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re competence of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in
the operating room
LYU Shijiao, ZOU Zhenya,WAN Guangying,ZHANG Manman,HU Hao,MAO Jinbao*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Shandong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O Jinbao,E-mail:maojinbao @ 126.com
AbstractObjective:Tostablishanevaluationindexsystemforcorecompetenceofmasterofnursing specialistintheoperatingroom. Methods:Throughliteraturereviewandsemi-structuredinterview methods,apreliminaryevaluationindexsystemforcorecompetenceof masterof nursingspecialist intheoperatingroomwas formed.TheDelphi methodandthe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 wereadoptedto determinetheevaluation indicatorsandtheir weights.Results:Atotalof tworoundsofexpert inquirieswereconducted.Th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in the first round was 89.7% ,and that in the second round was 100.0%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O.91.The Kendall's coeffcients of the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ies were O.262-0.305 and
respectively. The final constructedevaluationindexsystemforcorecompetenceofmasterofnursingspecialistintheoperatingroomincluded4first-level indicators,17second-levelindicatorsand74thid-levelindicators.Conclusios:Theconstructedvaluationindexsytemforcoe competenceofmasterofnursingspecialistiteoperatingrmadspecializedcharacteristicsadrationaltyItcouldprovide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in the operating room direction.
Keywords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core competence; nursing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ex
摘要目的:構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方法:通過文獻回顧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初步形成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德爾菲法及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及其權重。結果:共進行了2輪專家函詢,第1輪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89.7% ,第2輪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100‰ ,專家權威系數為0.91。2輪專家函詢的肯德爾協調系數分別為 0.262~0.305 和 0.215~0.398 。最終構建的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及74個三級指標。結論:構建的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專科特色及合理性,可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培養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護理教育;評價指標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6.012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masterof nursingspecialist)教育是我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科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隨著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隊伍的不斷擴大,發展需求大、培養方向及職業定位不明等問題也日益凸顯[2。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3中提及應實施“專業學位十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獲得學歷學位的同時,取得相關行業產業從業資質或實踐經驗,提升職業勝任能力。美國圍術期注冊護士協會(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AORN)指出,手術室護士核心能力是實施優質護理、保障病人手術安全的關鍵[4]。手術室護理是護理學科的重要方向之一,提升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可以改善病人治療效果,提高病人滿意度,為手術室護理隊伍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5-6]。現有研究雖有針對不同方向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但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較少。
本研究通過文獻回顧法、半結構式訪談法、德爾菲專家函詢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我國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教育提供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組
研究小組成員共9人,其中手術室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麻醉手術科護士長各1人,手術室專科護士4人,碩士研究生3人。研究小組負責查閱文獻、編制訪談提綱和專家函詢問卷、遴選專家、發放和回收問卷、整理并分析專家意見。本研究已通過省立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為SWYX:NO.2025-096)。
1.2初步擬訂核心能力指標框架
1.2.1 文獻回顧
