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disease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in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YU Haiou
JinchengSecondPeople'sHospital,Shanxi O48oo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YU Haiou,E-mail: 46461673@qq.com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 thefeasibilityof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s innursingperformancemanagementbyestablishinga mathematicalmodelMethds:Thefirstpageinformationsofmedicalrecordsof1OOOOpatientsfrom32departmentsinourhospitalfrom February2022toDecember2O23 wereselectedandsummarized.Basedonthe groupingschemereleasedbytheNationalQualityControl CenteforDiagnosselatedGroups,teanksumratiR)methodwasadoptedtoconstructheevauationmodelofdagoiselated groups.Results:Thetop8departments intersofRSRbeforebeingincludedinthe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sshoweddiferences intreatment dificulty(CM)andnursing intensity.Takingtheintensivecareuit(ICU)andthecardiaccareunit(CCU)asexamples,they performedrelatielywellitsofCMandnursingintensity.Themergencydepartent,ntheoherhand,asrelativelyoutstading intermsofservicebreadth(thenumberofdiagnosisrelatedgroups).Afterthe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s,boththeCCUandthe departmentofcardiologyrankedinthetoptwointermsofRSR.Comparedwithbeforebeingicludedinthediseasediagnosisrelated groups,theirRSRall increasedCoclusions: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scouldvisuallypresentthediferencesintreatment dificultyursingintesityandsericebradthamongdepartments.enusedinursingerformancemanagement,diseasedagosis related groups could provide strong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of nursing work.
Keywords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s;nursingmanagement;performancemanagement;humanresourcemanagement;ealuationmodel
摘要目的: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探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護理績效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2月32個科室的1000例次病人病案首頁信息并進行匯總。基于國家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質量控制中心發布的分組方案,采用秩和比法(RSR)構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評價模型。結果: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RSR前8位科室顯示了治療難度(CMI)和護理強度的差異,以重癥醫學科和心內科監護病房(CCU)為例,在CMI和護理強度上表現較高,急診科則在服務廣度(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數)上相對突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后,重癥醫學科和CCU在RSR排名上均居前2位,且與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相比,其RSR均有所提高。結論: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可以直觀呈現科室治療難度、護理強度及服務廣度差異,用于護理績效管理可優化資源分配,為合理評估護理工作價值提供有力依據。
關鍵詞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護理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評價模型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6.013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各種疾病仍然是全球范圍內的主要健康挑戰之一[1。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
已成為一種普遍應用的管理工具,不僅在醫療服務的定價和支付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也在醫療資源的分配和管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護理人力資源及其績效管理也是醫療機構運營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此外,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應用還有助于解決醫院管理中的一些難題,比如醫療資源的浪費和低效利用問題。通過對不同病種的分組管理,醫院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醫療資源配置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資源的分配,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2]。同時,基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績效管理還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激勵措施,進一步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和專業水平。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應用在護理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不僅可以優化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還可以有效解決醫院管理中的一些難題,為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3]。然而,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常常面臨人員配置不合理、績效評估不公平等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到醫院的整體運行效率和護理質量[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應用在護理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中的價值,并針對現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戰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優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提高護理績效水平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1. 1 臨床資料
選擇山西省1所二級醫院,編制床位500張,實際開放650張;護理人員360人,32個護理單元。研究時間為2022年2月—2023年12月,數據來源醫院內部系統。納人標準:護理單元病人;完整病案首頁信息(主要診斷與第一手術相一致);就診時間范圍內人院和出院;符合國家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標準;病情穩定且能提供有效護理。排除標準:缺乏病案首頁信息;非護理單元就診;不符合國家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標準;病情不穩定或需要特殊護理[5-6]。共提取11808條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信息,其中排除1808條。
1.2 研究方法
1.2.1 秩和比法(RSR)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衛生管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適用于多種數據類型,包括綜合評價四格表、定量資料和分類數據[8-9]
1.2.2 建模指標
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模型(CN-DRG)為基礎,綜合考量醫療服務的工作量、能力、效率和質量。用醫療技術難度和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組數評估技術難度和收治病種增加。治療難度(CMI)越大反映技術難度越高;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組數增加代表醫療服務范圍更廣;一級護理、特級護理總天數評價護理強度。隨著CMI增加,護理需求增加,反映在總權重提高上,同時也意味著護理強度增加[10-11]。
1.2.3 建立評價模型非加權RSR指標計算如下:

式中, Rij 表示第 i 個科室對應的第 j 個指標的秩次, n 為科室總數, m 為評價項目數量。
加權RSR指標計算如下:

式中, βj 表示第 j 個指標的權重。
然后,需要對秩次進行轉換。考慮到RSR的取值為 0~1 ,根據計算原則,必須進行相應的轉換,當RSR等于1時,轉換結果為 (1-1/4n) 。轉換完成后,護理績點 (y) 的取值范圍為 0~90 ,轉換后 y 呈正態分布,具體轉換公式如下:

利用參數統計確定RSR分布,建立回歸方程:RSR=0.187+0.081y(P=0.027,R2=0.550) 。
按RSR逆向排序,確定最佳分檔:優( RSRgt; 0.600)良(RSR為 0.300~0.600 、一般(R ?SRlt;0.300 ),評估提高RSR分檔中優、良檔科室占比和平均護理費在總費用中的比例,證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方案的優越性[12-13]。
1.2.4 資料收集
從醫院病案管理系統提取疾病診斷、手術和費用信息,進行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指標計算,從護理管理系統獲取護理分級數據,評估護理工作強度。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2016進行數據錄人和分類,應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
表示,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 表示。組間資料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資料相關性比較用Pearson相關分析。RSR法評估各組優劣,檢驗水準為 α=0.05 。
2結果
2.1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護理績效情況
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RSR前8個科室顯示了CMI和護理強度的差異,以重癥醫學科和心內科監護病房(CCU)為例,在CMI和護理強度上表現較高,急診科在服務廣度上相對突出,見表1。
表1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RSR 排名前8位科室的護理績效 Table 1 The nursing performance of the top 8 departmentsintermsofRSRbeforethe inclusionof disease diagnosis-related groups

