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蘆笙舞;農產品;包裝設計;云硒茶;非遺文化
引言
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農產品包裝設計不僅承載著保護商品、方便運輸的基本功能,更成為傳遞地域文化、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媒介。貴州,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庫,其獨特的苗族文化和蘆笙舞藝術,為農產品包裝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意資源和文化內涵。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貴州蘆笙舞,融入農產品包裝設計中,以此促進農產品包裝的多元化發展,幫助消費者建立對貴州文化認識,帶動貴州經濟發展,擦亮貴州本土名片,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
一、貴州農產品包裝設計現狀
農產品包裝設計在現代市場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保護產品,還傳達產品信息、促進銷售,并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當前,農產品包裝市場正在快速增長,預計在2024 至2032 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1%,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9 億美元。定制化需求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農包裝產品正朝著和地域文化結合的趨勢發展。
但現有包裝設計仍存在許多問題,在許多農貿市場和小型零售渠道,農產品包裝還保留著比較傳統的形式。例如,糧食類農產品如大米、小麥等,常見的包裝是簡單的塑料編織袋,上面印有產品名稱、產地、重量等基本信息。這種包裝主要注重實用性,以方便運輸和儲存為首要目的。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包裝也比較簡單,如使用普通的塑料網兜裝水果,或者用簡易的紙盒包裝蔬菜。這種傳統包裝風格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農產品基本的購買需求,成本相對較低,在中低端市場占據較大份額。總體而言,農產品包裝設計普遍存在設計創意缺乏個性、思維模式單一、市場細分不夠,缺少差異化、過度包裝、細節做得不夠、缺乏高素質設計人才等[1]
為滿足農產品包裝的持續增長需求以及改善農產品包裝現有不足,需將地域人文引入農產品包裝設計領域,將其創新轉化為實踐方法,對實現農產品包裝設計中地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有機融合、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促進地方農業長效發展皆可起到積極作用[2]。
二、蘆笙舞在農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可行性分析
在當今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蘆笙文化和農產品包裝設計結合的可行性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蘆笙舞和農產品包裝設計之間具有深度的契合性,二是在農產品包裝環節,以創新性方式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
首先,蘆笙舞是一種為了慶祝豐收和舉辦祭祀的舞蹈,其目的是祈禱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在核心的理念上和農產品具有一致性,二者有聯系的必然性。此外,國家積極推行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指出要讓農業成為充滿發展前景的產業,使農民成為備受向往的職業,把農村建設成人們安心生活、快樂工作的美麗鄉村。需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將蘆笙舞和農產品進行結合,可以有效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打造地域農產品特色,既做到宣傳非遺文化,又提升了農產品的美觀度。