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根,當代詩人。曾為軍旅作家,上校軍銜,供職于。作品見于《詩刊》《草堂》《星星詩刊》《草原》《揚子江詩刊》《詩潮》《詩歌月刊》《廣西文學》《四川文學》《湘江文藝》《環球人文地理》等刊物,入選多種選本。
出發
向大山出發,山峰借我挺拔的骨頭
向大海出發,大海授我磅礴與遼闊
向森林出發,森林贈我以斑斕的情懷
向書本出發,文字遞來玫瑰的芬芳
向春天出發,當春風踏碎冰封的大地
我領悟了柔韌的力量
歲月之劍
刻第一個字時,黃泥墻發出吱吱尖叫
少年看見父親垂頭坐在門檻上
吧嗒吧嗒地吸旱煙
刻第二個字時,他聽見
母親在臺階上來回踱步
刻第三字時,他發現
哥姐在屋子里唏噓
再刻時,手中的瓦片碎為兩半
少年扔掉碎片,沿村外那條小路走出
時光鋒利,帶著少年
走得很快很遠
遠處即是近處
歸來時,黃泥墻已成殘垣斷壁
刻在墻上的誓言早已脫落
唯有那條通往村外的小路
變得寬闊明亮
路口
九個路口
十個高人指教
母親把答卷高舉在掃帚上追著你看
班主任拎著你的耳朵讓你在他發抖的胡須上找
指導員拿來保爾·柯察金的名句
讓你背
愚鈍的你,冥頑不化
蒙了,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直到完全聽不到追趕聲
鞭笞聲,和自己怦怦的心跳聲
直到發覺,夜風
從你身邊吹過,那么舒服
直到聆聽到
江水從江水下,從石縫中,從水草叢
流動的聲音
你的心,開始
歡愉起來
向日葵
當種下種子
便已指腹為婚
當種子拱土萌芽
便開始了一生忠貞的追隨
晴朗的日子
你與陽光熱切對視,暖意濃濃
風雨飄搖的日子
你撐著纖弱的身子
把生命扮成太陽的模樣
總在它出現的方向默默等候
到了花萎莖黃的那一天
即使被砍下高昂的頭顱
佇立的莖稈仍保持追逐的姿勢
練字
我一生都在練兩個字
色與財
我揮毫一撇
一女子秀發飄飄
粲然一笑
當我狂草彎鉤時
那女子步步蓮花,曼妙而來
一字寫畢
竟活色生香,心馳神往
這時父親總會出現。說,
看看頭上懸著什么?
一把飛刀飽吸濃墨
赫然滴著褐色的血
我膨脹的荷爾蒙頓時消于無形
寫財字時
我瞥見無數人的目光
扎進一堆珠光寶氣中
看見一撥盜墓者
死于非命
瞧見一個人從少年到中年
踽踽獨行在江河湖岸
最后偏安在中國南方的小城
日子拮據
而欲望的舌頭常常如“貝”般
探出。但如影相隨的“才”之刀
一橫如梁
豎鉤,頂天抓地
一撇斜拉,如關公之大刀
凜凜生威
財色二字
于中國漢字中最難書寫
我習練一次,糾結一次
三尺宣紙
猶如擂臺搏擊
常常大汗淋漓
我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
我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
這與我有沒有騎過馬的經歷無關
我的天馬長在湘南的丘陵
沒有高貴的血統和華美的鞍轡
它有時是埋首田間的一頭牛
有時是十畝大丘的稻浪
有時是一塊循環點種的花生地
有時是沾著震露的一籃豬草
但我的天馬
一直在烈日和星星點燈的上空騰飛
盡管大地上缺乏它的養料,水分
和能量
盡管堅韌的皮囊緊緊束縛
盡管厚厚的云層不時阻隔
但所有這一切
并不妨礙我的天馬行空
現在,即便站在黃昏的樹下
我仍看見它在奮蹄飛揚
看見它在深邃無邊的天際
劃下一行行
清晰的軌跡
所謂永遠
毫無疑問,你是一個平凡的人
容易對眼下一些事物或情感銘心刻骨
你曾經咬著牙在黃泥墻上刻字
刻得墻粉齏飛
曾經在不為人知的石頭上
寫血書
也曾在練習本上一遍一遍
寫一個人的名字
后來,走得遠了,在大海邊
還放過一次漂流瓶
但無論用了多大的勁
寫了多少遍
都抵不上時光之刀的剝蝕
如今,那些曾經以為的永不泯滅
早已被歲月之手削去了痕跡
你所恨的,所愛的,所要的
都已煙消云散。倘若還有
一絲半縷深藏于心
歲月之手也不會放過
終會用它的鋒利
深入你的體內
毫無痛感地
將它剔除
黑夜中行走
小的時候
沒有怕字,晚上跟白天一樣
橫也走直也走,黑都退得遠遠的
稍大了點,膽子卻小了
出門時,總要提馬燈,帶手電筒
看見門窗里漏出的光,心便穩了許多
光,是膽,是人家,家
再大了些,離家走進茫茫夜色中
父親叮嚀,不要亮光
閉上眼睛,慢下來,靜下來
黑下來,再慢慢睜開眼
原來你可以看清黑暗中的所有事物
原來當你自帶光源時
照亮的不是自己的眼睛
而是被你驚動的黑暗中的眼睛
和槍口
后來,我們發現
白天,有時并不比黑夜亮多少
我們走在白天的黑暗中
同樣需要屏聲靜氣
如果大步飛揚,無拘無束
趔趄、絆倒,或被一槍擊斃
并不意外
雪鄉看雪
雪,是天對大地的無限思念嗎
一片一片,一團一團
伴風伴雨纏綿不斷,從天而降
大地,袒開胸懷
聆聽著迎接著
樹白了,屋白了,大地全白了
雪中人也沾滿了白
抬頭望天,天地一色
天地就這樣以雪的方式
結合為一體
在這片結晶為白的土地下
正醞釀著來春的綠
來春的紅
(責任編輯 何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