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白居易自然災害詩的自然觀念與民本思想

2025-09-01 00:00:00孫成燁傅天晗
名家名作 2025年22期

引言

自然災害的影響波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國有關自然災害的記載可謂史不絕書。「]而將對自然災害的書寫融入詩歌創作,也是自《詩經》始便有的重要傳統。中國人歷來注重“究天人之際”,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觀念,而當“自然”偏離“正常運行”的軌道時,詩歌便成為文人照見時代瘡痍的明鏡、叩問天道與人道的載體。中唐詩人白居易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中,以其自然災害詩構建起獨特的精神世界,既形成了觀照災異的不同維度,又延續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本文擬對此展開探討。

一、白居易自然災害詩的災情書寫

白居易對自然災害的書寫主要聚焦于洪澇、旱熱與寒凍等,另有蝗災、風災等零星幾篇。其詩作不僅勾勒出災害下的社會圖景,更以細膩筆觸捕捉到受災個體的生存狀態與情感體驗,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切憂患。

(一)生存空間的擠壓

自然災害對百姓生存空間的擠壓,既表現為物理空間毀壞的“無處容身”,也體現為生存資源匱乏的“無計可生”。

太和三年(829年)春,洛陽一帶大雨如注,百姓受災甚巨。白居易在《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中記錄了這場水災的可怖畫面:“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瘡。”詩人以“天漏”喻連番暴雨,以“地瘡”狀泥濘大地,形成天地交困的災難意象。而《大水》中“閭閻半飄蕩,城堞多傾墜”的白描,則呈現了洪水對人居環境的毀滅性破壞一一民居在洪流中飄搖,連堅固的城防工事亦難抵水患,足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存空間的物理性摧毀。

相較于洪澇災害的顯性破壞,白居易《賣炭翁》中塑造的底層勞動者形象,則為我們展現了寒凍災害對百姓生存空間的隱性擠壓。詩中“夜來城外一尺雪”的嚴寒場景,既是對自然環境的客觀描寫,也暗示了冬季極端氣候對民生的威脅。老翁為維持生計,不得不賣掉本可用于取暖的木炭,即便衣衫單薄,仍“心憂炭賤愿天寒”。其唯一所求,不過是“身上衣裳口中食”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這種生存悖論,深刻揭露了底層民眾在災害中的被動處境。詩人對賣炭翁的刻畫,超越了個體苦難的書寫,凝結了自古以來無數勞動人民的辛酸悲苦,穿越千年,依舊令人心生寒意。

(二)農桑根基的崩塌

在我國古代,“農桑并舉,耕織并重”是立國之策,蠶織與農耕同為古代社會重要的經濟基礎。《詩經·小雅》云:“雨雪霧霧,益之以霹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先民很早就意識到,不違農時、晴雨合宜是豐收的關鍵。然而,頻發的災異卻沖擊著這一維系國計民生的生產體系。

洪澇災害常常導致農田積水過多,莊稼根系潰爛,嚴重影響收成。而蠶以桑葉為食,二者的生長發育均需要適宜的自然條件。《農桑輯要》中提到“蠶,火料也,宜用火養之”,且不食“承帶雨露,既濕又寒”之葉。而久雨氣候勢必會造成“葉濕蠶應病”的后果。于是,百姓只能在“預怕為蠶病,先憂作麥傷”的雙重焦慮中惶惶不可終日。

旱災的影響亦廣泛而持久。如白居易在《賀雨》中曾提及一場延續冬春兩季的旱災:“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燬。”《爾雅·釋訓上》釋“燬”為“薰”,即熱氣熏蒸之意。春天本是農民耕種與植物生長的關鍵時節,全詩雖未具體描繪災情,卻將旱氣熏蒸、延誤農時的室息感展露無遺。此外,《杜陵叟》和《采地黃者》中亦有“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麥死春不雨”等句,可見春旱導致莊稼枯死,實為萬千農民困厄之所在。相應地,白居易在兩詩中還提到了“九月降霜秋早寒”“禾損秋早霜”。農作物挨過旱熱又遭霜凍,一旦受災便難以挽回,農民只能無奈接受減產歉收的現實。

