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川江野筆

2025-09-15 00:00:00陶靈
延安文學 2025年5期

龍" 骨

姑媽他們蔬菜二隊學大寨時,在荒山坡上造梯地,偶爾會挖到一座野墳。也不知埋了多少年,尸骨和棺木已朽爛,大部分化作了泥土。姑媽撿了些殘存的白骨,用撮箕裝回來。墓穴里的東西不能隨便拿進家門的,連柴灶房都不可以進。于是姑媽把撮箕掛在豬圈棚的木檁子上。

姑媽說這是“龍骨”,不好找,留著,要用的時候方便。豬圈里又臟又潮濕,鋪的稻草也經常換,豬還是有可能得癱病,這病能讓它們站不起來,吃不了食。龍骨可治豬的癱病。把它燒成白灰,兌在米湯中灌給豬喝,或者和在豬食里給豬喂。燒灰不能用家里的灶,養豬人便在豬圈旁的土壩子堆炭燒。最近,我和小區里的周老頭擺龍門陣,他年輕時為了治豬的癱病,去后山巖洞里撿死人骨頭回來燒灰。那巖洞很早以前躲過“棒老二”,他們“捉肥”沒收到錢,就“殺肥”,里面肯定有死人骨頭。薛老伯在旁邊“搭白”,他害怕,不敢去“棒老二洞”撿,就用狗骨頭、羊骨頭代替。

有一天,我和同街的細娃兒去挖過的紅苕地里撿漏,扒開泥土,發現一根白骨,撿起來,想帶回去給姑媽。一起來的來國哥看見了,大聲叫道:“快丟了,那骨頭是死人的,不然你也會死。”我嚇得趕快扔掉白骨,在地邊的草叢里翻來覆去擦著手,生怕留了點什么在上面。來國哥見我害怕的樣子,神秘地笑著說:“說不定,今晚上,這個死人會變成鬼來找你。”

我頓時緊張起來,這怎么辦呢?越想越害怕,好像亂蓬頭發,沒有下巴,指甲又尖又長,嘴里還流著烏血的厲鬼向我撲來。驚悚萬分,我趕緊往家里跑。

夜里,我腦子里總有鬼影晃動,一直睡不著,暗暗地哭了起來。姑媽聞聲點上煤油燈,輕聲地問我是怎么回事。當她知道我的心事后,說:“靈娃兒,莫怕,來國哥哄你的,人就那么容易死嗎?”

姑媽見我沒有止住哭,想了一下說:“你要是遇上了鬼,忍住痛,咬破中指拇,把血撒出去,鬼被血凝住了,就不能動了。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明天我去給你買一塊紅帕帕兒,你放在身上,遇到鬼的時候,拿出來舞一舞,鬼最怕紅色,就跑了。”我記著姑姑教的訣竅,終于安心地睡了……

龍骨實則是一味中藥,而姑媽從荒山坡撿回來的算不上真正的龍骨。清代醫學家陳士鐸《本草新編》中說:“世間所用之龍骨,乃地氣結成,非天上行雨之龍也。”說得有點玄乎。清代另一位醫學家汪讱庵《本草易讀》又說龍骨:“出晉地山谷中,及太山巖水岸上穴中。采無時。”這個靠譜點。當代《全國中草藥匯編》準確定義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龍骨是俗名。內服有鎮靜、止瀉、生津的作用,比如神經衰弱、失眠、腹瀉、驚癇癲狂等癥可用。外用,可治久爛不結殼的毒瘡。

當然,挖出來的龍骨不可直接用,需要炮制,中藥材都如此。龍骨不能水洗,刷凈上面的泥土后,用無煙的爐火,放在坩堝或陶瓦質的容器中,煅燒至紅透,取出晾涼,然后搗成粉末,并貯存于絹袋中。整個過程不能沾任何金屬制品。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龍骨從土中挖出來,在空氣中放起很容易碎,要馬上用毛邊紙粘貼。

1899年的一天,北京城一個名叫王懿榮的書法家、金石學家生了病,抓回來的中藥里有烏龜殼化石,這也是龍骨。無意中,他見龍骨上面有著似篆非篆的清晰刻畫字紋,憑著深厚扎實的金石學功底,他馬上意識到,這絕非尋常之物。于是,找到藥鋪,囑咐老板,今后再有帶字的龍骨都賣給他,每字銀一兩。后來,王懿榮從這個藥鋪老板那里得到八百塊有文字的龍骨。有人聽說他要買這種龍骨,也主動送上門來。最終收購了有文字的龍骨一千五百多塊。從中,王懿榮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散文》雜志主編汪惠仁先生說:“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關于龍骨之療效均有記載……近兩千年間,見過刻著表意符號的龍骨的人一定是有的。但是對這些表意符號進行“凝視”的人,幾乎沒有,即便有過,他們也沒有追問下去。而故事到了王懿榮這里變得不同起來……”

