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貓或可解阿爾茨海默病謎題
很多年齡大的貓會有癡呆癥狀,導致行為改變,如叫聲增加、困惑和睡眠紊亂。這些癥狀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表現相似。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癡呆癥的貓,其大腦變化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變化相似,這為人類研究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寶貴的模型。這項研究還揭示了腦支持細胞可能會導致突觸的喪失。
VR自然場景有助減輕疼痛
由英國??巳卮髮W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測試了使用VR(虛擬現實技術)提供的沉浸式360度自然影片與2D視頻圖像在減輕疼痛體驗方面的效果,結果發現VR的止痛效果幾乎是后者的兩倍。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在這些360度的自然體驗中越是感到身臨其境,鎮痛效果就越好。腦部掃描證實,沉浸式VR 場景激活了疼痛調節途徑。
血吸蟲為何能無痛入侵皮膚
血吸蟲病是由寄生蠕蟲引起的感染,一般通過接觸被污染的水源感染。美國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寄生蟲穿透人體皮膚時不會引起疼痛或瘙癢,它們通過抑制皮膚中的神經元來逃避免疫系統檢測。研究人員指出,血吸蟲會導致TRPV1+的活性降低。TRPV1+是一種蛋白質,它向大腦發送信號,包括熱感、疼痛或瘙癢。研究人員認為,了解血吸蟲的這種機制,可能有助于開發新型止痛藥。
創新設計可生成功能性真皮
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針筒中的皮膚”—— 一種充滿活細胞的凝膠,可以直接應用于傷口,甚至可以3D打印成皮膚移植物。這種創新設計旨在幫助身體生成功能性真皮,而不是瘢痕組織。在另一個平行進展中,該研究團隊還創造了彈性水凝膠絲,可以形成微小的、充滿液體的通道,這項技術可能會帶來治療燒傷和嚴重傷口的新方法。
吃炸薯條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吃3 份炸薯條,會使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0%。但是,吃同樣份量的煮土豆、烤土豆或土豆泥等,不會大幅增加患病風險。研究結果還表明,用全谷物替代任意烹飪方式的土豆,均與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有關。不過,該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研究人員也未能排除其他未測量的因素對研究結果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