(三)秩序倫理的癱瘓

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破壞,不僅限于物質層面的創傷,更表現為日常秩序的癱瘓乃至對倫理道德的解構。

洪澇災害往往造成交通系統的癱瘓。《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中的“紫陌皆泥濘,黃污共淼茫”,《霖雨苦多,江湖暴漲,塊然獨望,因題北亭》中的“門前車馬道,一宿變江河”,描繪了輕則泥淖塞途難以舉步、重則積水成河阻斷交通的景象。這種情況下,人們只能困守家中,正如“端坐交游廢,閑行去步妨”所呈現的社交停滯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官員有“放朝”制度,即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參。白居易《和韓侍郎苦雨》中“仍聞放朝夜,誤出到街頭”的記載,就是講朝廷發布了放朝的消息,而韓愈粗心沒有聽到消息,依舊趕赴早朝,走了冤枉路。[2]然而,放朝與否終究取決于君主裁決,當政務緊急時,官員仍需冒雨履職,如《連雨》中“仍聞蕃客見,明日欲追朝”的無奈。

非但如此,自然災害甚至會導致倫理淪喪,引發更大的文明危機。史籍記載,晚唐時期發生了“饑,人相食”的人間慘劇,此事在白居易的詩作中亦有體現。《秦中吟·輕肥》中的“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句,以冷峻筆觸勾勒出人間煉獄般的慘狀,熱旱災害帶來的瘡痍與傷痛實在難以彌合。

二、白居易自然災害詩的自然觀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人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態度。「3]然而,白居易自然災害詩中體現的自然觀念呈現出不同的樣態,不能簡單地用“天人合一”以蔽之。鐘肇鵬曾指出,古人對“天”的理解和認識可分為有意志的“人格神”和無意志的“自然物”。就白居易的詩來看,“人格神”和“自然物”的所指情況都是存在的。這不僅體現了白居易個人自然觀念的內在矛盾,也反映了古人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多元理解,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料價值。

(一)人格神:神靈崇拜和天人感應

因科學技術的欠缺、經驗的不足,早期人類在與自然災害的長期抗爭中形成了“畏天之威,于時保之”的觀念,后又逐漸從對自然力量的“畏”演變成對自然的崇拜。雖然唐朝的自然科學有了長足進步,但人們仍然無法科學地解釋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對于自然災害的認識更多的還是對已有的神靈崇拜與天人感應論的繼承。

1.神靈崇拜

掌控災異的神靈意象在白詩中并不少見,如“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黑潭龍》)及“卻思逢旱魃,誰喜見商羊”(《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中的龍、旱魃、商羊等,都是能興云布雨、影響晴雨旱澇的神靈。人們一方面感謝神靈帶來福祉,另一方面又畏懼神靈降下禍殃,于是通過祭祀尋求庇護。在白居易筆下,祭祀活動上自天子諸侯,如《蝦蟆》中“嘉魚薦宗廟,靈龜貢邦家”呈現的國祀規格;下至平民百姓,如《黑潭龍》中“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描繪的民間祈禳,共同構成了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集體意識。

然而,白居易在《黑潭龍》中卻寫道:“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龍本身并沒有神性,是人們賦予其神秘色彩,這似乎是白居易摒棄神靈崇拜之語。實際上,他如此寫作,并非真的超越了時代局限、破除了封建迷信,而是為了借“林鼠山狐”偷吃人們用作祭拜的酒肉香火之事,以諷刺那些貪腐官員假借神靈之名欺騙百姓的丑惡行徑。

