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以“十優”建設為總抓手,系統構建了以文化為魂、以團隊為基、以機制為要、以協同為力的辦學新格局,形成目標明確、路徑清晰、特色鮮明的發展模式,不僅為師生成長搭建了廣闊舞臺,更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示范價值的內涵發展之路。
明確愿景目標:構建“十優”發展坐標系。愿景是追求,目標是方向。學校確定了文化優、管理優、隊伍優、人才優、設施優、裝備優、環境優、保障優、質量優、成績優的“十優”目標與愿景。對每一“優”,都有詳細的解讀與達成的標準。每一“優”的實現,均符合學校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清晰的教育愿景和發展方向,得到了全校教師的廣泛認同與大力支持。大家同心同德、同力同向,為了“十優”建設精益求精、全力以赴。
凝練文化精神:鑄就卓越教育基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有利于激發全體師生的主體性與創造力。學校結合自身的歷史背景、現實傳承、未來發展,確立了“進德修業、十五卓越”的校園文化,號召動員全體師生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卓越為追求。這里的“十五”,既是學校的簡稱,也是對“十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學習意識、合作意識、課程意識、科研意識、專業意識、效率意識、品牌意識、發展意識)和“五精神”(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潤物無聲的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概括。
培養核心團隊:激活“三線”聯動新動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學校非常重視核心團隊建設,一是領導班子重團結、重決策、重落實、重示范、重評價,二是中層干部重執行、重創新、重競爭、重業績、重發展,三是學科組重師德、重研究、重進修、重業務、重質量,四是班主任重奉獻、重文化、重愛心、重激勵、重進步。核心團隊建設方面,形成了以年級和班主任為主體的行政管理主線、以科室為主體的督查評價主線、以學科為主體的業務成長主線。“三線”共同發力,催生了學校“十優”建設的不竭動力和發展后勁。
完善激勵機制:打造教師發展生態圈。適時有效的獎勵,可以激發人的積
學校以‘十優’建設為總抓手,系統構建了以文化為魂、以團隊為基、以機制為要、以協同為力的辦學新格局。
極性。為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校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激勵機制。教學方面,根據月考給予年級、班級、科室優勝獎勵,給予教師彈性坐班獎勵,授予優秀教師“月度人物”“青年才俊”等稱號;教育方面,根據常規量化給予年級、班主任優勝獎勵等;管理方面,給予科室優勝獎勵。獎勵以月為單位,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頒發,讓教師享有充分的獲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學校“十優”建設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教師和管理者。
推進家校聯動:構建成長共同體。家校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促進學校、教師、學生更好地發展。學校致力打造完善的家校協同機制:一是通過傳統節日推動思政課程進家庭,改善親子關系,促進家庭和諧;二是通過開展家長陪餐日、學校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深入了解學校的辦學情況;三是通過家長學校,傳遞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家長掌握親子溝通、家校協作的有效方法,構建和諧互信的“家長一學生一教師”三維關系,讓教育更有溫度,讓成長更加美好。
“十優”建設不是終點,而是持續優化的起點。學校將繼續深化“十優”內涵,牢牢把好學校發展的“方向盤”,全力打造學校發展的“和諧號”,不斷提升學校發展的“加速度”,以更開放、更積極的姿態擁抱教育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