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聯合筋膜鞘懸吊(Conjoint fascial sheath,CFS)+上瞼提肌(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筆者醫院80例重度上瞼下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行CFS+LPS復合體縮短矯正術,觀察組行CFS+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比較兩組術后1、3、6個月角膜中央反光點至上瞼緣的距離(MRDI)、上瞼上提長度、眼瞼閉合不全量。比較兩組術后1、3、6個月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術后1、3、6個月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MRD1、上瞼上提長度、眼瞼閉合不全量指標組間、交互作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術后1個月、3個月并發癥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6個月并發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施行CFS+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可有效治療重度眼瞼下垂,并可減少早期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聯合筋膜鞘懸吊;上瞼提肌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重度上瞼下垂;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79.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5)09-0005-04
Curative Effect of 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ombined with Tension-free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Complex in Severe Ptosis
GU Ran1, JIANG Yingmei2, NIU Xiaoxia1
( 1.Department of Corneal Ophthalmology, Harbin Aier Eye Hospital, Harbin 150010, Heilongjiang,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rneal Ophthalmology, Mudanjiang Aier Eye Hospital, Mudanjiang 157000, Heilongjia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 combined with tension-free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LPS) complex in severe pto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evere ptosis in the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0) and control group (n=40) between March 2021 and March 202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FS+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PS complex,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FS+ tension-free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PS complex. The margin reflex distance 1 (MRDI), length of upper eyelid lifting, hypophasis degre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Results" At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RD1, length of upper eyelid lifting or hypophasis degree in terms of inter-group and interaction dimens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ime point dimension (P<0.05).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FS+ tension-free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PS complex can effectively treat severe ptosi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arly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onjoint fascial sheath; tension-free shortening correction of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complex; severe ptos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lication
