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改造職業學校的教學

2025-08-28 00:00:00莊西真
職教通訊 2025年6期

特約主持人:(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

主持人按語:前些日子讀了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羅德里克的書,在書中,他稱制造業為“扶梯行業”。他認為,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部門是帶動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升的“扶梯”,不重視制造業,就等于抽掉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扶梯”。我深以為然,深受啟發。

我國也一直把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反復強調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受“制造業是‘扶梯’”觀點的啟發,我們接下來要問,誰是制造業的“扶梯”呢?我認為職業教育是制造業的“扶梯”,因為只有職業教育才能為制造業培養、培訓其發展所需要的技術工人、技能人才。沒有技術工人、技能人才,制造業發展就失去了支撐,發展制造業可能就是“空中樓閣”。由此繼續思考,什么又是職業教育的“扶梯”呢?答案是明確的,那就是職業學校的教學。沒有教學的高質量,就沒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沒有職業教育培養的高質量人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就很難。概而言之,要發展制造業就要發展職業教育,要發展職業教育就要高度重視職業學校的教學。為此,本期專題策劃以“改造職業學校的教學”為主題,策劃了三篇系列論文。這并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反映了我們長期以來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摘要:分工對教育的影響就是使不同類型的教育承擔不同的育人功能——育不同的人。各級各類職業學校被國家、社會賦予的職責是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但實際情況是,與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和數量最多的職業學校不相稱的是愈趨嚴重的普工、技工、技能人才的“招工難”。這說明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成才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的比率)比較低。這種現象在微觀上就是因為職業學校課堂教學沒有很好地助力學生堅定職業方向、學好職業知識、掌握熟練技能。為此,要從理念、課程、師資、實訓、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造職業學校的教學,為學生走出校門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職業學校;教學改革;成才率;技能人才;產業工人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47(2025)06-0026-09

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因此,筆者認為把職業學校看作是一個“教學機構\"[2更合適一些,這樣更能體現職業學校“定向(職業定向)授知(職業知識)練技(操作技能)”的職能特點。問題是改革的邏輯起點,改造職業學校的教學必須從明晰職業學校教學存在的問題開始。換言之,所謂“改造職業學校的教學”就是要解決職業學校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而不要為了改革而改革、為了創新而創新,沒有問題或者問題不是很大就不要輕易改革。要明確職業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不能不分析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應然)實際干了些什么(實然),也不能不分析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在筆者看來,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和實際干了些什么二者之間的差距中就包含著職業學校教學存在的問題,有了問題就要想辦法予以解決。

一、應然: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

現代社會,教育是一種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對于國家來說如此,對于個人來說也是如此。“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說的是人們頭腦中關于職業學校功能或者作用發揮的一種理想狀態的想象,是對職業學校可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期待,簡單說就是一種“理想型”。我們既可以從哲學的角度抽象出來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也可以從國家領導人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中了解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還可以從國家制定的職業教育相關政策中透視職業學校應該干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職業教育工作,多次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從中不難看出他對職業學校的期望。例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32022 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職業教育,是指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4] 202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5]。眾所周知,構成職業教育體系的主體是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專科)、職業本科學校和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等。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其中第六條的標題就是“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綜上,我們可以得出“職業學校應該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論斷,這背后的道理是很明顯的。

對于當下的中國來說,不僅個體需要職業教育,更重要的是國家發展需要職業教育,這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大國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制造業是工業的支柱,更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強國必須要有一個高質量的制造業體系,制造業的能力與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標志。從蒸汽機轟鳴到電氣化浪潮,從流水線革命到智能制造發展,人類文明的每一次躍升都離不開制造業的支撐。我國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通過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實現制造業的率先高質量發展,并帶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條件。制造業強國家就強,這是一個越來越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真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核心是科技創新,關鍵在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可以說,技能人才數量的多寡是影響制造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被盡可能多的產業工人熟練掌握并創造性地運用到產品生產中,那么就一點價值都沒有。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和制造業,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既需要尖端技術和先進設備,更需要有一大批能把藍圖變為現實的高素質產業工人和能工巧匠。

總之,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和技能人才隊伍,才能使我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密集出臺了很多推動職業教育和培訓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與措施,其目的就是希望職業學校能為實體經濟培養數量充足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實然:職業學校實際干了些什么

