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籃球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與健康體魄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課堂趣味性不足、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在核心素養導向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自標。教師可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提升其籃球技能,更有助于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競爭意識等核心素養,對于推動小學籃球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籃球教學中課堂“激趣”創新實踐價值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籃球教學課堂“激趣”創新策略,具有多維度的教學價值。在知識和技能維度,創新性“激趣\"手段可以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籃球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積極性。例如,將籃球基本動作元素巧妙融入趣味熱身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預先感知和熟悉運球動作,既可完成身體準備,又為后續技術要點的掌握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創設富有活力的籃球情境,如模擬籃球比賽或籃球主題冒險之旅,促使學生在這種沉浸式體驗中自然地運用所學技能,深化對籃球規則、戰術等知識體系的理解,促進知識的遷移和運用。
從過程及方法層面看,“激趣”這一創新舉措強調學生主體參與,注重體驗式學習。通過將游戲化競賽融入課堂,引導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情境中探索籃球學習的有效方法。在籃球游戲中,學生需要不斷思考如何運球才會更加穩定、如何投籃才會更加準確、如何傳球才會更加到位,從而在比賽中占據有利地位,這一過程自然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路徑。例如,動畫演示使原本抽象的籃球戰術變得更為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戰術思維,掌握戰術配合方法和技術要點。同時,借助教學軟件記錄學習數據,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與評估,進而調整學習方法、優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角度看,采用“激趣”創新策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情,培養積極的體育價值觀。在趣味化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持續獲得運動樂趣和成功體驗,對于籃球的興趣逐漸轉化為持久的熱愛,進而形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團隊競賽、情境教學等協作互動環節,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提升溝通協調與互助能力。此外,在富有激勵性的教學情境中面對挑戰時,學生能夠培養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質。這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形成,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為他們今后適應學習、生活以及社會交往奠定基礎,助力其成為人格健全、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
二、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籃球教學中課堂“激 趣\"創新舉措
(一)設計趣味熱身活動
趣味熱身活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具有獨特價值。它能夠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為課堂奠定積極基調,同時實現身體預熱和技能鋪墊的雙重目標。這種創新設計源于對小學生身心特點及興趣偏好的深入把握,有效突破了傳統熱身方式單調乏味的弊端
例如,“籃球操大派對”就是一種極具創意的趣味熱身活動,實現了籃球基本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完美結合。隨著歡快的音樂響起,學生們手持籃球,跟隨節拍依次進行原地運球、雙手胸前傳球、體側運球等動作的組合練習。這種設計既可保證熱身效果,又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建立球感。
(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情境教學法為小學籃球課堂注人了活力,提升了生動性和趣味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法通過創設籃球相關情境,巧妙地融教學內容于情境之中,促使學生在情境體驗中主動學習籃球知識和技能,深刻體會籃球運動所蘊含的魅力和價值。
以“籃球小鎮歷險”這一情境教學為例。教師將籃球場布置成仿真的小鎮場景,設置幾個功能各異的區域,如\"運球迷宮區域\"\"投籃挑戰區域\"“傳球配合區域\"等。學生化身為勇敢的“籃球小探險者”,開始了這座籃球小鎮的探險旅程。在“運球迷宮區域”,學生需要借助嫻熟的運球技巧穿越迷宮,既鍛煉運球控制能力,又培養空間感知與應變能力;在“投籃挑戰區域”,面對不同高度、不同距離的籃筐挑戰,學生像攻克探險難關一樣不斷突破自我,提高投籃技術;在“傳球配合區域”,學生需要進行團隊協作,通過精準傳遞將球送至指定位置,培養團隊協作意識與溝通能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完全沉浸在“籃球小鎮歷險”的情境中。為了完成各項任務,學生們主動運用所學籃球知識和技能,并在合作中相互激勵、共同進步。這一情境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籃球教學的特點,通過創設富有挑戰性的趣味場景,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在教學中融入游戲競賽
將游戲競賽和小學籃球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為課堂增加了強烈的競爭氛圍和趣味性,是調動學生籃球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有效途徑,對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重要促進作用。
以“籃球大富翁”比賽活動為例。教師在籃球場畫出類似大富翁游戲的棋盤,每個格子設置不同的籃球任務或獎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比賽,通過擲骰子確定向前移動的步數。到達指定格子后,需完成相應任務,如在指定地點投籃、完成一段指定線路的運球或配合同一組球員傳球。成功完成任務的小組,可獲得相應得分或者獎勵,如增加投籃機會、運球免罰權等;如果任務失敗,則需面臨“懲罰”,如為其他小組展示籃球技巧。比賽過程中,學生們為了團隊榮譽積極參與各項任務,認真練習投籃姿勢、運球技巧和傳球配合。與此同時,組員們主動交流、互相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投籃技術比較好的隊員負責投籃任務,運球技術比較嫻熟的隊員則負責運球環節。這類游戲競賽活動巧妙地將籃球技能訓練與游戲的趣味性、競爭性相結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了學生的籃球技能,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迎接挑戰的精神,完全符合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籃球教學要求,有效促進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的全面發展。
(四)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
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已成為小學籃球教學的重要方式,其豐富的表現形式為籃球課堂注人了新活力,拓展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有效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多媒體資源能夠將抽象的籃球知識、復雜的戰術動作和精彩的賽事場景,以直觀、形象、生動的視聽形式呈現給學生。小學生正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征的認知發展階段。多媒體呈現的高清圖片、精彩視頻和動態動畫,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籃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比如,講解“籃球戰術配合\"時,教師可播放精心制作的動畫視頻,動態演示擋拆、傳切等復雜戰術。視頻中,隊員的跑動路線、傳球時機和掩護動作一目了然,再配合簡明扼要的講解,促使學生直觀地理解戰術在實際比賽中的運用。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多媒體資源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開闊教學視野。教師可播放中外知名籃球賽事片段,如NBA精彩集錦或小學生籃球錦標賽實錄。通過收看這些高水準比賽視頻,學生既能領略頂級球員高超的球技和默契的團隊協作,又能感受籃球運動的獨特魅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對籃球的熱愛,同時從中學習實戰技巧以及比賽經驗。例如,觀看NBA球星投籃動作時,學生可以認真觀察其持球姿勢、用力順序和出手角度等細節,并對照自身動作進行反思和改進。此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軟件錄制學生訓練及比賽過程,并通過視頻回放、數據分析等提供個性化指導。學生通過觀看訓練視頻,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明確努力方向,實現精準提升。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激趣”創新舉措,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綜合應用趣味熱身、情境教學、游戲競賽和多媒體輔助等教學手段,不僅能有效改善當前小學籃球教學狀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籃球技能和核心素養的協同發展。然而,教學實踐仍需持續探索與改進,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需求和教育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為培養具有良好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生奠定堅實基礎。
(柳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