上瞼下垂定義為人體直立,保持平視狀態下上眼瞼遮蓋角膜上緣超過2 mm,而重度上瞼下垂即下垂量超過4 mm[1]。上瞼下垂是眼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原因是LPS、Müller平滑肌功能異常,從而導致上眼瞼上提不能,甚至遮蓋瞳孔,影響患者視物能力,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其原因可為先天性肌發育異常或后天原因造成損傷[2-3]。有研究報道,上瞼下垂患病率約為0.1%,近來有增長趨勢,重度上瞼下垂不僅影響患者的視力,對患者的面部外觀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4]。目前對于上瞼下垂其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手術方式很多,主要有聯合筋膜鞘懸吊(CFS)、上瞼提肌(LPS)縮短術、LPS腱膜折疊術等[5]。其中CFS因為可以提升LPS的力量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但是對于LPS復合體縮短的程度仍然沒有定論。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討CFS聯合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的臨床療效,尋找最佳的LPS復合體縮短程度,為治療重度上瞼下垂提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筆者醫院治療的重度上瞼下垂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9.02±7.15)歲;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38.43±7.5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會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重度上瞼下垂診斷標準[6];②年齡為18歲及以上;③單眼患病;④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字;⑤能夠耐受手術治療;⑥病歷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重癥肌無力;②既往眼部受傷或手術史;③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眼外肌麻痹;④合并下頜瞬目或Horner綜合征;⑤合并認知、溝通、交流障礙。
1.3 治療方法:參考患者健側眼部重瞼線對患側眼部設計手術切口,重瞼寬度為5~7 mm,予以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668)+1%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瑞典Astra Zeneca AB;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763)行局部麻醉,切開患眼皮膚,暴露患側瞼板前筋膜。切開眶隔,充分暴露LPS腱膜。外翻上瞼,注入麻藥,使得結膜和Müller平滑肌分離,然后將上瞼翻回。縱向剪開LPS腱膜和Müller平滑肌,鈍性分離Müller平滑肌和結膜,并于瞼板上3 mm左右橫向切斷LPS腱膜和Müller平滑肌復合體,寬度為15~18 mm,在LPS復合體和結膜之間進行分離,當發現白色筋膜組織時即為LPS、上直肌聯合筋膜鞘,用縫線將其固定在瞼板上緣2 mm左右位置,同時縫掛結膜,該操作要保證患者直立睜眼狀態下,高于健側上瞼緣約1 mm。對照組采用CFS+LPS復合體縮短矯正術:牽拉LPS復合體減去部分組織(剩余組織控制長度為8~12 mm,寬度為15~18 mm),并將其斷端固定在瞼板上方1/3處,最后對切口進行縫合。觀察組采用CFS+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將游離的LPS復合體鋪平,采用6-0號聚丙烯縫線將其無張力的固定在瞼板上方1/3處,并適當修剪多余組織,將長度控制在2~4 mm,最后對切口進行縫合。注意保護角膜,定時換藥,術后1周拆線。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具體評價標準如下。治愈:1 mm≤上眼瞼覆蓋角膜長度≤2 mm;好轉:2 mm<上眼瞼覆蓋角膜長度≤瞳孔中點;無效:瞳孔中點<上眼瞼覆蓋角膜長度;過矯:上瞼緣在角膜上緣及以上(以上均在患者平視狀態下評估)。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3、6個月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4.2 角膜中央反光點至上瞼緣的距離(Margin reflex distance 1,MRD1):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MRD1。
1.4.3 上瞼上提長度:囑患者閉眼后在不皺額情況下平視前方,測量上瞼上移長度,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上瞼上提長度。
1.4.4 眼瞼閉合不全量:患者閉眼情況下測量上瞼下緣至下瞼上緣之間的長度,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眼瞼閉合不全量。
1.4.5 并發癥:記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3、6個月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以(xˉ±s)表示計量資料并行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并行χ2檢驗。兩組MRD1、上瞼上提長度、閉合不全量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檢驗標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3、6個月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典型病例見圖1。
2.2 兩組MRD1比較:兩組術后1、3、6個月的MRD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的MRD1均高于術后1個月(P<0.05)。兩組術后6個月的MRD1均高于術后3個月(P<0.05)。見表2。
2.3 兩組上瞼上提長度比較:兩組術后1、3、6個月的上瞼上提長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的上瞼上提長度均高于術后1個月(P<0.05)。兩組術后6個月的上瞼上提長度均高于術后3個月(P<0.05)。見表3。
2.4 兩組眼瞼閉合不全量比較:兩組術后1、3、6個月的眼瞼閉合不全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的眼瞼閉合不全量均低于術后1個月(P<0.05)。兩組術后6個月的眼瞼閉合不全量均低于術后3個月(P<0.05)。見表4。
2.5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術后1個月、3個月并發癥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6個月并發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上瞼下垂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因素造成LPS和Müller平滑肌提拉上眼瞼功能障礙,上瞼下垂遮蓋瞳孔,重度上瞼下垂不僅對患者外貌產生影響,而且嚴重的上瞼下垂也影響患者視力[7]。上瞼下垂患者為了減少對視力的影響,常常會仰頭視物、收縮額肌導致額紋增多、眉間距增寬,造成脊柱畸形,甚至還可導致患者弱視,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8-9]。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式主要是CFS聯合LPS復合體縮短術,但是對于LPS復合體縮短的程度暫無明確結論。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治療重度上瞼下垂最佳的LPS復合體的縮短程度。