以“手術室護理/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核心能力/勝任力\"為中文檢索詞,以\"operatingroomnursing/master/graduate student/MNS/professional degree/corecompetenc*/coreability”為英文檢索詞,系統檢索WebofScience、EMbase、PubMed、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以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等。參考圍術期實踐學會(theAssociationforPerioperativePractice,AFPP)[7]、歐洲手術室護士協會(European Operating Room Nurses Association,EORNA)[8]、AORN[4等制定的手術室護理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標準,并結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規范3,篩選、歸納整理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
1.2.2 半結構式訪談
依據研究目的,擬定半結構式訪談提綱:您對目前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情況的看法?您認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培養?您對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建議有哪些?您怎樣理解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您認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有哪些?研究采用目的抽樣法[9,選取護理教育專家、臨床護理管理專家和手術室專科護士作為訪談對象。專家納入標準:學歷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專業職稱為中級及以上;對本研究有足夠的了解和積極性;自愿參加。
在正式訪談前獲取專家知情同意,訪談時間控制在 20~30min 。受訪者的數量以受訪者的資料重復出現,且資料分析時達到資料飽和為標準。本研究共訪談了11名專家,包括2名護理教育專家、5名臨床護理管理專家和4名手術室專科護士,為保護受訪者隱私,對受訪者進行編碼。
1.3專家函詢
1.3.1 函詢問卷的設計
專家函詢問卷主要包括4部分。1)前言:致專家信,向專家簡要闡述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2)專家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專家的一般資料信息;3)評價指標咨詢表:包括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咨詢表,專家對各級指標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進行重要性評分,從“很不重要\"到“很重要”依次計 1~5 分,同時設置了指標修改意見欄和建議增設指標欄,專家可對指標進行修改、刪除和補充;4)專家自評表:包括專家對研究內容的判斷依據和熟悉程度。
1.3.2 遴選函詢專家
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的樣本量估算方法,確定函詢專家人數,一般選擇專家數量 15~30 名為宜[0]。在依據函詢專家納人標準的基礎上,遵循專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的原則,最終選取了26名專家。專家納入標準:1)手術室專科護士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4年以上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臨床工作經驗或培養專科護士的經驗;2)護理教育專家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碩士生導師,具有3年以上的手術室護理碩士研究生教學經驗;3)臨床護理管理專家為本科及以上學歷,職位為護士長及以上,具有5年以上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經驗。
1.3.3 實施專家咨詢
通過電子問卷形式發放并回收2輪函詢問卷。第1輪函詢問卷收回后,研究小組整理專家反饋意見并進行統計分析,刪除重要性均分 lt;3.5 分、變異系數 gt; 0.25和(或)滿分率
的指標后形成第2輪函詢問卷,本研究經過2輪函詢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2021軟件錄人數據并計算專家一般資料、專家積極系數、專家權威程度、變異系數。采用SPSS26.0軟件計算重要性均分、標準差和肯德爾協調系數;采用yaahp12.4軟件計算指標權重。以 Plt;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訪談專家基本情況
11名專家年齡( 38.45±7.61 歲;工作年限( 18.45±7.75) 年;碩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人;工作領域中從事護理教育2人,護理管理5人,手術室護理4人;職稱:正高級2人,副高級8人,中級1人;碩 2.2函詢專家一般資料(見表1)士研究生導師6人。
表1函詢專家一般資料( n=26 ) Table 1Basic informationabout the interviewingexperts (n=26)

2.3專家積極程度及權威程度
專家積極程度采用問卷回收率表示,問卷回收率越高,表明專家對研究的積極性和關注度越高。本研究第1輪函詢發放問卷29份,回收有效問卷2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89.7% 。第2輪函詢發放問卷26份,回收有效問卷2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100.0% 。2輪問卷有效回收率均 gt;80% ,說明2輪函詢專家的積極性和關注度較高。專家權威程度用權威系數表示,其值的大小由專家對問卷內容的熟悉程度及專家對研究問題的判斷依據決定,參與本研究2輪函詢的26名專家的權威系數為0.91,結果表明專家權威程度較高,研究結果較可靠。
2.4專家意見集中程度
專家意見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均分表示,均分越大,則表明該條目越重要。第1輪函詢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均分為 4.19~4.96 分,滿分率為 30.7%~96.2% 。第2輪函詢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均分為 4.38~5.00 分,滿分率為 38.5%~100.0% 。
2.5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通過肯德爾協調系數(Kendall'sW)以及變異系數表示。肯德爾協調系數的取值為 0~1 ,能夠反映所有專家對指標意見的一致性程度,其值越大,表明專家一致性程度越高。變異系數可以反映專家對某條目的一致程度。變異系數越小,Kendall'sW值越大,表明專家意見協調程度越高。本研究第1輪變異系數為 0.04~0.20 ,第2輪變異系數為 0.00~0.13 ,均小于0.25。見表2。
表22輪專家函詢的肯德爾協調系數檢驗結果 Table2The Kendallcoordinationcoeffcientand significance testresultsofworoundsof expert consultation

2.6指標修訂結果
2.6.1 修改指標