“職業學校實際干了些什么”指的是迄今為止,職業學校在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做得怎么樣。我們可以從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統計數據中管中窺豹,了解職業學校實際做了些什么。《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7085所,比上年減少116所;中等職業教育招生454.04萬人,比上年減少30.75萬人,下降 6.34%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1298.46萬人,比上年減少40.83萬人,下降 3.05% ;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415.45萬人,比上年增加16.18萬人,增長 4.05% ;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3所,比上年增加1所;高職(專科)學校1547所,比上年增加58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校均規模20127人,高職(專科)學校校均規模10152人;職業本科招生8.99萬人,比上年增加1.36萬人,增長 17.82% ,另有專科起點本科招生4.67萬人;職業本科在校生32.47萬人,比上年增加9.60萬人,增長 41.95% 高職(專科)招生555.07萬人(不含五年制高職轉入專科招生60.70萬人),比上年增加16.09萬人,增長 2.99% ;高職(專科)在校生1707.85萬人,比上年增加36.95萬人,增長 2.21% ;高職(專科)畢業生553.29萬人,比上年增加58.52萬人,增長 11.83% ;民辦中等職業學校2128所,比上年增加55所,占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總數的比例30.04% ;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266.44萬人,比上年減少9.80萬人,占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的比例 20.52% ;民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2所,民辦高職(專科)學校374所;民辦普通、職業本專科在校生994.38萬人,比上年增加69.49萬人,占全國普通、職業本專科在校生的比例 26.34% 。[7]按照這些數據測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實體經濟(制造業)發展是不會缺乏技能人才的。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前,我國技術工人求人倍率超過 1.5:1 ,高技能工人高達 2:1 ,高端技術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國7.7億就業人員中,技術工人占比約為 20% ,遠低于德國等發達國家技術工人占比超過 80% 的水平;我國高技能人才只占就業人員約 6% ,遠低于日本高級技工占比 40% 、德國高級技工占比 50% 的水平;非公企業、小微企業的技術工人更是嚴重匱乏。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掌握新型技術的高技能人才更是供應不足。高新技術要求勞動者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但當前許多技能勞動者在學習應用新技術、參與新流程生產等方面的能力還不夠[。各地政府發布的緊缺型人才目錄顯示,緊缺型工種包括數控車工、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混合集成電路裝調工、光刻工等。2021年9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重點領域(科技創新類)“十四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目錄包括緊缺人才、緊缺工種、緊缺學科專業三個方面。2023年8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編制了《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3年版)》,其內容由重點產業領域人力資源開發目錄和技能人才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構成,分別涉及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等15個行業大類,電子產品制版工、晶片加工工等58個緊缺工種。各地發布的緊缺型人才目錄都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點行業和緊缺崗位進行了系統研究與分析,“十分緊缺”“極度緊缺”“緊缺度5星”等產業工人緊缺度標簽出現頻次較高,可見當前諸多產業存在用工缺口,需求較為急迫[1]。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曹德旺也曾感嘆:“當下年輕人寧愿去送外賣、去送快遞也不愿意去工廠了,這是目前國內制造業的困境。\"[]

由此值得思考的是,一邊是數量日益增多的被寄予厚望的職業學校和被稱為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職業學校畢業生;一邊是一年比一年更加嚴峻的缺工形勢——技能人才短缺,技術工人短缺,普通產業工人短缺。按道理講,我國已經建成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只要其正常發揮作用,我們國家是不會缺產業工人、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的,如果短缺,那只能說明職業學校沒有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或者也可以這樣說,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成才率——成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比率太低。

雖然職業學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后能否成為高技能人才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家庭的、社會的、企業的、個人的因素等,但是培養他們的職業學校再怎么說也是有責任的一在學校里沒有教給他們理性的職業定向、專業的職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因為這些是他們畢業后在崗位上成才的基礎。為此,當務之急是要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賦能職業學校畢業生成為技能人才。