例如侗族木構建筑元素在三江茶產品包裝設計中設計,對于侗族木構建筑視覺元素的提取、重組和再設計,探索了侗族木構建筑圖案在包裝應用上的新路徑,為侗族木構建筑文化的轉化應用提供了一定的參考[3];黃河非遺泥泥狗元素在酒包裝的“零廢棄”設計,通過對于黃河非遺手工藝泥泥狗的色彩、紋樣、造型等元素提取融入酒包裝設計,同時考慮“零廢棄”理念,促進了酒包裝設計的多功能化發展,實現酒包裝設計的可持續利用[4]以及中國“福”月餅包裝設計通過葫蘆形式融入非遺產品包裝之中,突出了產品的吸引力與獨特性,同時又能通過這些“福文化”元素去傳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精神內涵[5]。大量成功的案例印證了,將地域非遺文化元素融入農產品包裝是有效的,并且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推動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傳播與創新的領域中,這種融合方式不僅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還彰顯出不可忽視的文化價值。
三、貴州蘆笙舞的視覺元素特征分析
(一)多樣化、民族化的色彩特征
貴州蘆笙舞承載著苗族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技藝,在悠久的歷史中,蘆笙舞演變出獨特的色彩體系。蘆笙舞色彩展現的是苗族的衣著、首飾、建筑、環境等的融合。蘆笙舞色彩呈現多樣化特征,其中主要以紅、黃、綠、黑、白、銀的色彩特征為主,其中紅色和黃色主要來自服飾,例如刺繡、錦帶等,銀白色主要來自銀質的發箍、耳環、項鏈等,黑色來自建筑和服飾,綠色來自環境中的花草樹木。舞者服飾喜用“五色之服”做到鮮艷明快又樸實靚麗,其中服飾上刺繡色彩最為艷麗,采用多色的絲線繡制而成,融匯成紅、黃、藍、綠、紫等五彩繽紛的刺繡圖案,引人入勝。舞者在節日盛裝佩戴的頭飾閃耀著燦爛的銀色光芒,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表演時,他們以天地為舞臺或以民居為背景,這使得色彩的融合變得多種多樣。這些色彩不僅是蘆笙舞的象征,更代表著苗族的藝術特征和情感內涵,如表1。
(二)地域性文化性的服飾特征
蘆笙舞的服飾極具特色,根據地域性舞蹈種類的不同,服飾特色也會出現相應變化,其中以錦雞舞、鼓龍鼓虎- 長衫龍、滾山珠這3 個舞種的服飾最具代表性,如圖1。
錦雞舞的服飾靈感來源于錦雞,是對于錦雞造型的模仿和借鑒,例如苗族女孩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絲綢和雞羽毛裝點服飾,或在服飾上繡滿精致的刺繡圖案,像美麗的雉雞一樣。表演時,舞者上身著靛青色短款衣衫,下身內里穿著貼合腳踝的青黑色緊身長褲,外面再套上一條靛青色百褶裙,身前與背后各系一片靛青色護群片。腰圍約兩英寸寬的花帶。盛裝時,頭戴銀色發箍,銀嬌花冠搖動,像一個美好的生動的冠,最有特色的是短裙后垂吊錦帶[6]。錦雞舞的裙子設計前短后長,在旋轉時使裙上和裙尾的繡花和花帶獲得更大的空間展示,神似一只錦雞尾巴隨之擺動,搖曳生姿,異常美麗。
長衫龍一般為男性舞者為主,包括雙人舞、四人舞和群舞,舞者在表演的時候,身穿自己織染的黑色大襟長衫民族服飾,頭插兩根野雞翎,舞者扮成龍的模樣跳龍舞。頂龍面牛角圖騰、戴髯口,腰系紅色腰帶,下身著刺繡長褲,足穿草鞋或赤腳,腰插數10 根錦雞尾羽,手執蘆笙,自吹自跳[7]。
在 “滾山珠” 活動中,男女著裝存在一定差異。男青年通常頭戴裝飾有錦雞翎的帽子,遇上盛大節日,還會額外插上雉尾,顯得英姿颯爽。他們的肩頭披著白色繡花披肩,上身衣物與褲子選取白色或天藍色進行純色組合搭配,腳下蹬著麻耳草鞋,整體裝扮極具民族特色。對于女青年而言,頭上所戴之物是一些紅色的毛線飾品,上身穿的是一件白色繡花披肩,下身是一條白、藍、黑三色相間的百褶裙擺[8]。
總體而言,蘆笙舞的服飾上都會裝點許多精美的刺繡,頭上的銀飾也是異彩繽紛,總體和諧美麗。這些服飾會根據具體的舞蹈種類出現相應的變化,它們相互影響又和諧統一,呈現出苗族人民對于民族獨特美學追求。蘆笙舞服飾不僅是民族特色的象征,更是地域文化的縮影,在歷史長河中,成為民族藝術的一道亮麗色彩,如圖1 和表2。
(三)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舞步特征
蘆笙舞的舞步動作較多且在吹奏蘆笙的同時還要結合舞蹈動作,具有一定難度和技巧,對于舞者體力和功夫都具有一定要求。例如,“長衫龍”跳舞的形式通常為偶數組或群舞,舞蹈中有很多甩手和擺腰的動作,主要在雙腳的跳、轉、踢、跺、蹉、拍腳板和胯部左右擺動的基礎上隨機應,跳蘆笙舞時,身體呈中下矮樁步站立,因此“長衫龍”屬于矮樁類舞蹈;“錦雞舞”是苗族蘆笙舞中高樁類舞蹈的典例,“錦雞舞”的舞者一般比較廣泛,男性、女性都可加入,跳舞時舞者排成一字長蛇陣,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圓圈跳,“錦雞舞”中下蹲擺臀、斜前擺腰、旋轉和用手拉住裙角等動作最有特色,這些舞步最能展示出其服飾的美麗,像極了一只美麗的錦雞;“滾山珠”是苗族蘆笙舞中矮樁類舞蹈的典型范例,“滾山珠”動作較為單一,舞蹈動作短促有力、有頓挫感,集體舞男子居中吹笙領舞,女子在外圍圍圈、攜手、頓足,按同一方向移走、轉擺,表達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愿望,集體舞更強調整齊劃一,雙人舞和單人舞則更加突出主題性和競技性,其中包括“對腳掌”“跪步”“扣肩倒立”“刀叢滾身”“栽樁”“人搭橋”“地龍滾荊”“滑步”等[9-11]。
