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關于“培養什么人\"的論述中指出,“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對于新時代兒童而言,只有掌握必備的核心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基于對未來成長力的內涵和幼兒成長現狀的分析,本研究在“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五大成長力”,包括健體品質、探究能力、合作意識、創造能力、審美情趣五個方面。這“五大成長力\"既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其未來適應生活必備的關鍵品質。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聞潮幼兒園(以下簡稱“幼兒園”從2020年起,憑借“慧·玩\"課程的頂層架構與深度實踐,促進辦園特色的發展與辦學水平的提升。但是,在持續的課程實施中,管理者發現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薄弱,缺乏深度與創新能力。部分教師盲目照搬教材,模式化操作痕跡比較明顯。此外,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斷點式、碎片化教學內容較多,整合架構、過程性推進的操作相對較少。因此,“慧·玩\"課程的推進亟須進一步理清實施思路,細化操作路徑,從而實現課程從架構到實施的有效轉換與推進,促使課程建立深度建設機制。
一、幼兒“慧·玩”課程之框架與價值
(一)搭建框架
“雙構·四式·四策”是“慧玩\"課程實施的三種新樣態,即課程實施載體的兩種建構一一時間、空間;課程運行的四條路徑一一項目探玩、游戲創玩、基地研玩、節日展玩;課程實施的四種策略一一多元化支架、多方式融合、多載體協同、多維度評價。幼兒園通過這種融合、動態、開放的樣態,為幼兒架構起一個智慧一日生活圈,形成推進高質量園本特色的個性化課程實施體系。
(二)明確價值
通過構建“雙構·四式·四策\"的課程實施新樣態,幼兒園讓課程實施有了清晰的路徑與有力的抓手,切實推動課程項目向縱深發展;讓幼兒在深度探究的體驗中,發展健體品質、探究能力、合作意識、創造能力、審美情趣等未來核心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同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幼兒園提升教師的資源挖掘、環境創設、活動設計與實施、評價反思等能力,形成一支會觀察、善思考、勤反思的專業隊伍,打造園所特色品牌,提升園所影響力。
二、幼兒“慧·玩”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一)“慧·玩\"課程的主題設計
基于幼兒的經驗、興趣、發展需要,幼兒園挖掘園區內獨特的課程資源,形成了四大主題模塊,每個模塊都包含豐富、多樣的探究體驗性系列主題,并以幼兒可接受的方式安排相應內容和活動形式,具體見表1。
表1“慧·玩\"課程主題內容
(二)“慧·玩\"課程的實施
1.“雙載體\"架構:“慧玩\"課程的實施載體
在課程總自標下,幼兒園從時間、空間上對“慧·玩”課程進行架構,建立起一個全方位支持幼兒玩創活動的無縫對接鏈,形成課程實施的重要載體。
(1)優化時間安排,系統推進實施時間安排是課程實施能否成功推進的重要因素。幼兒園在推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從“日、周、月、季”不同時間維度出發,創造性地整合課程實施時間,兼具持久性與靈活性,讓教師在執行過程中更具有可操作性。一是“日”,將一日生活與經驗整合融通。從時間維度上看,“一日生活皆課程”。為給幼兒創設適宜、連貫的教育環境,幼兒園首先將課程內容滲透到一日活動的主題探究、自主游戲、戶外活動、生活活動等環節中,讓幼兒在參與交流、合作分享、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發展。二是“周”,引導幼兒自主體驗探究游戲場館。游戲場館是基于幼兒自主游戲、自然探究、創意表達等需要而建立的活動場所,每周有專門的游戲場館活動。幼兒在游戲中攜帶“游戲導圖”,自主選擇同伴,自主確定游戲主題,參與創造性游戲活動,真實體驗游戲過程,發展成長能力。三是“月”,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并創造特色項目。各班從幼兒的經驗興趣出發,充分運用幼兒園和班級的各種資源,抓住幼兒在生活、學習中的典型問題進行探索,促進課程開展的個性化。四是“季”,在玩創節日中形成園所特色。幼兒園根據四大主題模塊的內容需要,在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里設置特色主題節活動,豐富幼兒體驗,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與創新意識。
(2)根據空間特質,豐富互動場所
在空間維度上,“慧·玩”課程聯通了園內主題場館和園外實踐基地,為幼兒構建促進其主動學習的整體環境,為其探究表征提供雙向互動的場所。一是在室內建設特色創玩館。幼兒園室內除了在每一個教室設有固定的特色區域,便于幼兒進行體驗探索以外,還在走廊、公共區域、專用教室創設出充滿吸引力的多個游戲空間,給予幼兒在材料及技術上的支持,便于幼兒充分操作、探索及創意表達。二是在戶外建設童玩游戲場。幼兒園創建了多個戶外童玩游戲場,包括玩沙部落、嬉水樂園、建筑工地等,支持幼兒自主進行運動、觀察、探究、創作等多樣化的游戲體驗活動,促進每一個幼兒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三是在園外建設科創實踐圈。幼兒園與周邊自然資源、網絡資源等形成一個以園所為中心的現代幼兒戶外科創實踐圈,通過園企合作、社區實踐、家園聯系等方式,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活動空間。
2.“四路徑\"運行:“慧·玩\"課程實施路徑探索
