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志碼:A DOI: 10.3969/j .issn.1003-1383.2025.07.01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ectof hazardprediction trainingontheinterventionof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operating room nurses.MethodsAtotal of 5O nurses working inthe Operating Room of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from March toOctober 2O24,whomettheinclusioncriteriaforoccupational bumout,were selectedas research subjects,an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table,with 25 nur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aining,basedon which,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systematicand standardized hazard prediction training.After training,the scoresof ocupational bumout,,psychologicalresilience,andsafetyatitudewerecompared betwen the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group,theexperimental groupshowed significantlylowerscores inthedimensionsofemotional exhaustionand depersonalizationofocupational burnoutafterthetraining,whilethescoreofpersonalaccomplishmentwassignificantly higher (all Plt;0.001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afety atitude,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all Plt;0 . 001).ConclusionActively conducting hazard predic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thenegative emotions of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operating roomnurses,enhance theirsenseof personalachievement,improvethepsychologicalresilienceandsafetyatitudeoffatigued nurse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Keywords】hazard prediction training;operating room nurse;occupational burnout;nursing adverse events
職業倦怠是從業者在長期高工作壓力下出現的 一種身心、精力和情感過度衰竭的負性心理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低個人成就感等三個方面[1]。護士是職業倦怠發生率最高的職業之一,一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我國護士職業倦怠的總檢出率高達 64.5%[2-3] 。手術室具有復雜的疾病類型、工作強度大、醫療風險高、安全隱患多等特點,導致護士承擔著更高強度的工作負荷,需要投入更多身心、精力和情感,為此,手術室護士最容易出現職業倦怠。職業倦怠不僅使護士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導致更多護士離職,更為嚴重的是影響護理工作質量,甚至引發護理不良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如何改善護士職業倦怠、減輕護士負性心理、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成為手術室護理管理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危險預知訓練是指導老師預先把觀察工作場所設計為帶有危險照片或插圖的場景,受試者對場景進行觀察討論,尋找潛在的危險事件,探索應對危險的策略,培養應對危險的健全心理,已經成為一種提升危險辨識和應對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的良好訓練方法[5-6]。近年來,隨著我院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復雜、疑難的手術患者不斷增多,手術室的工作強度和壓力越來越大,很多護士出現職業倦怠,產生負性心理,導致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難以保障,已經給護理安全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院手術室采用危險預知訓練策略對存在職業倦怠的護士進行訓練,不僅能夠培養護士積極的心理素質,預警和管控護理工作風險,還能夠不斷刺激護士成長、學習和發展,提高個人成就感,對手術室護士職業倦怠的改善取得較好的成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于2024年3月至10月在工作并且符合職業倦怠納入標準的5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人。納人標準:① 符合美國學者MASLACH等[修訂的職業倦怠量表評定標準,并且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感等3個維度的評分均為中度倦怠及以上; ② 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在手術室工作 ?3 年且近1年內經歷過護理不良事件者; ③ 年齡20~42歲; ④ 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 ① 進修護士;② 中途退出者; ③ 正在接受其他臨床研究項目的心理干預。實驗組:男6人,女19人,年齡( 29.88± 3.99)歲,本科及以上學歷8人,大專及以下學歷17人,手術室護理工作年限( (7.92±3.07 年;對照組:男9人,女16人,年齡( (29.80±3.22) 歲,本科及以上學歷10人,大專及以下學歷15人,手術室護理工作年限( 6.48±3.06 )年。兩組在性別、年齡、學歷、從事護理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該項目已經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審批號:YYFY-LL-2024-298)。