2.天人感應

天人感應思想最初產生于西周時期,是由漢代的董仲舒加以完成和系統闡述的。「4]《春秋繁露》載:“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遣告之”,明確將自然災害視為“天之遣”,視作陰陽失序、政德有虧的表征。白詩亦深受此影響:《捕蝗》直言蝗災源于“興元兵后傷陰陽,和氣蠱蠹化為蝗”,將蟲害歸因于戰亂導致的自然秩序失衡;《春雪》中的“上將儆政教,下以防災孽”,則將二月飛雪的反常天象視作上天對人世的預警。

盡管天人感應思想的初衷在于強化“君權神授”的政治觀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君主在災后反思德行、整肅政綱。這一觀念在《賀雨》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元和三年(808年)冬至次年春發生大旱,促使皇帝“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并施行“罷進獻”“賑饑窮”“降五刑”“寬三農”等一系列改良舉措,最終七日后天降甘霖。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所述“德政”,實則暗合白居易此前“乞盡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且多出宮人”(《新唐書·白居易傳》)的諫言。詩人在篇末以“敢賀有其始,亦愿有其終”作結,表面是肯定“天人感應”的警示效應,實則借災異敘事構建政治勸諫的話語通道,將“天命”轉化為規訓君主施行仁政的現實工具。

(二)自然物:人強勝天和順應自然

荀子在《天論》中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將“天”還原為遵循客觀規律的自然界,主張“明于天人之分”,既承認自然的必然性,又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這一思想在白居易詩歌中呈現為“人強勝天”“順應自然”兩種自然觀的交織與張力。

1.人強勝天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認為人應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維護自身的生存環境。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中,白居易既期許治水利官如大禹般“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使水患化為膏腴良田;亦在《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中,希望地方官員切實履行賑饑護城之責,以“賑廩鯛饑戶,苫城備壞墻”等務實舉措應對災患。在他的時事論文集《策林》中亦有相近論見:“若必系于政,則盈虛之數徒言;如不由于人,則精誠之禱安用?”他借此申明:災異非獨系于政化,人謀亦不可偏廢。長慶二年(822年)出守杭州時,他首修六井以解民飲之困,復筑西湖湖堤、設水閘,溉田千頃。離任時作《別州民》:“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以治湖蓄水的務實之舉,踐行了“人定勝天”的應災理念。

然而,人強勝天的觀念在其詩作中并非毫無動搖。他在《捕蝗》中表示,面對蝗災,即便人們日夜捕殺蝗蟲,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難逃“一蟲雖死百蟲來”“徒使饑人重勞費”的困境。這種時而人勝天、時而天勝人的認識,恰與同年出生的劉禹錫所提出的“天人交相勝”的觀點相呼應,共同勾勒出古代文人在天人關系中往復思索的思想軌跡。

2.順應自然

“法天則地”“道法自然”,道家把自然規律看成是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最高法則,主張建立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至德之世”,可以為解決好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提供積極的思想資源。[5]禪宗亦有緣起性空、空無自性的教義,認為世間萬物皆因緣而生,無自性可得。從現有資料看,早在貞元十六年(800年)以前,白居易就開始了解佛教和道家思想[6],這使他在面對人生境遇時,常采取隨緣適意的態度。譬如面對熱旱,他在《贈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中寫道“脫無白栴檀,何以除熱惱”,并自注道:“華嚴經云:以梅檀涂身能除一切熱惱而得清涼也。”《華嚴經》即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同時,他在詩的結尾也流露出對山林隱逸者的向往:“始覺韋山人,休糧散發好。”在《苦熱喜涼》中,他以“歲功成者去,天數極則變。潛知寒燠間,遷次如乘傳”慰藉自己:暑熱交替如同官員依次換乘驛站的車馬一樣,有其既定的順序和節奏,那么眼下雖然酷熱難忍,但終究只是暫時的。此外,白居易還寫有“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銷暑》)、“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囂”(《月夜登閣避暑》)等句,均透露出佛教與道教中清靜無為、明心見性的思想痕跡。