筋膜鞘是一種富有彈性的筋膜結構,由眼部周圍Check韌帶與眼球共同構成,主要位于LPS和上直肌之間,筋膜鞘同時擁有兩股力量,CFS是將筋膜鞘牽拉懸吊至上瞼板處,在不改變睜眼動力的方向同時借用LPS拉上眼瞼,不僅可以維持上眼瞼提拉功能,還有一定的加強作用[10-11]。LPS復合體經過手術游離之后,長度會增加,若修剪過少可能導致上瞼重疊、繁雜冗余影響LPS的功能,若修剪幅度過大,則會導致患者上瞼過矯等,因此對LPS復合體要進行無張力縮短,既不能修剪過少影響視力,也不能修剪過多導致過矯出現眼瞼外翻,但是在筋膜鞘組織結構緊密的情況下可稍微多保留LPS復合體組織。
通過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術后療效及術后1、3、6個月的MRD1、上瞼上提長度、眼瞼閉合不全量差異不顯著且療效相同,與陳敬麗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是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了治療后兩組術后的MRD1、上瞼上提長度高于術前,而眼瞼閉合不全量低于術前,提示兩組患者采用的術式均可有效治療重度上瞼下垂。首先,CFS是將筋膜鞘提拉至上瞼板,可以在不影響眼瞼活動方向的同時減少對其正常結構的影響,但是因為本研究納入的對象均是重度上瞼下垂患者,其LPS功能較于一般的上瞼下垂患者更弱,單純應用CFS治療效果不佳。兩組患者采用的均是LPS復合體縮短術,將其與CFS結合,可以彌補CFS的缺點,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但是對照組采用的LPS復合體縮短矯正術,有可能導致LPS復合體縮短不足而影響治療效果。而觀察組采用的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不僅可以使得LPS功能保持良好,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懸掛力,能更好地保證矯正效果,且維持時間長,但是兩組患者療效無明顯差異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兩種手術術后是否具有明顯差異仍需后續研究擴大樣本量做進一步論證分析。
觀察組術后1個月、3個月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術后6個月兩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差異不顯著,提示CFS聯合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可以降低患者早期并發癥發生率。對照組采用的LPS復合體縮短矯正術對于重度上瞼下垂患者來說,其有可能導致LPS復合體縮短過度導致張力過大可導致后續并發癥的發生。而觀察組采用的術式可以避免矯枉過正導致過矯,過于暴露角膜而損傷角膜。另外該手術方式如果復發,可以進行二次矯正。而結膜脫垂是由于麻藥注射部位位于結膜下使得結膜附著程度減低以及手術方式縮短結膜附著長度,其解決辦法就是麻藥注射要適量,不能過多。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納入例數較少,且研究時間短,為此,其遠期療效還需后續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以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施行CFS+LPS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可有效治療重度眼瞼下垂,并可減少早期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衛會明,陳竹香,付俊.筋膜鞘懸吊瞼板結合提上瞼肌縮短術矯治重度上瞼下垂[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2):10-13.
[2]俞文娟,張偉,肖潮,等.瞼板和上瞼提肌聯合切除治療重度上瞼下垂的有效性及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20,16(4):304-306,336.
[3]王榮,彭夢龍.改良式上瞼提肌縮短術治療輕中度上瞼下垂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8):83-85.
[4]黃靜,王紅,郭一敏,等.三瓣吻合矯正術對重度上瞼下垂患者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11):34-38.
[5]許厚銀,陳文莉,韓國鴿.聯合筋膜鞘懸吊術矯正上瞼下垂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21,42(8):885-889.
[6]楊軍.上瞼下垂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7,97(6):406-411.
[7]李建學,薛涵,李翔,等.先天性輕度上瞼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瞼提肌復合體折疊術后矯正及美學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4,33(9):5-8.
[8]張蕾,趙紅,潘葉.改良扇形額肌瓣懸吊術矯正重度上瞼下垂的臨床研究[J].天津醫藥,2021,49(9):996-999.
[9]李杰,劉竟慧,張蕾,等.三瓣吻合矯正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美學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4):11-14.
[10]李雯,謝琳輝,楊慧玲.聯合筋膜鞘懸吊術和提上瞼肌縮短術治療兒童中重度上瞼下垂療效對比[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8):67-70.
[11]李冬梅.上瞼提肌縮短和上直肌上瞼提肌聯合筋膜鞘懸吊術矯治復發性上瞼下垂[J].中華眼科雜志,2021,57(11):813-813
[12]陳敬麗,金書紅,魯曉云.筋膜鞘懸吊+上瞼提肌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3,23(9):64-66,70.
[收稿日期]2024-03-06
本文引用格式:顧然,姜英梅,牛曉霞.聯合筋膜鞘懸吊+上瞼提肌復合體無張力縮短矯正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的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5,3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