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化教學策略概述
生活化教學策略強調實際生活與教育之間的緊密聯系,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觀點,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內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認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合有優勢,為本課題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信息科技課堂中的應用優勢
(一)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夯實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根本所在,也是小學信息科技課程的育人目的。小學信息科技生活化教學是在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同時,引領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在生活中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體驗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增強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基礎,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將信息技術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將信息技術和實際生活融合起來,豐富教學過程,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學生愿意積極融入課堂教學過程,激發課堂學習熱情,發現學習要點,總結學習經驗,形成良好的信息科技學習意識。
(三)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學生運用從教學中學到的信息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此外,生活化教學還可以從挖掘學生創新能力、樹立創新思維、在生活中運用信息技術等方面出發,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采取灌輸式,即教師直接灌輸信息科技知識,如數字設備操作流程、操作原理等,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不斷弱化。生活化教學方式徹底打破傳統模式,讓學生有機會將平日所積淀的生活經驗知識應用于信息科技系統中,再通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加以吸收、應用,從而提高小學信息科技教學質量。
(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信息科技與生活融合有利于將各學科之間建立聯系,教師帶領學生構建學習體系,提高學生的理解、整合能力,擴大學生的學習視域和思想范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將信息科技與生活相融合,推行平衡發展教育形式,讓學生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予學生更多選擇和決定空間,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教師借助信息科技與生活融合的策略,將復雜的知識轉化為有趣、生動的組合知識,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獲得學習信心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理解、探究信息科技學科的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習效率,豐富學習體驗,避免教學知識過于抽象導致學生產生畏難情緒。
三、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信息科技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組織生活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師通過組織生活化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將信息科技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認知,有利于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實際生活與小學信息科技學科知識之間擁有緊密聯系,教師應該拓寬教學視野,大膽地去開拓[1]。為此,教師可與社區溝通,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在培養學生應用思維,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2]
例如,在“綜合實踐—我是計算機小畫家”的教學中,融入語文古詩詞內容,體現了小學信息科技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價值。教師帶領學生學習PowerPoint設計要點,引導學生在PowerPoint中添加圖片、文字等元素,并設計其主要形式,可鍛煉學生的PowerPoint制作能力。
例如,教師布置教學任務:以《詠柳》《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兩首詩為核心,制作PowerPoint。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搜集與《詠柳》《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關的詩句和圖片,將《詠柳》《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和圖片按照“左詩句、右圖片”的模式插入PowerPoint。此外,學生新建一張PowerPoint添加詩句代表的思想感情等內容。教師通過信息科技與傳統文化教育融合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PowerPoint制作技巧和能力,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了古詩詞內容,體會古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再如,教師節選描寫海上日出景色的語句“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要求學生以文字內容為基礎,畫出文中日出變化過程的圖像。將繪制的日出變化圖像進行比較,學生發現不同環境下的日出景色存在差異:前期景象比較沉悶,需要應用深色;后期景象逐漸明亮,需要應用淺色。
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和社區參與此次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綜合實踐活動體驗,保證學生愿意積極參與相關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基于實際生活掌握學習要點,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創設生活化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通過網絡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后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對課堂起到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通過創設熟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放松了心情,緩解了對上新課的恐懼心理,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主動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做到學有所成[3]。以生活情境、生活化教學等方式讓教學發生,用生活化教學案例和生活化項目來幫助學生學習,把教學內容變成生活情境知識,讓學生更輕松地接受并掌握知識點。
例如,在“復制與修飾圖形”的教學中,以“我是小主編——電子小報的規劃”為例,教師堅持綠色環境保護原則,將環境保護理念融入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深入理解綠色環境保護理念。教師為學生講解板報制作技巧和顏色應用方式,并要求學生制作一個以“恐龍的幸福生活”為主題的板報作品。學生搜集關于恐龍的圖片和文字描述內容,利用畫筆等板報制作工具制作出恐龍的紋理,呈現恐龍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通過繪制以“恐龍的幸福生活”為主題的板報,學生發現相較于恐龍時代的自然環境,如今的自然環境已經被破壞,無法支持恐龍繼續生活,進一步證明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學生應用復制與修飾圖形的方法,復制恐龍的身體和腦袋,提升了操作水平。之后,應用不同的顏色修飾恐龍的形象,加深了對顏色的理解。通過制作關于恐龍的電子小報,學生提高了計算機應用水平。
(三)拓展生活化合作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信息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要緊跟步伐,及時將先進元素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去[4]。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提升信息技術水平[5]
例如,在“走進信息世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助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成績水平、學習興趣等,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幫助。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分享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比如人工智能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等,讓學生對人工智能技術有全新的認識。教師創建兩個“角色”,分別是黑色箭頭和白色小球,黑色箭頭追擊白色小球,一名學生蒙住雙眼,另一名學生指導其應用上下左右鍵控制黑色箭頭追擊白色小球。若碰到白色小球,游戲停止。教師帶領學生分析課堂研究主題,學生觀察案例。教師下發exe游戲,學生分組試玩。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應用上下左右鍵控制黑色箭頭?”“白色小球如何停止?”等問題,學生找出關鍵問題,學習編程新模塊,調試代碼,得到完整的編程程序。教師利用編程方法,帶領學生學習位置與順序等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優化處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大數據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信息科技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融合,豐富了生活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教師擴大信息科技教學范圍,聯系生活資源,應用現代化技術呈現生活資源,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信息科技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應開發不同類型的生活資源,為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供資源支持,豐富信息科技課程教學內容[6]
例如,在“認識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從表格、動畫和算法三個方面帶領學生逐步認識信息技術。第一,教師提供“健康生活”的相關資料,學生用Excel表格生成各種食物熱量表,體會到實際生活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聯系,也初步體驗到學習信息科技知識的樂趣,愿意主動完成學習任務,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第二,教師錄制教學動畫,根據動畫講解具體案例,要求學生結合具體任務,理清制作思路,自主思考任務。學生通過分析動畫內容,了解動畫片和電視劇的制作過程,進一步發現信息技術的樂趣,愿意主動融入信息技術的學習中,進一步思考信息技術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習成效。第三,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農夫帶狼、羊、菜過河”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演繹不同的過河情境。在此環節,學生主動分析問題,模擬問題解決思路,體會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和樂趣。解決問題的算法,即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是基于特定問題情境和規則的程序控制結構描述。以“農夫帶狼、羊、菜過河”這一游戲為例,有助于學生理解算法的概念,步驟即為算法。
四、總結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科學的教學策略,教師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于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能夠促使學生將實際生活與信息科技課程知識聯系起來,從而鍛煉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將信息科技課程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發現學習信息科技課程知識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銳.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4(10):
100-102.[2]張秀梅.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4(22):
14-16.[3]程航.生活化教學策略融入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實踐的探索[J].讀寫算,2024(21):26-
28.[4]阮銘健.素養立意理念下的小學信息科技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與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
2024(5):16-19.
[5]陸燕秋,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以小學三年級上冊“在線學習與生活更從容”為例[J].新課程,2024(4):85-
87.[6]范佳敏.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J].當代家庭教育,2023(20):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