貴州蘆笙舞種類多樣不僅包括單人舞、雙人舞還包括集體舞,尤其是集體舞,在表演時聲勢宏大、熱鬧非凡,舞步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蘆笙舞是苗族人民珍貴的文化財富,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
(四)工藝精湛的形制特征
蘆笙作為一種簧管樂器,工藝精湛、音色優美,現如今成為少數民族最喜愛的樂器之一。在貴州,眾多少數民族聚居的村落,向來有著 “蘆笙之鄉” 和 “歌舞之鄉” 的美名。每當佳節來臨,他們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蘆笙盛會。活動中,人們吹奏蘆笙,翩然起舞,以此歡慶屬于自己民族的節日。
苗族蘆笙種類豐富、形態多樣,就類型分類,包括高排蘆笙、大蘆笙、多管蘆笙、小蘆笙、芒筒等類型。蘆笙在構造上分為笙斗、笙管、簧片、共鳴管這四大部分構成,其中笙斗外觀呈現出優雅的紡槌形,表面木紋清晰可見,享有“金蘆笙”之美譽;笙管縱向插入笙斗中,笙管多為六管設計,但也有四管或八管的變種;簧片主要是響銅制作,是蘆笙發音的關鍵;共鳴管采用毛竹制作,可以套在笙管上,使得蘆笙的音量更大,音色更加洪亮、渾厚[12-13]。蘆笙創制方面又被劃分為“六管蘆笙”“五管蘆笙”“多管蘆笙”等。貴州蘆笙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族群內部發展中,形成了多樣化的蘆笙形制,如圖2。
四、貴州蘆笙舞與農產品包裝融合設計策略
借助現代設計理念,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把貴州蘆笙舞這一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農產品巧妙融合,能夠有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留原有內涵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性發展與轉化。這種融合模式,不僅為貴州蘆笙舞賦予了新的表現載體,使其突破傳統傳播局限,還通過農產品包裝、宣傳等渠道,讓更多人接觸和了解這一非遺項目,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持續傳承 。在進行設計時,應在尊重貴州蘆笙舞特色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貴州蘆笙舞中色彩、服裝、舞步、形制4 個核心視覺元素,借助現代設計手法構建一個貴州蘆笙舞與農產品包裝融合的策略,如圖3。
(一)特征提取設計策略
首先需要從貴州蘆笙舞中精確提取色彩、服飾、舞步、形制四大核心視覺元素,確定包裝整體風格。其次,根據農產品具體屬性選擇恰當的視覺元素。最后,在考慮到產品特征的前提下,運用這些元素特征。蘆笙舞色彩呈現多樣化,主要有紅、黃、綠、黑、白、銀等;貴州蘆笙舞的色彩既可以呈現在插畫設計中也可以在外包裝中適當運用,同時色彩一定要結合農產品屬性,兩大色系相互融合;服飾特色因舞種而異,如錦雞舞、鼓龍鼓虎 - 長衫龍、滾山珠等舞種服飾各具特點,需根據農產品特性選擇合適的蘆笙舞類型以及服飾;舞步動作多樣且有難度,不同舞種舞步各具特色,在選擇恰當的舞種搭配合適的舞蹈動作,呈現在插畫畫面中。
(二)元素參考設計策略
在對提取元素進行藝術再造時,可運用 “四大元素融合法” 與“情景描繪法”。“四大元素融合法”,即將提取到的元素重新組合、相互交融,既能保留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又能契合現代審美需求,打造出兼具現代感、潮流感與創新性的設計。比如將傳統圖案與現代簡約線條相結合,讓古老元素在新形勢下煥發生機。而 “情景描繪法”,著重對貴州蘆笙舞蹈的整體風貌進行刻畫。這種方式不僅完整保留了蘆笙舞所蘊含的故事性與民俗風情,還進一步凸顯了其文化特性,使包裝設計緊密關聯貴州蘆笙舞獨有的傳統與風格。以云硒茶包裝插畫為例,畫面中呈現蘆笙舞表演場景,同時融入茶葉采摘、制作的情景,通過細膩描繪,生動展現了當地的文化與產業特色,很好地運用了這一方法。
(三)植入載體設計策略
在農產品包裝設計流程中,借助元素移植的手法,巧妙地把貴州蘆笙舞元素安置在預先設定的特定場景內。接著,深入考量產品的屬性,例如產品的功能、尺寸大小以及重量等特性,以此精準確定包裝載體。這種融合設計法,不單單是對傳統藝術形式的留存,更是從功能和表現形式上對傳統藝術進行了大膽拓展,充分彰顯出傳統與現代在設計領域的深度對話與完美融合。
五、貴州蘆笙舞在云硒茶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本文選取貴州丹寨云硒茶為設計對象,進一步探討貴州蘆笙舞在農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實踐,并得出具體的設計方案。
(一)貴州蘆笙舞與云硒茶的關聯性