三、白居易自然災害詩的民本思想

白居易在詩歌中反映出的復雜的甚至看似矛盾的自然觀念,歸根結底源于他深厚沉郁的民本思想。他在《寄唐生》中提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認為詩歌應反映民生疾苦和諷喻時政弊病,從而發揮“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7]自然災害詩是他現實主義詩論的實踐,也是他主張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原則的具體化。他憐憫災害頻發下的土瘠民貧,勸諫君主施仁政以救失,鞭撻劣官敗績之行徑,更有對自我安逸的反省,無一不體現了他的民本思想。

(一)對土瘠民貧的憐憫

白居易認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農桑生產,他在《策林》中直言:“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餒者;一婦不蠶,天下有受其寒者。”因此,當目睹自然災害頻發導致土瘠民貧時,他常心生痛惜。元和六年(811年)二月所作的《春雪》便是典型:面對“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的雪景,他既未像文人慣常般沉醉于白雪紛紛的詩意,亦未惋惜“紅乾杏花死,綠凍楊枝折”,而是以“所憐物性傷,非惜年芳絕”“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的叩問,直指春雪傷農時、害物性的本質,字里行間滿是對冰雪中困苦民眾的悲憫。同樣的情感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中亦有體現,在赴任杭州路過洞庭湖時,他目睹湖水泛濫淹沒民田,痛惜“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可以說,白居易始終心系百姓,尤其是農民。故而他在詩中屢屢感嘆:“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苦。”

此外,白居易還聚焦于底層貧民個體,塑造了“賣炭翁”“杜陵叟”“采地黃者”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直觀地再現了各種災害頻發下百姓的苦難,體現了他對百姓境遇的深切關注與同情憐憫,從而呼吁社會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況。

(二)對補政救失的倡導

白居易身居官位,他本著“有闕必規,有違必諫,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病無不言”的高度責任感,對君主積極進言。在其災害詩中,《賀雨》堪稱切直諷諫的典范。作為諷喻詩的開篇之作,詩人借旱后得雨的契機直陳政見“君以明為圣,臣以直為忠。敢賀有其始,亦愿有其終”,既頌贊君主納諫之始,又有“愿有其終'的激切呼呼,從中不難體味詩人的民本情懷和補察時政的救世精神。[8]

除了這種鋒芒畢露的直言進諫,白居易亦擅長以委婉筆法傳遞政治期許。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一詩中,白居易有“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的感慨。值得玩味的是,大禹作為上古治水英雄與王朝奠基者的雙重象征,在此被轉化為對統治者的隱性勸諫一與其求治水能臣,不如期待君主親擔“興水利、安民生”的治國之責。類似的春秋筆法亦見于《捕蝗》一詩,“貞觀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的典故引用,也是借賢君事跡規勸君主以身作則、消除災殃。

白居易的補政救失之舉,固然包含盡言官之責、報知遇之恩的現實考量,但其精神內核始終錨定于“兼濟天下”的儒家理想。他那顆親民愛民的心驅使他奮力發揮詩歌美刺褒貶、補察時政的功能,真正做到“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

(三)對劣官敗績的鞭撻

白居易一生任途坎坷,卻始終不忘職責擔當。當災異肆虐、民生維艱時,官吏的貪腐奢靡之風便成為加劇災患的“人禍”推手,他的批判也更為尖銳。《秦中吟·輕肥》一詩便先以“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勾勒出權臣車馬煊赫、招搖過市的丑態,繼而以“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鋪陳宴席的窮奢極欲;而此時江南百姓卻因旱情之嚴重,陷入“人食人”的地步。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直觀地揭露了晚唐社會貧富差距之懸殊,更深深鞭撻了權貴階層在災荒中的麻木不仁與貪欲膨脹,“誠樂天之代表作也”[9]

