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職業學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聯動校企供需對接,抓住“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重要戰略機遇,主動回應區域發展、產業變革、技術創新,通過攜手行業領先企業共同建設特色產業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共同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同開展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建立實訓基地,探索產教融合“雙元制”育人模式,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共同建設特色產業學院。面向鐵路行業,學院與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鐵道學院;面向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與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產業,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面向跨境供應鏈、物流行業,與京東物流、順豐速運等共建管理學院。多個產業學院同時掛牌研究院,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制,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群。實施\" 1+N 中專業布局優化工程”,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所需專業,增強服務國家交通強國戰略的能力,筑牢地方產業發展根基,形成以軌道交通專業為核心、多個專業支撐發展的‘ °1+N′′ 專業布局。實施“ 2+2 重點專業群建設工程”,攜手行業領先企業,打造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和智能制造2個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專業群,打造鐵路、信息技術2個國內一流專業群,帶動其他專業改造升級,實現智能化、信息化。構建專業標準體系,校企共同對接職業標準、培訓標準,及時將新技術、新規范、新模式納入教學內容,建設專業教學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等。健全保障機制,通過建立專業與行業對接機制、專業診斷與改進機制、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等,保持專業群的特色、生機與活力。
共同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教師發展中心,建立頂層設計、分類規劃、協同成長的教師發展工作機制,聯合企業共同制定教師上崗標準、“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骨干教師培養標準等。實施“名師名匠引進工程”,制定高水平人才引進培養管理辦法,配套“一人一議”年薪制、高層次人才助理制等支持政策。實施“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程”,聯合企業開展教師培訓、企業實踐、技能進修等工作。實施“一師一企一項目”工程,制定教師技術創新與技術服務實施辦法,促進每名專任專業教師緊密對接一家企業。
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實施校本教材建設工程,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校本教材,構建以校本教材為主干的專業課程教材體系,每年立項建設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校本教材,以及數字化教材、云教材。建立教材動態更新機制,教師每年利用企業掛職鍛煉、指導實習、參與企業技術項目等機會,吸收行業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及時更新教材內容,與企業保持同步。
共同開展人才培養計劃。拓展訂單班種類和數量,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創新訂單組建模式,采用“訂單預選模式”實施前置訂單選拔、“校園招聘模式”實施委培訂單選拔、“綜合評價模式”實施特殊招生類型訂單選拔,擴大訂單培養規模。推進校企聯合培養,采用“產教融合、校企一體”辦學模式、4 1+2 , ?1+1+1 ”分段式教學組織模式,以“任務導學”為驅動,以“工作室真實項目案例”為載體,實現課程實訓學期實訓、畢業實訓各環節相扣,幫助學生實現專業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共同建立實訓基地。建設虛實結合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與中科數據(青島)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廠”智能制造生產線,共同培養智能制造專業人才;與山東食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共建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多個長期密切合作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深化建設10個產教融合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共同開發30余項模塊化實訓項目和綜合性實訓項目,構建規范化的實踐課程、實習實訓和技能評價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