模式契合職業教育實際需求,其設計初衷是強化職業教育的實踐導向與應用價值,旨在通過這一創新框架,有效提升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整體教育效能與實踐教學質量。6E教學模式的具體環節如圖2所示。
圖2 6E教學模式各環節的關系

6E教學模式的提出不僅是理論層面的創新,更是對教學實踐的深入思考和大膽嘗試。該模式的每個環節都緊密圍繞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展開,旨在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在吸引(Engagement)環節,6E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生動案例、真實場景或模擬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促使他們從被動接受(“要我學”)轉向主動參與(“我要學”)。這一轉變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探究(Exploration)和解釋(Explanation)環節,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項目實踐等方式,自主探究知識、發現問題,并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此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遷移(Elabora-tion)環節則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更廣泛的情境中,以檢驗其學習效果和實際應用能力。通過這一環節,學生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提升他們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在評價(Evaluation)環節,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注重評價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更真實、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水平和潛力,為其未來發展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拓展(Extend)環節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和創新,即在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后,教師引導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讓其通過實踐活動鞏固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踐指南:如何實施6E教學模式
本研究采用的教材為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財會基本技能實訓》[4]。該教材專為中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會計專業及跨專業學生設計,適用于“會計基礎”課程學習期間或學習結束后的實踐能力強化訓練。教材創新性地整合了教學指導與效果評估功能,形成了“教一學一評”一體化的課程內容體系。同時,該教材精準對接參加普通高校財會類專業對口招生考試及專升本技能考試的考生需求,為其提供全面而有針對性的考前強化輔導。
作為會計專業學生核心技能培養的載體,教材《財會基本技能實訓》不僅適用于校內集中實訓環境,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還能靈活融人“基礎會計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對于教師而言,該教材是其開展高效教學的得力助手;對于學生而言,則是其提升專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的實訓指南。本研究以該教材中的“實訓六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為例,探討6E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從而實現深度教學。
(一)課前預習啟航
在6E教學模式中,課前階段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一環節是完整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階段,教師需精心準備微課資源與學習任務單,其有效性取決于能否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而為其課前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為此,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重點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任務。這一過程不僅體現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直接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及知識建構質量。為更具體地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本研究以“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為例,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見表1),旨在通過這些目標的達成,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為后續的課堂深人探究和技能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表1“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教學目標

1.教師活動。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需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需要準備一份詳盡的任務清單,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南。清單中應包含多個模塊,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點。任務清單將作為本次課堂活動的重要依據,具體如表2所示。接下來,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為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習效率和討論深度,教師可采用三人一組的分組形式。這樣的小組規模既能保證討論的充分性,又可避免因人數過多導致討論流于形式。分組時,教師應盡量做到每個小組成員的專長和興趣可以互補,以便他們更好地相互協作完成任務。分組完成后,教師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并在學習通平臺上傳一系列微課視頻。這些視頻內容涵蓋本次學習任務的重點和難點,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可通過平臺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發現并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動態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表2工作任務清單

