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深人,小學語文教學逐漸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本位。在這一過程中,課外閱讀作為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語文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是閱讀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學生學會真實閱讀的必由之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情提供難度系數不同的課外閱讀材料,組織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有效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語用能力。
一、內引外聯,探索課內外閱讀銜接點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找到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擴大閱讀面。
首先,以課文中的疑難問題為銜接點。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代表作,或者是具有時代特征、文化底蘊的作品。這些文本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隔甚遠,學生很難調動既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輔助學習。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學情,引入課外閱讀資料,為學生提供理解文本的支架。例如,學習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少年中國說(節選)》,學生不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很難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歷史資料,了解課文的創作背景,了解特定歷史時期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現狀,了解仁人志士為解決民族危機所付出的努力。全面把握課文的背景信息后,學生就能夠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了。在此基礎上,教師推薦學生閱讀鄭振鐸的《我是少年》、李少白的《中華少年》等課外作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其次,以課文主題為銜接點。小學語文教材以單元為單位選編文章,每篇文章都指向一個主題。為強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引入同主題的課外作品,指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課文中的情感。例如,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慈母情深》,教師指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推薦學生閱讀相同主題的課外作品《秋天的懷念》《母親》《合歡樹》,深入體會母親博大的愛。最后,以課文內容為銜接點。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指向歷史、文化習俗的內容,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相應的課外作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積累閱讀經驗。例如,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圓明園的毀滅》,教師推薦學生閱讀清朝的歷史著作,了解歷史,勿忘國恥。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立足疑難問題、課文主題和課文內容,在恰當的時機引入適當的課外作品,幫助學生深人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課外閱讀素材,提高閱讀能力。
二、歸納總結,提供課內外閱讀遷移線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搭建語用訓練的平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遷移運用課內閱讀的方法。教師要在課內閱讀階段歸納總結有效的閱讀技巧,指導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閱讀模式,并將閱讀模式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形成一條完整的遷移線。
例如,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教師先隱去文本內容,鼓勵學生圍繞題目、插圖展開想象,讓學生猜測故事大意。在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指導學生梳理文本脈絡,鼓勵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展示故事情節: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馴養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國。在此基礎上,學生細讀故事,豐富思維導圖每一級標題的內容,嘗試說出故事大意,如“魯濱遜在航海中遇險,不幸流落荒島。在島上他克服困難,建房定居下來,馴養動物,種植農作物,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終他被一個船長發現救了出來,回到了故鄉英國”。接下來,教師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討論:28年的荒島求生經歷,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問題,將答案填寫在表格里。在教師指引下,學生逐漸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深入理解文本內容。
課內閱讀任務完成后,教師幫助學生歸納總結閱讀技巧和閱讀思路,從中提取共性信息,制作閱讀提示單,具體內容包括:1.閱讀前思考,預設問題;2.注意關鍵詞,抓住要點;3.精讀細思,深入理解;4.拓展背景,豐富內涵;5.分段理解,逐步推進;6.推斷猜測,拓展思維。
教師在閱讀提示單上明確閱讀技巧和閱讀目的,讓學生從意義建構、策略探究的角度掌握完整的閱讀模式。學生將閱讀前思考,預設問題一一注意關鍵詞,抓住要點一精讀細思,深入理解一 拓展背景,豐富內涵一一分段理解,逐步推進一推斷猜測,拓展思維一多讀多練,積累經驗的閱讀線遷移到課外閱讀中,為課外閱讀提供指導,進一步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
三、實踐應用,拓展課內外閱讀活動面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拓展課內外閱讀活動面,指導學生開展以下學習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其一,歸納閱讀活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文本的關鍵信息,制作寫作素材表,將指向文本主題的關鍵詞句記錄下來,積累寫作素材。其二,讀物介紹。教師可以組織“書香世界·點綴你我”閱讀分享會,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基礎推薦與課文相關的讀物、原著或同體裁的作品,擴大閱讀面。其三,朗讀比賽。教師定期組織學生舉辦朗讀比賽,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閱讀經驗,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其四,講故事比賽。教師定期組織學生講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內引外聯、歸納總結、實踐應用等策略,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融合起來,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語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