1.2 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訓練方法按照我院護理部制訂的手術室護士繼續教育培訓要求,采用崗前訓練和臨床實踐帶教相結合。(1)崗前訓練:訓練的理論內容包括手術室常規護理工作、相關制度落實、工作方式方法、崗位職責,一些常見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后果、性質、注意事項和一些安全警示教育等,由手術室護士長通過PPT課件形式進行集中統一訓練,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同時進行護理操作技能訓練,由資深老師將手術室的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鋪置無菌臺等基本操作進行演示培訓,然后由護士自主練習并進行操作考核。(2)臨床實踐帶教:由資深專科護士按照一對一導師制模式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臨床實踐帶教,全程跟班實習,觀摩專科手術,跟臺配合手術,護理操作技能培訓指導。
1.2.2實驗組訓練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危險預知訓練模式的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風險管理對倦怠護士進行訓練,實施方案如下。
1.2.2.1成立訓練小組小組由5名成員組成,包括教學組長1名、資深帶教老師1名、亞專業組長3名,護士長為培訓小組總負責人,負責制訂整個訓練活動方案、構建典型不良事件訓練題庫、制作訓練視頻和圖片,做好訓練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設置訓練周期為3個月,每周星期三19:30進行,每次訓練時間為 60~90min 。
1.2.2.2建立訓練題庫小組事先制訂訓練題庫的標準,隨后對科室近5年來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集中討論、分析,查找發生原因、產生后果、解決方式及避免發生的經驗教訓,明確護士產生倦怠心理的原因,最終篩選出典型的具有訓練意義的15起護理不良事件作為本次手術室倦怠護士訓練學習借鑒的案例。由帶教老師按照“事件回顧-原因分析-借鑒與教訓-心理問題”格式標準對篩選出的不良事件設計為訓練題庫,內容涵蓋護理不良事件名稱、過程詳細說明、原因分析、心理問題、護理對策及持續改進方案,最后由護士長審核修訂成稿并編制成視頻、圖片等劇本。
1.2.2.3訓練方案將符合納入標準的25名手術室倦怠護士隨機分成5個小組,每組5人。首先將危險不良事件設計成劇本的不同角色,隨后由訓練小組老師在情景中扮演,把危險不良事件發生過程進行具體演示,集中集體觀看,演示時間 20min ,各小組討論 15min ,最后集中匯報 20min ,老師現場進行點評 15min ,總結 10min 。在現場情景觀摩時,要求倦怠護士對出現危險不良事件的原因、潛在危險因素及可能產生的心理負面影響進行討論及分析。在訓練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員對不良事件的本質進行探究,明確存在的危險因素。隨后每名護士提出2~3條應對危險因素和心理問題的可行性策略,小組總結進行匯報;匯報后帶教老師對每組情況進行點評,現場對不良事件原因、危害進行分析,同時強調這些不良事件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最后由護士長對整個訓練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劇本中不良事件出現的危險因素、可能的后果、心理負面影響及應對策略。訓練結束后,帶教老師對題庫中存在的不足問題進行總結,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持續改進方案,并且通過微信方式發給每一位學員,在訓練后自己鞏固學習,要求1周內達成感知這些護理不良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應對心理。
1.3 評價方法
1.3.1職業倦怠評價采用美國心理學家MASLACH等[修訂的護士職業倦怠量表對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倦怠及危險預知訓練后職業倦怠改善狀況進行評分,該量表包括情感衰竭(9個條目)、去人格化(5個條目)和個人成就感(8個條目)3個維度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按照李克特7級計分計算,從來沒有為0分、極少有為1分、偶爾有為2分、有時有為3分、經常有為4分、有很多為5分、每天有為6分。各維度評定倦怠情況如下,情感衰竭得分 ?19 分為輕度倦怠,20~26分為中度倦怠, ? 27分為重度倦怠。去人格化得分 ?6 分為輕度倦怠,7~9分為中度倦怠, ?10 分為重度倦怠。個人成就感得分 ?40 分為輕度倦怠,34~39分為中度倦怠, ?33 分為重度倦怠。經過量表評分,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2個維度的分數越低,個人成就感的分數越高,表示研究對象職業倦怠狀況越輕。該量表各條自計分無反向,3個維度得分不得相加。該量表已經有國內學者譯成中文,信度系數為0.619,信效度高,國內已經廣泛應用。
1.3.2心理彈性評價采用國內學者修訂的心理彈性評價量表8對兩組護士的訓練前心理彈性情況及訓練后心理彈性改善情況進行評分,該量表包括堅韌性(13個條目)、力量性(8個條目)樂觀性(4個條目)3個維度共25個條目。根據李克特5級計分法計算每個條目得分,從不為0分、很少為1分、有時為2分、經常為3分、幾乎總是為4分。各條目所得分數可以相加,總分越高,提示研究對象個體心理彈性情況越好,該量表主要用于評估個體面對應激時的保護機制及影響因素。該量表信度系數為0.91,信效度高,已經被國內研究者廣泛應用。
1.3.3安全態度采用郭霞等°修改的中文版安全態度調查量表對兩組護士訓練前的安全態度情況及訓練后安全態度改善情況進行評分,該量表涵蓋團隊協作、安全氛圍、管理感知、工作滿意、工作條件、壓力感知6個維度,共31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根據季克特5級計分法計算,非常不認同為1分、有些不認同為2分、中立為3分、有點認同為4分、非常認同為5分,其中第6條、第13條為否定詞條。總分范圍為31~15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安全態度整體水平越高。該量表信度系數為0.880,具有良好信效度,已經被國內研究者廣泛應用。
1.4統計學方法應用Excel表格記錄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χ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雙側檢驗。
2結果