“丹誠期懇苦,白日會昭彰。”在《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中,白居易褪去文人的含蓄,坦誠呼呼官吏當以“懇苦”的赤誠之心直面災患,相信務實作為終會如白日昭然。不僅如此,他還寫道“惠應施浹洽,政豈假揄揚”,殷切希望官吏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的惠民措施,杜絕“假揄揚”的虛浮作風。他更進一步升華主題:“德勝令災弭,人安在吏良。尚書心若此,不枉系金章”,將消弭災患的關鍵系于“吏良”與“德勝”——唯有官吏摒棄投機取巧,以良善德行擔起安民之責,才能真正撫平災害創傷,也無愧于官印象征的權力與使命。

(四)對自我安逸的反省

還有一點能體現白居易民本思想的就是,他目睹農民艱苦難熬、饑寒交迫的生活時,能經常自我解剖、自慚自責,這在封建官僚中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觀劉麥》中,詩人目睹農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艱辛勞作,卻仍因賦稅繁重而食不果腹,由此生發出深沉的自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而“盡日不能忘”的執念,更將個體的愧疚升華為對民生疾苦的持續凝視,使貫穿全詩的憫農情懷在自我省察中愈發真摯沉重。

根植于心的民本思想總是令他在自然災害來臨時,產生“如我飽暖者,百人無一人”的苦楚,而身為官員的救助乏力,更讓這份痛苦愈發強烈。在晚年的某個雪天,他因拿到一件新縫制的綾祅而牽掛起艱辛耕作的農民,甚至耳際仿佛傳來民眾的“饑凍聲”。他無奈于“百姓多寒無可救”,于是疾呼“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遂寫下《新制綾祅成感而有詠》。這種推己及人的悲憫情懷,與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一脈相承,在唐代一眾文人中也罕與其匹。而他之所以能如此自我解剖、自慚自責,如此自覺地把農民作為比照對象,正是其至真至淳的民本思想所支撐。

結束語

綜觀白居易的自然災害詩,詩人以洪澇、旱熱、寒凍等災異為書寫對象,構建了從生存空間毀壞到倫理秩序崩塌的災情敘事體系,既延續了《詩經》的寫實傳統,又拓展了災害書寫的人性深度。白居易在自然觀念的矛盾中展現了對天人關系的辯證認知,而貫穿始終的民本思想,則使其災害詩超越了單純的災異記錄,成為“補察時政”的批判載體和“體恤民瘼”的情感結晶。其詩作中“究天人之際”的追問與“為生民立言”的擔當,不僅是唐詩現實主義精神的重要組成,更為當代平衡人與自然關系、構建災害應對的人文維度提供了跨越千年的思想資源。

參考文獻:

[1」靳強.唐代的自然災害若干問題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5.

[2]毛曉雯.唐朝風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熊志輝.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對當代人的啟示[J].城市規劃匯刊,2002(5):12-15.

[4」馮禹.論天人感應思想的四個類型[J」.孔子研究,1989(1):30-35.

[5]孫濤.中國古代生態自然觀闡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41-45.

[6」杜學霞.廟堂與江湖之間的徘徊:論白居易前期思想的內在構成與矛盾[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02-204.

[7]胡智鋒,潘佳謀.論溫暖現實主義的批判精神[J].探索與爭鳴,2023(11):80-90.

[8]吳夏平.讀白居易的《賀雨》詩[J].名作欣賞,2013(19):24-26.

[9]郭杰.白詩座談[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1(4):1-4.

[10]張惠霖.論白居易的農本思想[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2):60-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久久九九热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日韩在线第三页| 欧美在线黄|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97综合久久|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中文成人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视频一区亚洲| 亚洲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99re精彩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不卡|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久久青草热|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成a人片| 国产毛片一区| 免费jizz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19p|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9性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爽妇精品| 91福利免费| jizz国产视频| 尤物视频一区| 国产jizz| 91青青视频|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久久黄色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