“慧玩\"課程以項目探玩、游戲創玩、基地研玩、節日展玩等形式為實施路徑,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踐操作的機會,激活幼兒的潛力和思維活力,助力其未來成長力的發展,培養其成為未來社會合格小公民。項目探玩,幼兒園從班級幼兒的實際出發,關注幼兒基于真實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系列探究活動。例如,“石頭大玩家”“我的光影朋友”等活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研究,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進行動態調整,引導幼兒在深度探究性學習體驗中獲得學習經驗。游戲創玩,幼兒園依托多個主題場館,采用互通模式打破場館與幼兒年齡界限開展游戲活動,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多種體驗。幼兒攜帶“游戲導圖”,自主選擇場域、自主選擇同伴、自主確定游戲主題。場館特有的功能和資源,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愉快、自主、互助的氛圍中進行操作與探索。基地研玩,幼兒園充分利用基地實踐圈,借力于基地資源,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活動空間和學習載體。幼兒走進自然、社會,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勞動等實踐活動,獲取感性經驗和實踐體驗。節日展玩,幼兒園在每個季度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主題活動,包括培養幼兒勞動素養與探究能力的“春之智慧種植節”指向幼兒創意表達的“夏之魅力藝術節”指向幼兒體能發展的“秋之陽光運動節”指向科學探究的“冬之潮玩科技節”,并根據小、中、大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進行適宜的環境設置,將幼兒在主題模塊中獲得的經驗集中展現出來。
3.“四策略\"推進:“慧·玩\"課程實施策略
幼兒園通過多元化支架、多方式融合、多載體協同、多維度評價四大策略,分別從支架引導、學習方式、工具支持、多元評價等維度實現創新,全方位、全過程地建立讓每個幼兒都經歷深度探究性學習歷程的支持系統,保證課程的高質量實施,最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1)多元化支架,激發想象創造
一是以材料支架滿足幼兒的操作需求。通過建立多樣化的材料庫,為幼兒的探究和創作提供物質保障。二是以問題支架助推幼兒深度學習,通過開放性問題引發幼兒思考,拓展幼兒的思維,運用問題鏈驅動幼兒持續探究。三是以科學技術為支架提升幼兒的探究效能,為幼兒架構一個發展創造力的環境,推動幼兒不斷動手動腦、想象創造,進一步實現
其個性化發展。
(2)多方式融合,促進深入探究
一是實踐,幼兒通過實地考察獲取認知。在探究過程中,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帶領下進行實地參觀,近距離關注物體在結構、運行中的細節以及功能等,獲取感性經驗和實踐體驗,擴展學習的廣度。二是實驗,幼兒通過動手動腦發現規律。在“慧·玩”課程中,幼兒采用實驗的方法去尋求答案,實驗的內容都是來自其生活中常見且感興趣的事物。幼兒通過一定的材料與工具,在反復操作與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常見現象的變化規律。三是表達,幼兒發揮想象,多元展現收獲。在“慧·玩\"課程中,幼兒通過繪畫、表演、制作等方式,將自已的收獲表達創作出來,并以此鞏固內化認知,建構新的經驗,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
(3)多載體協同,推動有效實施
一是導圖卡,這是將活動計劃變得形象具體的一種思維載體。活動開展前,幼兒經過實地參觀、信息搜集、集體討論后,通過導圖卡開展計劃。導圖卡包括幼兒想要探究的主要問題及階段,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二是探究單,這是以問題為導向支持幼兒持續探究的有效載體。以探究單為載體進行問題的發現分析、過程實時記錄、成果表現表達、活動回顧反思,能多元化呈現幼兒的學習感受,形成過程性活動清單。三是故事書,教師將幼兒活動收獲形成可視化探究結果并對資料進行分類歸納,梳理主題探究線索,整理串聯成故事書,實現探究結果的可視化。
(4)多維度評價,落實核心素養
一是星級評價,指向幼兒智慧成長。幼兒園從慧玩、樂探、創享3個維度指向幼兒智慧成長,依據《3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基于幼兒的典型表現對其進行全方位、持續的評估,分析幼兒的成長變化。二是動態評價,助推幼兒持續性發展。動態評價側重于記錄幼兒在玩創系列活動中的持續表現,使教師了解幼兒的成長軌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教師主要通過“幼兒觀察追蹤表\"來跟蹤記錄、鼓勵和支持幼兒的學習。三是多元評價,指向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課程評價既要關注幼兒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因此,課程評價應以評價人員和評價方式“多元”的形式支持幼兒個性化發展。
三、幼兒“慧·玩”課程之成效
(一)幼兒因課程而靈動
“慧·玩\"課程為幼兒構建了一個全覆蓋的探究載體和機制,激發了幼兒好奇愛玩的天性,讓幼兒的學習從被動轉變為主動。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慧·玩\"課程的深人實施,幼兒的問題意識、合作品質、探索能力、遷移創新等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二)教師因課程而豐厚
在“慧·玩\"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中,“雙構·四式·四策”課程實施新樣態不僅讓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據可依,也提升了教師的課程設計、執行及研究等能力。教師的課程意識增強,開始更多地關注課程中的幼兒,同時教師的資源挖掘、環境創設、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反思等能力也不斷提升。
(三)幼兒園因課程而有特色
在“慧·玩\"課程深度實施中,幼兒園逐步形成了“雙構·四式·四策\"的課程實施新樣態,讓課程實施有了抓手與路徑。隨著課程的高質量推進,逐漸凸顯了園所“慧玩、樂創\"特色品牌,獲得了社會的支持與好評。
幼兒園將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深人打造“慧·玩課程辦園品牌,不斷為幼兒未來能力發展提供優質的活動載體,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在活動中發現、探索,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成長的樂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王燦明,孫琪.學前情境教育影響兒童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實驗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5).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