三、使然: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

筆者在不同的學校做教師近40年,據筆者觀察,職業學校能不能通過3年的時間,把15一18歲的中職生、18—21歲的高職生培養成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面臨三個十分棘手的老大難問題。一是生源弱。大家都知道,進入職業學校讀書的學生,大多是中考和高考成績靠后的學生,也就是說他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相對來說不是很理想,這勢必影響他們接下來在中職校和高職校的專業學習。生源質量決定教學自標的實現,這是教育的規律。二是時間緊。職業學校的學生既要學習專業理論,還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訓練,其中還有半年的時間要用于頂崗實習,這里面還要再刨去寒暑假、周末,因此其學習時間非常緊張。三是要求高。職業學校承擔著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面對基礎薄弱的生源和極為有限的學習時間,職業學校人才培養面臨巨大挑戰,只有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確立培養普通勞動者的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是教學行動的先導,改變教學行動必須先轉變育人理念。職業學校領導、教師要轉變育人理念,變“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普通旁動者”。這并不是降低標準、放松要求,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高技能人才不是學校能夠直接培養出來的。2011年頒布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員\"[2]。從這個界定可知,判定一個人是不是高技能人才最起碼有三個標準: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對社會作出貢獻。對照這三條標準,職業學校畢業生可能只能滿足第一條,即有技藝和技能,但很難說是高超的、精湛的技能,更別說滿足其他兩個標準了。從第二第三個標準我們能夠得出高技能人才都是在崗位上成長起來的結論。技能勞動者是指在生產或服務一線從事技能操作的人員,其操作技能水平根據國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確定。從企業角度來看,技能人才是企業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的直接創造者,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成長規律來看,技能人才的成長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學歷教育(至少為中專、高中)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專業技術訓練,基本掌握某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又在一線工作中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不斷錘煉和提高,進而使自已對特定職業的核心技能掌握得十分熟練并運用自如的過程。綜合來看,技能人才的成長大致經歷“職業定向—專業學習—對口就業—崗位成才”四個發展階段。也就是說,技能人才不是學校單獨培養出來的,而是學校和企業接力培養出來的,其成長既得益于個人的職業偏好和努力,也需要職業學校的著力培養,更需要企業的不斷培訓和激勵,還需要社會為其成長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愿意在基層崗位上從普通勞動者做起是最重要的基礎和前提,畢竟所有成為人才的人都是從普通崗位上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二)構建以三個“工”為主的課程體系

學生為什么要來職業學校上學,就是希望在職業學校學在別的地方學不到的東西。那么,在職業學校究竟學習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且不僅眼前最重要,今后還依然重要?答案是與將要從事的職業相關的、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筆者認為,一個人在學習的每個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都有在這個階段應該掌握(記住、理解、會用)的知識和具備的能力,而且前一個階段的應知應會是后一個階段應知應會的基礎。如果應知應會都沒有教給學生,學校教育就是失敗的。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進入某一個崗位,最起碼也應該了解、知道、掌握與崗位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就是筆者所提的應知應會。所謂應知,就是從事某種職業應該知道、了解的專業知識,比如汽車故障檢測與維修崗位的勞動者要知道發動機工作原理;所謂應會,就是從事某種職業應該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工具完成生產任務的能力),比如汽車故障檢測與維修崗位的勞動者要掌握汽車鈑金噴漆技術。對于某一個職業(崗位)的從業者來說,應知應會是其在崗位上立住腳、能發展的基礎。職業學校的學生不管是選擇繼續升學延緩就業,還是即時就業,最終都要到就業崗位上從事具體的工作,甫一入職,如果應知應會都做不到,實在說不過去(這是企業屢屢詬病職業學校的地方,即學校送來的學生企業用不上)。職業學校學生的應知應會包括與“工位”(即工作的空間,空間意味著職業規范、職業紀律、職業操守)有關的職業定向、與“工藝”有關的職業知識以及與“工具”有關的操作技能。職業定向的牢固程度、職業知識的扎實程度、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是決定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發展(是否能夠成長為技能人才)的關鍵要素。因此,職業學校必須構建以“工位、工具、工藝”為主的課程體系,為學生走出校門后的職業發展夯實應知應會的基礎。

(三)突出教學過程中的教師主導地位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約翰·哈蒂教授運用元分析的統計技術,對800多份元研究中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將這些因素放在同一根尺子上來進行考察,這就是國際著名的“哈蒂排名”。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個排序,就會發現對學業成就影響最大的因素不是教育者熱衷談論的課程設計,也不是政策制定者著力改善的學校環境和辦學條件,而是與教師和教學相關的因素。如果我們進一步把這些因素歸類到學生、家庭、學校、教師、課程和教學六個范疇,我們會發現其向我們傳達的信息是:“教師最重要!\"[3]這類似于我們常說的“名師出高徒”。

教師在職業學校教學中的作用太重要了,怎么強調都不過分。職業學校的學情、校情和教情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主導一詞是“主”和“導”的合成詞。《現代漢語詞典》將主導一詞解釋為:“ ① 決定并且引導事物向某方面發展;② 起主導作用的事物。\"顯然,主導作用中的主導是第一個解釋。因此,主導作用的解釋應為:決定并且引導事物向某方面發展的作用。前文已經論及,相較于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生,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基礎性知識(比如學習機械需要的數學知識、學習化工需要的化學知識、學習旅游需要的文史知識)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不足,進入職業學校前對自己未來要從事的職業更是缺乏了解。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就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的組織或發起環節,如學生學習目標的確立、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學習活動過程的組織(什么時候運用何種學習活動)、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激發及學習活動成效的評價等方面,都要起“為主、支配、決定、控制”等作用。總之,在職業學校,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應由教師說了算。當然,職業學校教師要發揮好教學的“定海神針”作用,自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以及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科研能力、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能力等。