2.學生活動。依據任務清單,學生開展小組內的分工協作。在小組中,三個學生承擔不同的角色和職責,包括負責管理資金流動及記錄的出納人員、負責賬目計算和財務報表的會計人員及負責對財務記錄進行審查和核實的審核人員。每個成員都要根據自己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確保工作的有效進行和財務的準確無誤。這種分工合作模式能夠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專長,同時通過互相協作提高整個小組的工作效率。
(二)課中深入探索
在6E教學模式的課中階段,本研究通過創設一個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學習情境 一“財務偵探社”,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技能與知識。在“財務偵探社”中,學生扮演“偵探”的角色,運用所學的會計知識,揭開“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中的種種謎團。
1.吸引——初識“財務偵探社”。在“財務偵探社”的首次集結中,教師引入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一家企業的出納員發現企業的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與銀行對賬單余額不一致,這就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謎題,等待著“偵探們”去揭開它的面紗。這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他們思考銀行存款清查的重要性,并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找到消失的銀行存款?”學生作為“偵探社”的新成員,積極響應這一挑戰,努力揭開謎底。
2.探究一—提升“偵探”技能。在“偵探訓練營”中,學生學習成為頂尖“財務偵探”的必備技能一一識別未達賬項。教師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傳授關于銀行存款清查和未達賬項的理論知識。隨后,學生分組討論一份復雜的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化身“偵探”追蹤未達賬項的線索,并嘗試解釋它們是如何產生的。這一過程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未達賬項的處理,教師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示范案例[5。假設某公司2023 年4月份的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期末余額為128500元,銀行對賬單上的余額為137800元,經逐筆核對,查明有以下未達賬項:(1)銷售J33產品收到貨款21600元(轉賬支票),銀行尚未收到單據,沒有入賬;(2)支付保險費8400元(轉賬支票),銀行尚未收到單據,沒有入賬;(3)銀行代企業收到嘉華公司款項37000元,已匯入企業存款賬上,企業尚未收到有關憑證,沒有入賬;(4)銀行代企業支付水電費14500元,已從企業存款賬上劃出,企業尚未收到有關憑證,沒有入賬。教師要求學生根據上述資料,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通過逐筆核對,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并解釋上述未達賬項。隨后,教師演示如何根據這些未達賬項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讓學生初步掌握這一技能。
3.解釋一一財務秘籍傳授。在掌握了未達賬項的基本知識后,教師詳細解釋調節表的編制原理和方法。通過生動的例子和直觀的演示,教師幫助學生掌握如何識別未達賬項、如何進行加減調整等關鍵步驟。同時,教師還強調了注意事項和易錯點,幫助學生避免在實際操作中犯錯。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示范操作,并嘗試在腦海中模擬編制過程,以加深對調節表編制方法的理解。
4.遷移—一財務實戰演練。這一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成為合格“財務偵探”的基本技能,接下來,他們將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在限定時間內編制出準確無誤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為了增加挑戰性和緊張感,教師將設置一定的時間限制,并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操作。在小組內,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調節表的編制任務。這一過程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5.評價——誰是“王牌偵探”。在完成實戰演練后,各組輪流上臺展示他們的調節表作品,并分享編制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其他組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和建議,以促進班級內的交流和討論。隨后,教師組織成果展示,制定評價標準并邀請學生共同參與成果評價。通過這一環節,學生不僅能夠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夠從他人的評價中汲取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教師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小組作為“王牌偵探”,以表彰他們的努力和成就。這一評選過程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和技能運用的肯定,更是對其深度參與學習、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認可。在“王牌偵探”評選背后,本研究看到的不僅是學生技能的提升,更是深度學習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生動體現。深度學習不應局限于學生所掌握知識的程度,還應包括其學習能力所能及的深度,更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本研究設計了一份多元化的評價表(見表3),旨在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續表

6.拓展—“財務星際旅行”。在學生成功完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編制的實戰演練,并經過評價環節的洗禮后,教師將帶領他們踏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財務星際旅行”。在這場“星際旅行”中,學生不再局限于當前學到的財務知識,而是將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未來財務領域,探索銀行存款清查及其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無限可能。教師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案例展示與前沿技術剖析,幫助學生全面把握該領域的最新動態與未來發展方向,引導其積極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靈活應用于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鼓勵他們勇于開拓創新,敢于超越自我。學生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仔細觀看教師的展示,感受財務領域的無限可能。他們積極思考并討論如何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利用這些前沿技術解決實際財務問題,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和深化了對銀行存款清查知識的理解,更培養了創新思維,拓寬了視野,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6E教學模式通過緊密關聯的六個環節,構建了一個邏輯嚴謹、環環相扣的教學體系。在這一教學框架中,教師的角色得到重塑一一他們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精心組織者,更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引導者,從而真正建構起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實踐導向的學習情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索者。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扎實的財會基礎技能,更促進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包括問題識別能力、深度分析能力以及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該模式的實施為達成教學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顯著增強了其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2022-10-07)[2025-04-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0/07/content_5716030.htm.
[2]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Z].財會[2021]36號,2021-12-30.
[3]楊光輝.“5E\"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前英語教學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大學,2021(11):103-104.
[4]戴桂榮.財會基本技能實訓[M].3版.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24:141.
[5]陳偉清,張玉森.基礎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75.
[6]洪珈珈,陳曉燕.5E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智能財稅\"課程教學實踐中的研究[J].科技風,2023(27):99-101.
[責任編輯 賀文瑾]
Reshap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nnovativ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6E Teaching Model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Preparing Bank Reconciliation Statements” in Accounting Major as an Example
LU Tianl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5E teaching model and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re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an expansion link is innovatively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the 6E teaching model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which includes six teaching links:engagement, exploration,explanation,elaboration,evaluation, and expansion.This model aim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the core module “Preparing Bank Reconciliation Statements”in the“Basic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Skils Training\" course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the 6E teaching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 not only strengthens students'masteryof accounting knowledge,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thereby eectively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professional judgment for accounting stud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Key words: 6E teaching mode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ccounting specia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