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礎工作。教師高質量專業成長,特別是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此,北京一 O 一中學懷柔分校傾力打通教師專業成長的全路徑。
網格管理,聚焦成長。學校各職能部門聚焦教師專業成長,并以此為中心,形成推動教師各層面、各領域專業成長的網格管理體系。學校發展中心助推教師政治素養的發展與師德教育,教師發展中心聚焦教師的教科研素養與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課程教學中心著眼于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發展中心關注教師在育人能力上的提升,國際教育中心將拓寬教師國際視野、提升教師領導力作為主要目標。
以文化人,推動成長。學校堅持從文化熏陶、心理自覺的角度,引導教師主動尋找專業成長的增長點,將教師帶向職業幸福的最高處。一是形成主動反思的教育自覺。學生入校是基于對學校提供優質教育的信任,學校要展現出“我就是最佳選擇”的自信與擔當,始終以學生的成長進步為使命。二是以專業立身,用實力贏得尊嚴。教師作為專業人士,應超越對榮譽的追求,傾注心力于教育事業,樹立終身精進的專業意識。唯有不斷提升專業水準,方能贏得真正的職業尊嚴與尊重。三是追求無止境的教育。教師要時刻銘記校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堅定不移地做卓越的“一零一”人。不進則退,小進也退,堅定自信,守正創新。四是同心守護唯一品牌。學校是全體教職工的精神歸屬與事業根基。在工作中,指責他人無法提升自我,我們互為環境,唯有相互支持,方能成就彼此,共同鑄就卓越。
強化目標,引領成長。學校確定了“踐行一零一卓越擔當價值追求,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的教師發展目標。同時提出要秉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育人宗旨。教師要精通課程理解、開發與實施,以卓越的教學方法、高度的學生認可度及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具備學科影響力的專家;持續更新理念、深化學習、深耕課堂研究,實現教學與科研的“共生互補”,確保專業能力的持續發展。
拓寬路徑,高端成長。學校創造條件激發教師的高層次需求,促使他們實現自我發展。目前,學校已經建立了有層次、有梯度的短、中、長期教師培育機制,拓展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一是名家指導。充分利用本部的名師資源以及本區本市的名師資源,為學校發展服務;充分利用懷柔科學城專家資源,為學校發展服務。學校每學期都會聘請相關領域專家來校開展講座,提升教師人文科技素養,開闊視野。二是教育科研。學校重視校本科研,秉持“讓科研變成教師職業發展新方式”這一教科研理念,科研引領、教研跟進,全面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完善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建立學習型教研組,實行領導包教研組制度。三是項目引領。學校為教師搭建諸多專業成長的平臺,提升教師自我定位和業務自信。四是“青藍工程”。這是學校教師培養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青藍工程”的影響下,一批又一批剛入職的教師逐步邁向成熟,漸漸成為學校各個學科的支柱與骨干。五是課程賦能。學校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教師研究體系,采用分層設計,覆蓋國家社會發展、新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三個層面,并細分為教師基本功、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踐、教育情懷與視野、身心健康、數字素養與應用六大領域,每個領域包含四項內容,共計24個研修模塊。通過學習型組織建設、常態教研活動、專家講座引領等多元路徑,助力教師開拓視野、補齊短板,逐步形成“向外探尋、向內思考、向下扎根、向陽生長”的專業成長路徑。
目前,學校教師隊伍的體系建設已經基本形成。面對國家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新期待,學校必將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使教師成為知識的創造者、情感的共鳴者、創新的激發者、持續的學習者、價值的引領者和技術的擁抱者,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