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有的教師存在單元教學目標不夠清晰、設計不夠科學、評價隨意等問題。對此,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統攝單元教學,明確教學方向和重點,轉變教學方式,通過設置主問題,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幫助學生找準學習路徑,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效地提升單元教學效率。本文以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探索以核心素養統攝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以核心素養統攝單元教學目標
統編教材中的單元語文要素只是教學目標的方向,教師需要進一步解讀單元語文要素,對表述行為、條件、程度的關鍵詞進行分析,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1.解讀語文要素
語文要素包括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策略、學習習慣。通常情況下,教師需要對照新課標提出的學段要求,梳理語文要素的縱向關聯,結合學生的學情研讀單元教材。在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中,指向閱讀的是“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這一表述中涉及學生學習行為的關鍵詞是“感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語文要素。首先看第二學段“閱讀與鑒賞”中的相關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其次從縱向梳理其他單元中感受人物品質的學習要求,四年級上冊的學習要求有“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五年級下冊的學習要求有“通過課文中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最后看學生的學情與教材內容,學生此前已經掌握了通過圈畫、批注感受人物心情的方法,在本單元的課文中,學生可以研讀課后練習的要求,對接語文要素的要求,《黃繼光》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從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的英雄氣概,《“諾曼底號”遇難記》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抓住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感受人物的品質,《挑山工》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挑山工的話中包含的哲理。
2.確定體現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通過上述解讀,教師可以明確單元核心教學目標: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感受人物的品質,從核心素養層面看,這個教學目標指向文化自信、語言運用、審美創造。但是,小學階段的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設計核心教學目標之外,還要重視設計基礎性教學目標和挑戰性教學目標。基礎性教學目標是字詞句篇等知識性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在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基礎性教學目標是:在語境中學習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梳理課文中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自我介紹的基本方法。挑戰性目標是:學生自我介紹,用具體事例突出自己的個性特點與特長。
二、以核心素養設計單元教學方案
有了核心素養統攝下的教學目標,教師還需要設計單元教學方案,注意體現單元主問題,落實學習路徑,關注課文之間的內在關聯。
1.設計統整單元教學的主問題
為防止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碎問碎答的淺層次學習現象,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設計單元主問題,以此統攝單元內多篇課文教學,引導學生聚焦主問題開展探究學習。在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針對單元核心教學目標,教師設計的主問題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可以感受到人物怎樣的品質”,以此引導學生學習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學生可以用表格梳理主要人物(黃繼光、哈爾威船長、挑山工)的語言、動作,分析這些語言、動作描寫中體現出的人物內心活動與品質,聚焦體會人物的品質,開展探究學習,在解決主問題的過程中落實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感受人物崇高的品質。
2.搭建落實學習目標的支架
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學情,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搭建適宜的支架,幫助學生達成相應的學習自標。在主問題之下,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文本,抓住人物的言行描寫進一步設計問題鏈,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言行。比如,課文中的人物處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這些情況對人物來說意味著什么?像《黃繼光》一課中,黃繼光從請戰到撲向敵人的槍口的行為,都是發生在戰斗中的關鍵時刻,教師設計的問題是為學生理解人物為什么有這樣的言行打基礎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言行,關注人物說(做)了什么和怎么說(做)的,像《“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中,哈爾威船長在輪船遇險時,大聲吼道“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要求船員組織船上人員有序地撤離;在救出其他人之后,哈爾威船長卻與輪船一起沉入了大海中,這些言行描寫體現了哈爾威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不同處置方式。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言行中體會人物的品質。
3.關注單元文本間的關聯性
單元核心教學目標對多篇課文的教學具有統攝作用。從人物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是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核心教學目標。在單元內三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以梯度學習要求體現文本之間的關聯性。教學《黃繼光》一課,教師重點聚焦黃繼光請戰的語言、爬向敵人火力點和撲向槍口的動作,引導學生體會黃繼光的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教師要提升學習要求,指導學生從文本中找出充分的證據,寫一寫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品質;教學《挑山工》一課,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生活實踐理解挑山工說的話中蘊含的哲理。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設計,并通過主問題引領、學習支架搭建以及單元文本關聯性分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本文以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探討了如何以核心素養統攝單元教學,從目標設定到方案設計,再到教學實施,形成系統化的教學策略。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