2.1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倦怠狀況得分比較訓練前,兩組護士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感等3個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訓練后,兩組護士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2個維度得分明顯降低,個人成就感得分明顯升高,且實驗組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對照組,個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01)。見表1。
2.2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心理彈性評價得分比較
訓練前,兩組護士心理彈性3個維度的堅韌性、力量性、樂觀性得分和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 0.05)。訓練后,兩組護士心理彈性3個維度的堅韌性、力量性、樂觀性得分和總分均明顯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 Plt;0.001 )。見表2。
2.3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安全態度得分比較訓練前,兩組護士安全態度6個維度的團隊協作、安全氛圍、管理感知、工作滿意、工作條件、壓力感知得分和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訓練后,實驗組護士安全態度6個維度得分和總分均明顯升高,而對照組除安全氛圍、工作滿意的得分和總分升高外,其他維度變化不明顯,且實驗組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Plt;0.001 )。見表3。
表1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倦怠狀況得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訓練前比較, ?Plt;0.05
表2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心理彈性評價得分比較(分 0
注:與同組訓練前比較, 1Plt;0.05
表3兩組護士訓練前后安全態度得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訓練前比較, aPlt;0.05
3討論
3.1危險預知訓練能有效改善手術室護士職業倦怠負性情緒,提高個人成就感手術室是醫院護理單元中專業性最強、工作負荷量最大、風險發生率最高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突發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的護理不良事件,如遇到極危重瀕臨死亡、因手術意外急需立即搶救等這類急救處理不容許有絲毫差錯的患者,就要求手術室護士應該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素養和綜合應急能力[10-]。近年來,醫院手術患者不斷增加,然而人力資源仍持續匱乏沒有得到相應增加,導致護理不良事件頻發,為此,手術室護士不僅需要承擔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還要面臨著各種不良事件的身心健康沖擊,導致臨床護士的工作和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容易產生倦怠消極心理[12]。文獻報告,我國護理人員出現職業倦怠率高達 50.0%~64.5%[13] 。存在倦怠心理的護士很難專心投入臨床護理工作,無法給患者提供高質量安全的護理服務,導致護理不良安全事件頻發,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為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倦怠護士進行及時干預,以消除臨床護士職業倦怠心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危險預知訓練后,實驗組護士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明顯降低,而個人成就感得分明顯升高,提示危險預知訓練可以降低護士倦怠負性情緒,提升個人成就感。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實驗組護士對培訓模擬場景出現的各種護理不良事件和可能危及嚴重后果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導致危及生命安全的護理不良事件,小組討論非常積極,明確這些不良事件與各自平時工作態度、技術水平、團隊協作、管理缺陷密切相關,能夠從不良事件中找到發生的根本原因及真相,可能承擔的心理壓力,提出具體應對策略,增強了手術室倦怠護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應對危險的健全心理品質,提升綜合應急能力,與張穎穎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危險預知訓練應該是消除護士倦怠負性情緒、提高護士個人成就感的良好培訓方法。
3.2危險預知訓練能提高手術室倦怠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提升護士職業獲益感心理彈性是個體面臨逆境、重大突發事件壓力時的良好心理適應過程,成為一種應對突發事件的積極心理資本,良好心理彈性有利于培養個體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能夠有效減輕個體應對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壓力[15]。研究表明,心理彈性是個體在適應逆境、災難和困難環境過程中形成和成長的一種積極心理資本,成為職業倦怠的預測因子[16]。心理彈性與職業倦怠存在明顯相關性,心理彈性水平越低的個體,面對突發壓力事件時越容易出現倦怠負性心理,心理彈性水平越高的個體,在面對壓力性事件時越能表現出積極樂觀心態,職業倦怠負性心理越低,個人就能夠從逆境中迅速恢復良好心理[17]。由此可見,良好心理彈性對于消除職業倦怠負性情緒至關重要,作為手術室護理管理者,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培訓措施,保持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具備良好的心理彈性,進而消除職業倦怠負性情緒,確保臨床護理工作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危險預知訓練后,實驗組倦怠護士心理彈性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實驗組護士的心理彈性得到相應鍛煉,心理抗壓能力得到提高,能夠輕松化解壓力、解決問題,表現出具有較高心理彈性水平,進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職業倦怠負性情緒得以消除,能夠在工作中找到自身價值和較高的職業獲益感。
