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閱讀教學強調將閱讀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各類閱讀材料,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在教學中,教師拓展閱讀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從多維度理解文本主題,讓學生接觸多種體裁的文本,培養對不同文體的鑒賞能力,助力學生成長為具有廣闊視野和綜合素養的閱讀者,真正實現語文學習從知識積累到素養提升的跨越。
一、主題關聯拓展
教師圍繞課文的主題拓展閱讀資料,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維度深人剖析文本內容,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網絡,對主題形成更全面、深刻的認知。
1.橫向對比閱讀,拓寬認知邊界
針對課文聚焦的主題,教師可以引人同主題的文本,引導學生進行橫向對比閱讀,突破單一視角的局限。
以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的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更全面地感受“童年記憶與親情”這一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冬陽·童年·駱駝隊》的片段,了解作者對老北京冬日生活的懷念;推薦學生閱讀《桂花雨》,體會作者借桂花抒發的思鄉之情。在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梳理蕭紅筆下的園子中的景物與童年趣事;再組織學生閱讀《冬陽·童年·駱駝隊》《桂花雨》,分析不同作者通過具體事物抒發的情感,思考祖父的園子、駱駝隊、桂花分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縱向挖掘背景資料,把握深層意蘊
對于蘊含深厚歷史文化背景或特定思想情感的課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深人挖掘其背景資料,精準把握文本的深層內涵。
以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紀錄片,呈現日軍侵華的殘酷史實;推薦學生閱讀《狼牙山五壯士傳》,了解五位戰士的生平經歷與戰斗細節。在教學中,教師以“還原歷史現場”為線索,給學生講解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讓學生了解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再引導學生結合資料閱讀課文,思考“為何五位戰士選擇跳崖而不是投降”“他們的犧牲對戰爭局勢有何影響”,體會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
二、體裁延伸拓展
在教學中,教師突破教材文本的體裁限制,引入多樣化的閱讀資料,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培養對多種文體的鑒賞能力,進而提升閱讀的靈活性與創造性。
1.文學體裁互補拓展,感知表達差異
當課文呈現某一種文學體裁時,教師可以引入與之互補的其他體裁的作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同文體在表達上的獨特魅力。
以四年級上冊《觀潮》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拓展描寫潮水的古詩,如劉禹錫的《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讓學生體會詩歌語言的凝練與韻律之美;推薦學生閱讀《七月的天山》等散文,對比不同作家寫景的視角與手法;給學生介紹科普文章《潮汐的形成原理》,幫助學生了解與潮汐相關的科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潮水的不同表達”學習活動,讓學生分組朗讀不同體裁的作品,討論“古詩用寥寥數語展現了潮水怎樣的動態?科普文章與散文在說明事物時有何不同”,學會多角度欣賞文學作品。
2.跨媒介體裁融合拓展,創新閱讀體驗
在數字化時代,教師可以將文字與圖像、音頻、視頻等融合起來,為閱讀教學注人活力,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以五年級下冊《景陽岡》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武松打虎”連環畫,通過構圖、色彩表現文本中的故事情節;可以給學生播放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讓學生對比影視畫面與文字描寫的異同。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媒介說故事”活動,學生可以選擇文字、繪畫、表演或配音等形式講故事。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深人理解文本內容,培養創新能力。
三、跨學科融合拓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多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運用多元思維理解文本內容,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1.融入文史知識,增強文化底蘊
當課文涉及歷史事件、人物或文化現象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人歷史與文學知識,幫助學生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以五年級上冊《示兒》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入南宋時期的歷史地圖、政治局勢等方面的資料,講解南宋與金國的對峙情況;可以給學生介紹陸游的生平資料,介紹其抗金報國的理想與壯志難酬的坎坷經歷;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其他愛國詩人的作品。在教學中,教師以“探尋愛國詩魂”為主題,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歷史資料,讓學生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結合詩人的經歷解讀文本,思考“為何陸游至死仍不忘收復失地”。通過這樣的拓展閱讀實踐,學生不僅讀懂了詩歌的字面意思,還能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理解詩歌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
2.融入科學與文學知識,培養創新思維
對于涉及科學知識或科學精神的課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人科學與文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培養創新思維。
以六年級下冊《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的歷程,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如何從細微處發現問題、探索真理;推薦學生閱讀科普小說《海底兩萬里》,感受文學作品中的奇妙幻想;給學生展示前沿科學研究成果的圖文資料,如人工智能、航天技術的最新進展,學習科學知識,體會科學精神,培養創新思維與綜合表達能力。
總之,在大閱讀視域下的閱讀教學資料拓展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依據文本主題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精心篩選經典且富有時代性的拓展資料,構建多層次閱讀體系,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實踐活動,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培育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