在第1輪專家函詢中,根據專家對評價指標的修改建議,經研究小組討論后采納了以下建議:1)“A職業素養”下的三級指標“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修改為“具備較強的奉獻精神和擔當精神”,“具備充沛的體力應對工作強度”修改為“具備適應工作強度的充沛體力”,“具備滿足工作的靈敏程度”修改為“具備執行工作時的敏銳程度”,“具備較強的心理彈性\"修改為“具備較強的壓力管理與調適能力”,“具備良好的應急協調能力\"修改為“對突發事件具有良好的應急協調能力”,“具備高度的組織協調能力\"修改為“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2)“B理論與實踐\"下的三級指標“了解專業相關法律法規\"“知曉醫療廢物管理規定\"中的“了解”“知曉\"改為“掌握”,將“知曉手術室環境及人員的管理”中的“知曉\"改為“熟悉”,“掌握設備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了解設備的維護保養及故障處理”中的“設備”修改為“常用設備”,“知曉環境衛生學監測方法”修改為“掌握手術室感染預防與控制的方法”,“熟悉手術部位解剖”修改為“熟悉手術部位解剖及常見手術方式”,“掌握手術方式和護理配合要點”修改為“掌握常見手術的用物準備及護理配合要點”,“具備高效的搶救配合能力\"修改為“掌握常見的搶救知識和搶救護理技術”,“對健康教育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科學具體的評價”修改為“能夠對健康宣教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和改進”。3)“C臨床科研”下的三級指標“具備研究問題剖析能力\"修改為“具備在專科實踐中發現研究問題的能力”,“具備科研表達能力”修改為“具備學術表達能力”,“具備應用科研成果審視臨床實踐,并將其轉化為臨床策略的能力\"精簡為“能夠分析科研成果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現狀”,“具備使用科研成果推動臨床實踐變革的能力\"修改為“能夠因地制宜推動科研成果在臨床實踐中應用”。4)“D教育與管理”下的三級指標“具備課件制作能力”修改為“根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并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具備理論授課能力\"修改為“熟悉常用教學方法并在理論授課中應用”,“了解護理質量管理及改善方法\"修改為“熟悉常見質量管理工具的應用”。第2輪專家函詢僅調換了“具備扎實的英語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的順序。
2.6.2 刪除指標
根據評價指標的計算結果,沒有需要刪除的指標。在第1輪專家函詢的過程中,研究小組討論后采納了專家提出的3條刪除建議:“掌握手術敷料、器械、耗材的種類與應用”與“掌握手術方式和護理配合要點”合并為“掌握常見手術的用物準備及護理配合要點”并重新進行編號;刪除“知曉手術體位擺放的用物準備\"\"協助完成實習護士帶教”。在第2輪專家函詢過程中,沒有專家提出刪除建議。
2.6.3 增加指標
在第1輪專家函詢過程中,研究小組討論后采納如下7條增加建議:增加“掌握無菌技術及手術隔離技術\"“熟悉手術室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監測指標”“具備健康宣教的專業知識及技巧\"“具備將臨床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的學術思維”“熟悉論文選刊及投稿的流程\"“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提升組織及表達能力”“參與手術室質量改善項目”。第2輪專家函詢沒有增加新的指標。
2.7指標體系及權重
最終構建的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74個三級指標,詳見表3。
表3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專家函詢結果 Table3The result of the expert inquir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re competence of masterof nursing specialist inthe operatingroom

(續表)

(續表)

3討論
3.1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與可靠性
德爾菲法的有效實施取決于函詢專家的權威性、代表性和積極性[1]。本研究依據德爾菲專家遴選原則,選擇了26名手術室護理及相關領域的專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提高研究的科學性[12]。本研究第1輪問卷回收率為 89.7% ,第2輪問卷回收率為 100.0% ,2輪問卷有效回收率均 gt;80% ,表明專家的積極性和關注程度較高。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專家占 65.4% ,高級職稱專家占 80.8% ,具備導師資質專家占 57.7% ,手術室相關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專家占 80.8% 。函詢專家的權威系數為0.91,表明專家權威程度較高[13];2輪函詢肯德爾協調系數分別為0.268,0.231, χ2 檢驗結果顯示均 Plt;0.001 ,表明專家意見協調程度較好[14],研究結果較可靠。
3.2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內容系統全面
本研究構建的評價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74個三級指標,包括職業素養、理論與實踐、臨床科研、教育與管理四大核心能力,權重分別為0.299,0.197,0.423,0.080。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科研在一級指標中所占權重最高,說明專家一致認為科研能力是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15]。專家認為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需在專科實踐中善于質疑辨析、發現臨床研究問題,運用學術思維將臨床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從而制定科學的臨床策略,推動研究成果在臨床實踐中應用。職業素養所占權重位居第2位,教育部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16中提及,職業素質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內容,應進一步加強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專家強調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臨床應用型、高層次護理人才,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與正確的自我認知,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與周敏等[研究結果一致。手術室是多學科融合的部門,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多學科團隊的重要組成人員,應具備較強的護患、醫護溝通能力及高效的團隊協作和組織能力。理論與實踐的權重居第3位,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在臨床實踐中為手術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圍術期優質護理,突出了手術室專科理論及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教育與管理方面,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臨床實踐中應參與教學過程,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承擔教學設計、理論授課等職責。同時,必須熟悉手術室質量改善的相關標準與指標,推動護理措施的規范落實,從而保障手術病人安全、提升護理質量。
所有二級指標中組合權重最高的是科研思維與科研能力,其所屬的三級指標具備將臨床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的學術思維、掌握數據庫檢索方法及策略和具備學術表達能力的變異系數為0,表明專家均認為在科研思維與科研能力當中,最關鍵的是具備學術思維、數據檢索及學術表達能力。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清晰的科研思維與較強的科研能力可推動護理質量改善,從而保障病人安全、提高病人滿意度[18-19]。本研究構建的指標體系內容系統全面,順應手術室護理專科化發展趨勢,符合臨床對應用型、高層次護理人才的培養需求。