3.3危險預知訓練可提高手術室倦怠護士的安全態度水平,確保臨床護理工作安全在繁重的臨床醫療護理工作中,患者安全非常重要,確保患者安全已成為當今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之_[18]。護士作為醫療單位護理保健服務的主力軍,尤其手術室護士,與患者相處時間最長,提供治療和護理最多的專業人員,其態度和行為是影響患者安全的關鍵因素。研究表明,醫療護理專業人員對患者安全態度水平越高,發生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差錯的概率越低,患者安全度越高[19]。可見,護理管理者應重視護士的安全教育,加強安全知識訓練,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間斷地督查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以改善護士對醫院安全管理感知、工作條件、安全氛圍、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認識,提高安全態度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對醫院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危險預知訓練后,實驗組倦怠護士安全態度整體水平顯著提高,與楊惠等[20]研究結果一致。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實驗組護士能夠模擬場景根據典型護理不良事件整理成劇本進行演示,還原不良事件發生情境,使護士身臨其境,具有良好的互助合作和有效溝通氛圍,團隊凝聚力明顯加強,從而提升護士的安全意識與安全態度,促進手術室護理安全。
綜上所述,危險預知訓練通過模擬場景對經典護理不良事件案例進行回顧分析討論,找出發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應對策略,培養健全心理品質,提升綜合應急能力,可有效改善手術室護士倦怠負性情緒、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彈性及安全態度,確保手術室臨床護理安全。為保證訓練質量,應該對收集護理典型的案例不斷創新和改進,以擴大培訓人員的知識面,增強護理安全意識。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小并且研究對象是同一科室,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今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驗證。
參考文獻
[1] 周旭華,童嘉樂,王聰,等.職業倦怠在護士個人一工作匹配與離職意愿間的中介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19):1758-1762,1768.
[2] ZHANG WY,MIAO R,TANG JP,et al. Burnout innurses working in China:a na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JNursPract,2021,27(6):e12908.
[3] 羅崗,肖妮,陳曉玲.我國護士職業倦怠檢出率的meta分析[J].職業與健康,2022,38(13):1854-1859.
[4] 劉玲艷,戴新梅,鄧燕君.醫護人員職業倦怠在工作負荷與工作績效之間的中介作用[J].職業與健康,2022,38(2) :268-270,275.
[5] 趙春梅,王芳,桑圣梅,等.危險預知訓練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0,35(2):12-14.
[6] 王靜,陳梅青,俞萍,等.基于經驗學習理論的危險預知訓練在急診輸液室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4,42(13):100-103.
[7] 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burnout[J]. Annu RevPsychol,2001,52:397-422.
[8] YUXN,ZHANG JX.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and Personality,2007,35(1) :19-30.
[9] 郭霞,周衛.病人安全態度調查問卷的修訂與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10,7(4):151-154.
[10] 顧海燕,王芳,趙春梅,等.危險預知訓練在手術室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1,36(9):69-71,91.
[11] 楊芳,李梅,段紅林.手術室新入職護士核心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7):526-529.
[12] ZHOUYT,GUOXL,YINHY.A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ccupational stress,coping styles,and mental health of pediatric nurses in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Psychiatry,2022,22(1) :416.
[13] 林書球,張淋淋,張悅,等.中國手術室護士職業倦怠發生率的meta分析[J].職業與健康,2024,40(7):964-968.
[14] 張穎穎,王衛南,侯妮妮,等.危險預知訓練結合情景模擬訓練對手術室護士應急能力及急救技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3,21(27):3849-3852.
[15] 許珂,張森,任輝.臨床護士心理彈性特點及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12):858-863.
[16] 谷婭.三甲醫院重癥監護室護士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工作壓力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2):264-267.
[17] 劉艷佳,馬倩雲,梅露露.口腔醫學實習生心理資本與職業認同的關系研究[J].右江醫學,2023,51(7):644-649.
[18] ALINGH C W,VAN WIJNGAARDENJD H,VAN DEVOORDE K,et al. Speaking up about patient safetyconcerns :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management approachesand climate on nurses' willingness to speak up[J]. BMJQual Saf,2019,28(1) :39-48.
[19] 謝建飛,王莎,甘港,等.臨床護士安全態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3,23(7):969-974.
[20] 楊惠,金梅.新入職護士安全文化培訓及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8):983-989.
(收稿日期:2025-02-13修回日期:2025-03-27)
(編輯:王琳葵 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