2.2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后護理績效情況
重癥醫學科和CCU在RSR排名上均居前2位,但與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相比,其RSR均有所提高,見表2。
表2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后RSR排名前8位科室的護理績效
Table 2 The nursing performance of the top 8 departments in terms of RSR after including the disease diagnosis-related groups

3討論
3.1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結果客觀、公平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結果具備客觀和公平性。首先,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系統采用標準化的分組方案,根據病人的疾病診斷、治療過程和醫療資源消耗進行分類,避免了主觀性和個體偏見。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涵蓋多個方面,如醫療服務的工作量、質量、效率等,綜合考慮了醫療機構的整體表現[14]。其次,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過程中采用統一的計量方法和評價標準,確保了評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結果還能夠反映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提供了多維度、全面的評估指標,有助于發現問題和改進管理。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結果的公示和透明度也有助于促進醫療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使醫療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從而實現了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和公平[15-16]。評價模型是對特定對象或系統進行評估和分析的工具或方法,不僅僅是簡單地收集和整理數據,而是通過系統性的方法來理解和解釋所評價對象的特征、性能和效果。在選擇指標時,需要考慮到評價對象的特點和評估目的,并確保指標具有客觀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數據收集階段涉及采集、整理和處理相關數據,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分析方法包括統計分析、模型建立和比較分析等,旨在揭示評價對象的內在規律和特征。根據分析結果進行解釋和結論,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建議[17]。
3.2從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視角審視護理人力資源 配置,實現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納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前RSR前8位科室顯示了CMI和護理強度差異,以重癥醫學科和心內科CCU為例,在CMI和護理強度上表現較高,急診科在服務廣度上相對突出。重癥醫學科和心內科CCU在CMI和護理強度上表現較高,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科室通常接收病情較重、需要高強度護理和復雜治療的病人,因此,其CMI和護理強度較高[18]急診科在服務廣度上相對突出,可能是因為接收的病人種類較多,涵蓋了更廣泛的疾病類型,導致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數相對較高。引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后,重癥醫學科和心內科CCU的RSR排名不變,但其RSR值有所提高,表明這些科室的治療難度和護理強度在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制度下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從而提高了績效評價結果[19-20]。而CMI和護理強度的變化不盡相同,可能是因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制度改變了醫療資源配置和費用結構,導致不同科室在治療難度和護理強度上的變化[21]。
4小結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理論的應用為護理績效管理帶來機遇,但其主要以疾病為基礎測算,忽略了夜班、經驗等維度,在實踐中需綜合考慮各護理單元實際情況。如何有效運用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進行護理績效管理尚需探索,其對護理事業發展有較大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侯敏,殷俊華,王惠紅,等.論培訓工作對績效考核指標與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數據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23,31(4):47-51.
[2]馬倩,蔣玲,毛辰蓉.臨床護理管理者對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預付費制度改革管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38(26):2044-2049.
[3]鄭靜,何俊曦,王靖,等.基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醫療服務績效評價在我國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22,46(6):764-766.
[4]鄭靜,何俊曦,何作順,等.基于VOSviewer分析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我國醫療服務績效評價中的研究現狀[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2,42(5):329-333.
[5]丁子軒,丁子恒,丁臘春,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多部門協同運營及全程信息化管理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22,38(23):4125-4128.
[6]馬亞峰.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應用于醫院績效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31-32.
[7]陳麗,李海珠,邱琳,等.疾病診斷分組系統的建立及其在醫院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7):5329-5330.
[8]張鵬宗,唐國錦,李飛,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醫院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學,2018,44(4):241-243.
[9]陳甜甜,陳霞,閻景紅,等.秩和比法結合疾病診斷分組在護理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21,22(6):19-22.
[10]梁星.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某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的應用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2021,30(9):197-198.
[11]張倩,高瑋,季花,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支付下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探索與實踐[J].江蘇衛生保健,2023,25(3):213-214;217.
[12]要鵬韜,楊楠,馬麗,等.基于疾病診斷分組的醫院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與服務能力的初步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22,44(4):381-389.
[13]張楊,顧鄉,程晟,等.基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病例組合指數與住院例均藥費聯動考核機制探索[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2,37(4):846-850.
[14]劉相花,陳世耕,楊勇,等.基于疾病診斷相關組分組胸部手術患者醫用耗材費用分析[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22,26(6):767-771.
[15]徐婉揉.按疾病診斷分組(DRGs)支付背景下強化醫院財務管理的若干建議[J].中國總會計師,2022(5):175-177.
[16]查磊,蔡建強,張弘,等.基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醫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23,20(5):173-177.
[17]劉奎,蔣莉,楊淑梅,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在護理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2):250-254.
[18]武桐,張韜,張晗,等.基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癲癇患者住院費用分析[J].中國病案,2023,24(5):65-69.
[19]王玉廷,周小蘭,陽文琳.基于細化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病種臨床路徑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3,20(8):1068-1071.
[20]譚玲,田偉,劉曉憶.醫療保險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病種分值付費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的影響及改進策略[J].華西醫學,2022,37(12):1878-1881.
[21]曹文靜,肖燦,張鵬,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背景下基于Ucinet和SOJA法的用藥方案優化模式的建立與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23,32(6):401-407.(收稿日期:2024-05-16;修回日期:2025-08-05)(本文編輯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