3.3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實用性
本研究在結合我國手術室護理教育及實踐現狀的基礎上構建的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反映了現階段手術室臨床工作對高層次手術室護理人才的能力需求。對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能力培養及臨床實踐具有切實可行的推廣價值。可基于該核心能力指標體系制定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方案及質量評價標準,指導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該指標體系與專科化培養的臨床實踐深度融合[20-21],包括手術室專科知識、實踐技能、應急處理、專科手術配合、臨床科研、教育與管理等內容,具有手術室專科特色。
4小結
本研究結合文獻回顧、半結構式訪談法、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了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結果科學性和可靠性較高,為培養專科型的高層次手術室護理人才提供借鑒依據。但目前國內手術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數量較少,因此,本研究尚未在臨床實施,無法判斷所構建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的應用效果。下一步的研究重點為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應用及驗證,并根據應用效果進行修訂完善。
參考文獻:
[1]林敏,陳京立,朱佳楠,等.新醫科背景下護理專業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趨勢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5):769-772.
[2]李鵬,楊連招,吳彬,等.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護理研究,2017,31(21):2568-2572.
[3]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EB/OL].(2020-09-30)[2024-08-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4]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Perioperativenursing:scope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EB/OL]. [2o24-O8-10].https://www.aorn.org/docs/de-fault-source/guidelines-resources/periop-nursing-scope-standards-of-practice.pdf.
[5]呂世嬌,鄒振亞,渠繼柱,等.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4,38(12):2161-2164.
[6]曹輝,閆鑫,金曉莉.省手術室專科護士職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4):68-72.
[7]The Association for Perioperative Practice.Standards and guidance[EB/OL].[2024-08-15].https://www.afpp.org.uk/professional-development/standards-and-guidance.
[8]European Operating Room Nurses Association.EORNA bestpractice for perioperative care[EB/OL].[2024-O8-15].https://www.eorna.eu/wp-content/uploads/2020/09/EORNA-Best-Practice-for-Perioperative-Care-Edition-2O20.pdf.
[9]GILL S L.Qualitative sampling methods[J]. Journal of HumanLactation,2020,36(4):579-581.
[10] 李月儀,陳偉菊.德爾菲法在護理管理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8,32(21):3339-3341.
[11] 高冬,黃霞,賈培培,等.護士應用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18):2239-2246.
[12] 杜丹丹,胡惠惠,周芳,等.麻醉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2):1819-1826.
[13]CHANG N,LOUDERBACK L,HAMMETT H,etal.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on curricular priorities for pediatricneurocritical care nursing education:a modified Delphi study in theUnited States[J].Neurocritical Care,2024,41(2):568-575.
[14]趙秋霞,張學長,郝艷秋,等.急救醫療調度員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4,30(16):2143-2150.
[15] 任清麗,劉茹,喬琦.BOPPPS教學工作坊在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2,36(20):3706-3710.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24-09-1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0e_1777/moe_1778/202009/t20200923_490164.html.
[17]周敏,王玲,馬志英,等.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素養培養現況調查[J].全科護理,2021,19(12):1585-1588.
[18]JULIASIHNN,DHAMANTII,SEMITAIN,etal.Patientsafetyculture,infectionprevention,and patient safety in theoperating room:health workers′perspective[J].Risk ManagementandHealthcarePolicy,2023,16:1731-1738.
[19]LI T T,WU HY,YAO L,et al.Effectiveness of detailedoperating room quality care on the quality of operating room care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Medicine,2024,31(5):10-13.
[20]陳藝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專科化培養的思考[J].循證護理,2022,8(9):1207-1209.
[21]李淑敏,魏征新,尚少梅,等.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華護理教育,2024,21(8):962-968.(收稿日期:2024-10-15;修回日期:2025-08-05)(本文編輯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