黃萬波——八十多年后,又一個“凝視”龍骨的人……

三峽一帶多龍骨。南朝齊梁時醫藥學家陶弘景說:“龍骨今多出梁、益、巴中。”三峽地區屬益州范圍。據說,二十世紀20年代,有個叫格蘭介(也譯為葛蘭階)的美國人來到三峽萬縣鹽井溝,坐在山下,向當地農民收購龍骨。五年后,運走五千公斤到了美國。這些龍骨是從鹽井溝坪壩大隊的幾個天坑(漏斗地貌)挖出來的。

1984年6月下旬,出生在三峽地區忠縣的中年男人黃萬波,此時的身份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考古學家,聽說格蘭介收購龍骨的故事后,帶領一幫人坐著客車來到鹽井溝。再步行三個多小時,在小地名老屋包一處巖隙里,他們真的挖到了很多龍骨,其中一副完整的巴氏大熊貓骨架讓黃萬波興奮不已。然而,離他的初衷尚遠,他這次來是想尋找人類化石。于是,帶著收獲與遺憾,坐船往東,來到巫峽口的巫山縣,聽說這里的中藥鋪有龍骨賣。

一行人尋訪中藥材公司門市部和幾間中草藥鋪時,打聽到龍骨都來自川江南岸深山的廟宇鎮。這個鎮與縣城之間交通不便,又隔江渡水,二十世紀60年代,當地農民挖出龍骨后,主要賣到了鄰近的湖北巴東縣、建始縣的供銷社中藥材收購門市。每斤一角八分錢,挖、運、賣一次,可收入幾十元,在那個年代可是一筆大收入,社員們因此紛紛上山挖龍骨,說是總量達幾萬斤。走進廟宇鎮上一家中藥鋪,坐堂醫生把黃萬波一行當成了買藥人,連忙夸耀自己的龍骨全是藥性最好的“龍齒”,并端出藥柜中裝龍骨的抽屜讓他們看。黃萬波見到了大約五百顆龍齒,其中一段劍齒象的白齒近一尺長,讓人愛不釋手。當地一位文物工作者當場買下這段化石。

按照指引,在龍坪村當地人稱的一個龍洞里挖到的龍骨,卻是一些年代太晚的化石,黃萬波有點失望。這時,洞口看熱鬧的圍觀群眾中,有個青壯年人說:“你們在這兒挖的不是龍骨。”順手往東邊山坡上一指,“那里才是。”旁邊社員告訴黃萬波:“此人叫牟之富,是個赤腳醫生。以前我們就是學他,挖龍骨去建始賣的。”

接下來的幾年里,黃萬波在這山坡上采集到一百二十多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包括劍齒虎、大靈貓、乳齒象、巨羊和小種大熊貓等二十余種絕滅動物的化石。并且,終于在1985年、1986年,先后挖出一段人屬帶有兩顆牙齒的下頜骨和一顆人屬內上側門齒。經科學手段測定,兩塊人屬化石絕對年代距今201萬至204萬年,這代表著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被發現,這種直立人被定名為“巫山能人”。一般稱“巫山人”,或“巫山猿人”。1995年,《自然》雜志發表黃萬波與美國古人類學家石漢博士的合作成果《亞洲的早期人類及其人工制品》,文中闡述:巫山人的發現,其重要的意義在于為人類起源于中國、起源于長江流域提供了新的佐證。表明200萬年前,中國就已出現了在長江三峽一帶活動的古人類。

三峽腹地昔日的一個小山坡因此改稱“龍骨坡”,其發掘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萬波已經九十一歲了,至今還在龍骨坡一帶轉悠,“凝視”龍骨……

豆" 腐

有一天,尖尖腳的賀奶奶端著一只筲箕,蹣跚著走進我家,放下就走。筲箕里面裝有四塊豆腐,應該是她兒子賀伯伯讓送來的。賀伯伯在城關鎮公私合營百雜業總店當職員,我父親是店里的公方代表兼政治指導員。賀伯伯又是一位民間書法家,川江名剎張飛廟臨江石壁上“江上風清”四個著名的大字,文革后就是由他摹寫出來再塑上去的,此事在新編《云陽縣志》中有記載。可能父親平時對賀伯伯比較照顧,他自己面子淺,便讓老母親送來豆腐,以示謝意。那時候除了肉食,豆腐算好東西。但父親又怎么會收呢?馬上退回去會把人“將”起,可豆腐又不能久放。于是,把每塊豆腐劃成四小塊,抹上鹽,放到房瓦上晾曬。慢慢地,成了黃褐色的干豆腐。然后,父親吩咐我給賀家送回去。為免于尷尬,教我說:“我爸爸幫你們把豆腐曬干了,炸起好吃。”

以前,豆腐不僅在城里屬好東西,鄉村人戶兒也不輕易做一回吃。一般冬臘月,家里要打豆腐了,大人提前告誡細娃兒:“不要出去‘跑野貓騷’喲!”荒山坡上野貓多,它經過的地方,特別是屙了尿,騷味兒非常大,難聞得很。如果不聽話,真去了,回來后,大人會在屋外燒堆火,要細娃兒必須烤掉身上的騷味兒。不然,把那氣味兒帶進了屋,用石膏水點豆腐時,就不凝固。