需要強調的是,教學有沒有實效,不僅僅取決于教師有何作為,更有賴于學生有何作為。教學既包括講解也包括傾聽,因此,師生雙方都進行積極思考十分重要,而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大腦不是空白的寫字板,其已裝有各種期望、經驗和想法,他們會通過這些期望、經驗和想法來消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在腦子里重述教師所教學科內容的能力,從而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思考及運用打基礎[14]。

(四)重視職校生操作技能的練習效率

筆者始終認為,職業教育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存在的價值,是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操作工具生產各類產品的能力)。不像基礎教育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即使做實驗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知識),職業教育即使傳授理論知識,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操作流程、掌握加工工藝、熟悉工具設備。因此,職業教育不能跟著普通本科教育講所謂的通識教育,而要走專業教育之路。所謂專業教育就是訓練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門操作技能的教育,“一專勝百通”。任何操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練習,需要在長期訓練中獲得,巧由熟生,而要練習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如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與練習時間的長短、練習內容的強度密切相關。操作技能的掌握及其熟練程度也需要好教師的指點和科學的練習方法(方法不當,就很難使學生度過枯燥的練習過程),需要充足的工位和耗材等,正所謂“紙上談兵終是空,掌握絕技需練習”。職業學校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技能形成規律開展學生的技能練習活動,使其技能練習系統化、規范化,具有階段性和針對性;要對練習時間、練習次數作出詳細規定,注重學(理論)與練(技能)的合理分配和任務主次。雖然具備操作技能的工人、掌握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與技師等都需要實踐經驗,任何職業學校都不可能讓學生一畢業就成為一個熟練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但是,職業學校教育是其成長的重要基礎。例如,一個年輕人在職業學校主修的是鉗工(所謂鉗工,是以手工操作工具對金屬進行切削加工、零件成形及完成制造、裝配和修理等工作的一個工種),但當他踏入職場后,其工作可能會涉及數字機床、編程等領域,甚至還會涉及人工智能,即便如此,其后來的學習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都是得益于職業學校為他打下的基礎。因此,職業學校要切實注重實踐教學、技能訓練,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階段,更是未來大國工匠技能學習的關鍵期(這也是筆者常常講技能人才的培養是越早越好,高中后分流不利于技能人才培養的原因),中等職業學校要好好研究人的操作技能學習規律,據此開展高效的技能教學。

(五)借助技術賦能課堂教學方法創新

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散漫、倦怠、學習參與度低等消極狀態,已成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最大問題。互聯網教育(主要指互聯網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可能性。當然,要想教育技術發揮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并非易事,現實中有很多技術非但不能促進課堂教學反而削弱課堂教學效果的例子。如何揚技術(多媒體技術)之長助益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筆者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教學前做好充分準備。也就是說,在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如果運用適當的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對相關聯的知識事先有所了解的話,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好一些。例如,在關于汽車剎車系統工作原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直接通過帶解說的動畫來學習汽車剎車系統的工作原理;另一組學生在運用帶解說的動畫學習汽車剎車系統的工作原理之前,先借助虛擬仿真等技術了解剎車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和功能、活塞在主汽缸內能夠前后移動、制動液在金屬管中可以被壓縮等相關知識。測驗成績顯示,第二組學生比第一組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一些。在以前沒有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情況下,這種教學安排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二,相近的教學內容做到一起呈現。相近教學內容的一起呈現包括空間相近和時間相近兩種情況。實驗證明,在書面或屏幕上,文字及其圖示教學內容在時空上的鄰近呈現比在時空上的分離呈現起到的效果要好很多,這就是教學的空間鄰近效應和時間鄰近效應。所謂空間鄰近效應,是指相近的教學內容在書面或屏幕上相隔很近呈現時,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所謂時間鄰近效應,是指相近的教學內容同時呈現而不是繼時呈現時,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觀察得知,一名職業學校學生在學習時,總是希望在文字及圖示教學內容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而不是像復印機一樣僅僅記錄輸人的信息。當教師把文字和圖示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教給學生時,學生就能夠在工作記憶中把它們結合起來,建立起兩者之間有意義的聯系,實質性學習就很容易發生。

