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優化為研究對象,以“文明與教養”單元為例進行探討。通過對該單元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思辨訓練的學習任務群設計原則和方法,并對其進行優化。研究結果表明,合理設計和優化學習任務群,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文素養。
關鍵詞 思辨訓練 初中語文 學習任務群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需求。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而在當今社會,思辨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素養,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思辨訓練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課程設計與優化成為教育研究熱點。合理設計和優化學習任務群,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在語言表達、文學鑒賞和寫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一、基于思辨訓練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材單元建構
1.課程文本的“雙重邏輯”設置
在構建學習任務群教材時,應該兼顧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如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敬業與樂業》《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論教養》《精神的三間小屋》,這些文本既涵蓋了敬業、樂業、教養等人文主題,也包含了一定的語文要素,如閱讀策略等。在構建學習任務群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這些文本進行組織,以達到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目標。在組織單元文本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確保文本承載豐富的語文知識,包括語法、詞匯、修辭手法等,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他們的語文基礎。其次,還需要考慮文本閱讀策略,即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通過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或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和思考。最后,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辯論等活動,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2.以實踐為核心的單元任務設計
在基于語文實踐的單元任務設計中,有幾個重要的因素要考慮。首先,無論是閱讀理解、寫作表達還是語言運用,都需要一定的語文知識作為基礎。因此,在設計單元任務時,要確保任務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語文知識,讓他們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其次,實踐活動的形式要多樣。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設計文本閱讀任務,讓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和理解;也可以組織寫作或口語表達任務,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和表達;還可以設計梳理和探究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語文知識的內在邏輯。最后,多個任務之間應該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學習過程。例如,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地設計任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和應用語文知識。同時,通過任務之間的銜接,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和拓展語文能力。
3.做好輔助問題的設計
單元末尾的任務作為單元學習的核心任務,針對整個單元的主題和目標進行設計[1]。這些任務具有綜合性,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本單元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升他們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放在單篇之后的任務作為輔助任務,圍繞單篇經典文章的主題和內容進行設計。這些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單篇文章中的觀點和論證方式,通過針對文章中的關鍵問題和思考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以利哈喬夫的《論教養》一文為例,在文章后設置如下問題:一是引導學生對文章中關于教養的內在本質和外在表現的觀點進行評論。學生通過分析文中提到的家庭教養的重要性,以及教養在家庭中的具體表現,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問題設計幫助學生深入思考教養的本質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論述能力。二是要求學生分析《論教養》中列舉多個事例與《兩種習慣養成不得》中重點列舉一個事例的不同之處,并評估它們的優劣。學生通過對兩篇文章的比較,分析不同的列舉方式對論證效果的影響,并給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這樣的問題設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論證思路和技巧,培養他們的分析和評估能力。
二、基于思辨訓練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實施
1.大單元教學設計
在基于思辨訓練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中,首先要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這種設計以語文大概念為核心,以結構化的任務、項目、問題為牽引,通過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引領教學的變革。在大單元教學設計中,大主題統率著各項教學內容。教師要選擇一個貫穿整個單元的主題,如“友情”“自然”“歷史”等,作為學習的核心。在大單元教學設計中,還需要以結構化的任務、項目、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這些任務和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和難度,能夠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辨和探究[2]。例如,在學習關于“友情”的大單元時,設計一系列任務,如觀察身邊的友情現象、分析友情的特點和影響、探討如何維護和發展友情等。
在“文明與教養”單元的教學中,首先要進行學段統籌,即以任務來劃分學段課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如果該單元總共為10課時,可將閱讀任務安排為6課時,包括概念理解、內容概覽、思路梳理和觀點把握;活動任務安排為2課時,包括拓展資源和開展討論會;寫作任務安排為2課時,包括寫作、交流和評點。這樣的學段統籌確保每個任務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和實踐。在完成閱讀任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生成相關的寫作知識。例如,在學習閱讀文獻資料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確立并呈現觀點,如何展開論證思路。這樣的任務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閱讀教學應呈現多種樣態。有時進行單篇精讀,如以《論教養》為例來分析觀點的呈現和論證的展開。有時進行多篇群讀,如在單元概覽階段,通過群文閱讀來梳理作者對“教養”的不同看法。這樣的交互式閱讀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題和觀點,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2.真實情境設計
學生在面對真實的情境時,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實際應用價值。如“文明與教養”單元,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談教養》《論教養》等文本,了解教養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人們生活中缺乏教養的表現,如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人際關系中的沖突等。通過與文本對比和思考,學生能深入理解教養的價值,并認識到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培養和展現教養。除了文本分析和討論,教師還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讓他們選擇一個具體的生活場景,如學校、家庭、社區等,觀察和記錄其中存在的教養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學生通過實地觀察、采訪、討論等方式,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和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這樣的活動將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任務分解與活動優化
在任務群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給學生搭建支架,主要的方法就是進行任務分解。任務分解是將整個學習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或活動,使學習任務更具體、可操作,使學生能更清晰地了解任務的要求和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實踐,逐步完成各個階段的任務。任務分解后,教師需要將任務轉化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實地調研、信息搜索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交流,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
如“文明與教養”單元的寫作任務,可進一步分解為以下子任務:一是閱讀并理解教師提供的多個文本,如《談教養》《論教養》等,結合實際生活思考文明與教養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重要性。通過思考和討論,學生深入理解教養的概念和價值,并形成自己的觀點。二是在寫作之前,學習并梳理本單元關于論說文的寫作知識,特別是“觀點要明確”的要求。學生需要分析和總結文本中的觀點表達方式,培養明確觀點、有力論證的能力;學習并練習使用邏輯思維和舉例論證等寫作技巧,以增強寫作能力。三是在完成前兩個子任務后,根據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確定寫作的題目。學生需要選擇一個與“文明與教養”相關的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觀點明確、論證合理和語言表達準確。完成初稿后,進行互相評點,根據修改建議完善自己的作品。
子任務還需要轉化為具體的活動,以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和實踐。如“學習并梳理本單元‘觀點要明確’的寫作知識”子任務可轉化為以下具體活動:一是自主閱讀與“觀點要明確”相關的寫作知識鏈接,如教材中的相關章節、參考書籍或網絡資源。通過閱讀,梳理關于“觀點要明確”的核心知識點,并使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將這些知識點進行整理和呈現。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寫作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二是回顧本單元的課文,特別是與“觀點要明確”相關的文章。與同學探討名家是如何通過觀點明確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邏輯性的。分析課文中的觀點表達方式、論證方法以及語言運用等,從中學習和借鑒。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觀點要明確”的寫作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合作能力。三是針對教師提供的“觀點不明確”的病文,分析出病因并進行修改。要仔細閱讀病文,指出其中觀點不明確的地方,用紅筆進行修改。并與同桌交流修改的理由,分享修改思路和方法。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應用“觀點要明確”的寫作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
三、結束語
通過對“文明與教養”單元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優化,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思辨訓練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研究結果表明,合理設計和優化學習任務群,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文素養。然而,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樣本數量較小、研究時間較短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未來的研究可從更廣泛的角度出發,探索更多學習任務群設計原則和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卓依琳,王 瑋.初中語文“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3(28).
[2]慎秀峰.尋找思辨支點 撬動思維發展——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下單篇閱讀教學探究[J].新教師,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