云硒茶在丹寨已有多年種植歷史,其色澤綠潤,香氣持久,成為貴州人民喜愛的茶葉農產品之一[14]。在丹寨,蘆笙舞形成歷史悠久,其中以錦雞舞最為著名,于是選取丹寨著名的“錦雞舞”作為包裝設計的繪畫題材。在進行云硒茶農產品包裝設計時,運用上述得出的貴州蘆笙舞與農產品包裝融合設計方法,提取錦雞舞四大屬性特征,結合舞蹈表演、采茶制茶等場景進行整體描繪。二者的相互結合,是非遺與包裝設計之間相互促進的必然趨勢,也是非遺與包裝設計結合的必然結果。
(二)基于四大元素融合的包裝設計及應用
1.插畫設計
貴州蘆笙舞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插畫具有敘事性和說明性,利用插畫可以增加包裝設計的故事內涵,傳播非遺故事,提升農產品的歷史性和文化性。在插畫設計中,整合四大元素,保留錦雞舞活潑的舞蹈動作和艷麗華美的民族服飾,并將人物扁平化處理,以便和山水背景相互融合,為凸顯出云硒茶特性,在人物四周點綴黃白色插茶花和綠色茶葉,以及在畫面中下方,繪制出采茶、制茶流程,呼應主題(見圖4 和圖5)。整個插畫設計不僅透露出傳統的民族氣息、樸實的制作流程,還增加了貴州蘆笙舞的辨識度,提升該產品的認可度和附加值。
2.字體設計
考慮到蘆笙舞灑脫的舞步和農產品天然淳樸的特色,在云硒茶包裝字體設計上保證線條流暢、自然,結構簡潔。這種字體風格能夠與產品及蘆笙舞的整體氛圍相協調,使消費者在看到字體時能聯想到農產品的自然品質以及蘆笙舞的靈動之美。例如,在表現茶葉的清新自然時,流暢簡潔的字體能夠強化這種感覺,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純粹與質樸。為突出包裝的產品屬性,將字體放置在畫面中心。這樣的布局設計能夠使消費者在第一時間關注到產品的關鍵信息,同時也能更好地展示農產品文化底蘊,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字體與插畫相互配合,共同講述產品故事。如在云硒茶包裝中,插畫展示蘆笙舞表演場景與茶葉相關過程,而中心位置的字體則進一步強調產品名稱、特點等重要信息,二者結合使消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產品,增強對產品的認知和好感,從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吸引消費者購買,如圖6。
3.色彩搭配
蘆笙舞色彩呈現多樣化特征,主要以紅、黃、綠、黑、白、銀為主。這些色彩不僅是蘆笙舞的象征,更代表著苗族的藝術特征和情感內涵。在農產品包裝設計中,借鑒蘆笙舞的色彩體系,將其融入包裝設計,為包裝增添獨特的文化魅力。例如,在云硒茶包裝插畫中,就結合了蘆笙舞的色彩元素,紅、黃、藍、黑、銀白等顏色。同時在農產品包裝色彩應用時,要充分考慮產品本身的屬性,如茶葉類農產品,通常可采用綠色調為主,以體現茶葉的天然、健康屬性。此外,色彩的選擇還應傳達產品的文化內涵,通過色彩的搭配讓消費者感受到農產品背后的地域文化和傳統特色,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聯結,提升產品附加值。插畫整體上采用綠色調,呼應茶葉屬性,同時又結合蘆笙舞的色彩元素,紅、黃、藍、黑、銀白等顏色,多種色彩交相呼應,和諧地呈現在畫面中,構成一幅清新、靚麗的插畫。
4.造型設計
云硒茶農產品包裝設計摒棄傳統的塑料袋裝,選用較為高端的開蓋式禮盒包裝。包裝分為內包裝和外包裝,外部包裝為矩形紙質禮盒包裝, 尺寸為290mm×203mm×70mm, 外包裝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內部包裝為小型矩形紙質包裝,尺寸為163mm×59mm×35mm,內包裝為3 盒一組,更加實惠。在包裝封面印制相關主題插畫,凸顯茶葉價值,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底蘊,展現出古樸、傳統、典雅的感覺,讓消費者從茶包裝上感受到茶葉的原生態和天然,為農產品增添更多的文化內涵,如圖7 和圖8。
結語
通過貴州蘆笙舞元素在云硒茶農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使得云硒茶包裝體現出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元素的傳承和創造性轉化,為農產品包裝設計開辟了全新的路徑。與此同時也為農產品包裝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以及特色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方向指引。未來,可以把非遺文化當作切入點,以此為中心向外延伸,挖掘更多地域性文化元素融入產品包裝里。這樣做不僅能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與創新動力,還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性傳播與轉化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