第三,盡量減少教學過程中的冗余內容。控制冗余是指學生通過動畫和解說進行學習比通過動畫、解說和文字進行學習的效果要好,在這個意義上,筆者經常開玩笑“多媒體教學就是多余的媒體教學——不是媒體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如果一名教師正在設計一個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伴隨□頭解說的圖表(如動畫、視頻和靜態的圖片或照片),那么其中是否還應該包括相應內容的屏幕文字?這就涉及所謂的控制冗余。認知科學的相關研究告訴我們,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增加冗余的屏幕文字會造成給學生的信息過多、使學生的視覺通道負擔過重的情況,導致學生顧此失彼。例如,教師把包括動畫、語音敘述和屏幕文字的多媒體文本一起呈現給學生時,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動畫通過眼晴進入學生的認知系統,在視覺(圖示)通道中被加工;語音敘述則通過耳朵進入學習者的認知系統,在聽覺(言語)通道中被加工;而屏幕文字也是通過眼睛進入學生的認知系統,并在視覺(圖示)通道中被加工,因而,視覺(圖示)通道中有限的認知資源必須被用來加工動畫和屏幕文字。如果這些材料呈現的速度較快且學生對其不熟悉,學生的視覺(圖示)通道就會出現認知負擔過重的情況,導致動畫中的一些重要內容難以被學生選擇并組織到其知識結構中,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強調的是,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但這不足以說明所有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以任何形式呈現都能夠促進有意義學習的發生以及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只有經過仔細篩選、精心設計的信息技術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且被教師熟練掌握后,“因時、因地、因生”制宜地使用,才能較好地發揮技術賦能教學的作用,而這恰恰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一個方面。

“天下大事,必作于小”。職業學校培養“甘做普通勞動者、致力于崗位成才”的合格畢業生,這是攸關制造強國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大事”;發生在有限空間里、只有40多分鐘時長的課堂教學,是事關職校生學到什么、學到多少、學得好不好的“小事”。但是,后面這個“小事”卻決定前面那個“大事”,“小事”做不好,“大事”很難成。面對課堂教學改革這一職業教育改革的微觀領域,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學校領導、教師都必須清楚“只有用小課堂才能撬動大教育,課堂的一端連接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另一端連接著民族的發展與振興\"[15]規模龐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培養的主渠道是各級各類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只有課堂教學改革才是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核心區,才是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和“最后一公里”。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Z].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691,1778.

[2]陳桂生.學校實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39-143.

[3]習近平.論教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4:64,67.

[4]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EB/OL][2025-04-03].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

|專題策劃|

jyfl/202204/t20220421_620064.html.

[5]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EB/OL].[2025-04-03].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slb=true.

[6]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EB/OL].[2025-04-03].https://www.gov.cn/gongbao/2025/issue_11846/202502/content_7002799.html.

[7]教育部.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5-04-03].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410/t20241024_1159002.html.

[8]王東明.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J].中國工人,2019(11):6-9.

[9]李珂.培養造就更多與時代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N].光明日報,2025-05-01(5).

[10]李薩.發揮新質生產力引擎作用建設緊缺型人才隊伍[N].工人日報,2024-04-08(7).

[11]施雨,夏杰藝,魏昭陽.制造業缺血背后:不愿進廠的年輕人[J].三聯生活周刊,2024(46):98-103.

[1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 年)[EB/OL].[2025-04-03].https://baike.baidu.com/item/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15253981.

[13]彭正梅.讓教師引導可見的學習[N].光明日報,2018-10-11(14).

[14]威爾伯特·J·麥肯齊,巴巴拉·霍弗爾,南希·范·諾特·蔡絲姆,等.麥肯齊大學教學精要:高等院校教師的策略、研究和理論[M].徐輝,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5.

[15]任永生.20年的共識,就是今天“課堂革命”新起點[N].中國教師報,2021-01-06(13).

[責任編輯 賀文瑾]

Reform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ZHUANG Xizhen

Abstract: The impact of labor division on education is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 assume different educational functions—cultivating different types ofpeople.Vocational schoolsat allevelsandof all types are entrusted by the countryand society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workers and skille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and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inrealityinconsistent with theworld's larges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greatest number of vocational schools,there is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diffculty in recruiting general workers,technicians,and skilled talents.This indicates that the talent development rate of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the proportion of those who become technical workers and skilled talents neede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s relatively low.Microscopically, this phenomenon arises becau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has not effectively helped students consolidate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master vocational knowledge,and acquire proficient skill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erms of concepts,curicula, teaching staf, practical training,and teaching methods,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reform; talent development rate; skilled talents; industrial worker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久久黄色影院|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一级小视频|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在线精品自拍|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纯内无码H|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亚洲人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色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人视频|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成年A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伊人91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色香蕉网站|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美一区二区|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精品香蕉|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97se亚洲综合|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a|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91啪在线|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亚洲动漫h|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激情综合五月网| 色噜噜中文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 欧美97色| 成人午夜网址| 亚洲第七页|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