豆腐點不凝固,浪費食材不說,還是一種不祥的兆頭。亮娃的爺爺奶奶要到山下跟大伯家過,條件好一點。走的那天中午,亮娃媽打豆腐吃,算是給爺爺奶奶送行。可點的豆腐始終散扒扒的,勉強壓成了型,吃起泡奓奓不對味兒。那天,亮娃的腳沒出過門前的院壩,絕對沒“跑野貓騷”。亮娃媽接下來的幾天里一直提心吊膽,生怕有什么不好的事發生。不想,真有了事。爺爺到了大伯家,十來天后突然生病,不到一個月便去世了。先前,爺爺身體硬朗得很,可以挑糞上坡,到自留地種莊稼。亮娃大伯是生產隊長,覺悟高,說:“不信那些迷信,碰巧而已。”

川江一帶人戶兒,過去家里有人生了病,醫了很久不見效,請來“觀花婆”試試,可以吃上一頓豆腐。因為觀花婆治病需要少量的豆渣和豆漿。那時沒豆漿機,量少了,還不夠塞石磨縫隙,干脆打一次豆腐吃,也好招待觀花婆。泡過的黃豆用石磨推漿,濾出豆渣備用。觀花婆說,她下了咒,霉運被磨碎,留在了渣里。吩咐用病人的內衣包扎豆渣后,丟進江中,河水就會把災星沖走。然后,趁天黑無人時,又端一大碗豆漿,倒在十字路中間。來來往往人多,千人踩萬人踏,分散帶走了病痛,病人就好了。這治病方法聽起來純粹是為了寬心。

豆渣和豆漿治病的法子,我聽姑爺家那條街上的唐忠明也說過。用小火在砂鍋里把豆渣慢慢烘干,做成多個小圓餅,熱敷無名腫痛和惡瘡,直到松活為止;五更的時候,用剛出鍋的滾燙豆漿沖雞蛋花,再加白糖喝下,可止咳、補血。

老橈胡子冉白毛說:“我們走船時喜歡吃‘灰毛兒’。到處跑,水土不服,吃了‘灰毛兒’就沒事。”豆腐別名“灰毛兒”,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川江沿岸老輩人普遍這么喊,而在鄉村,連細娃兒也說“灰毛兒”。并有俗話“吃了灰毛兒想豆腐”,比喻人心不足之意。因川江各地口音差異,又喊成了灰門兒、灰貓兒、灰磨兒等。豆漿變成豆腐,由石膏兌水做凝固劑。石膏可除腸胃中結氣,止腹脹暴氣等癥,對付“水土不服”不在話下。

我問冉白毛:“啷個要給豆腐喊‘灰毛兒’?”

“不曉得,從來都是跟著這么喊的。”一直滿肚子龍門陣的冉白毛,這次卻說不出“子曰”來。我想,因豆腐中的“腐”字有爛的意思,川江橈胡子忌諱,肯定不愿說。明末清初時的方言詞典《蜀語》中曰:“腐,爛也。當作脯,象其似肉脯也。故脂麻曰麻脯,棗肉曰棗脯……”清代《蜀方言》中也說:“豆汁作脯曰豆脯。”這名字從沒聽說過,估計是很早前的叫法,或書上才有。

我琢磨“灰毛兒”得來之意時,偶然看到民俗專家的文章,認為豆子有黃、黑、淡綠色,混合后做出的豆腐呈灰色;“腐”與“虎”在方言里同音,明末清初時的巴蜀虎患讓老百姓談虎色變,便用“貓”替代“虎”。于是,有了“灰貓兒”的叫法,后衍變為“灰毛兒”“灰磨兒”……諱“虎”之說有道理。但老百姓家里同時栽種或購買幾種顏色豆子的可能性太小,也沒必要把它們混在一起用。至今我沒見過灰豆腐,民間諺語也是說:“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豌豆尖炒豆腐——來青去白。”“老豆腐切邊——充白嫩。”

我揣摩,“灰毛兒”又是川江橈胡子造的詞。只要是忌諱的字眼,他們就重新造,岸上的人也跟著用,我曾經列舉過:撐花兒——傘,筷子——箸,添飯——盛飯,順水——劉……

《中國豆腐》書中介紹,“豆腐”一家有很多兄弟:豆漿、豆花、豆腐腦、水豆腐等。其中“水豆腐”即大家平時說的豆腐,橈胡子避“水”為“灰”。如遇人“落水”,他們說“落灰”。川江老百姓又稱細粉狀的東西為“灰”:買幾斤灰面做饅頭;把桌上的灰灰抹干凈……特別是建筑工地上,砌磚的砂漿喊“灰”或“灰漿”。黃豆用水泡脹后磨出的豆漿因此為“灰”。同姓之人,川江一帶習慣稱“家門兒”。豆腐出自黃豆門:家門兒——家毛兒。這樣一解釋,喊“豆腐”或“水豆腐”為“灰門兒”“灰毛兒”,就不難理解了。

川江人做豆腐,我最喜歡兩種方法。把豆腐劃成小塊,兩面用油煎黃,再和紅頭香蒜苗翻炒,絕對可以找到大塊吃肉的感覺。再一種,是著名的川式吃法——麻婆豆腐,下熱冒冒的甑子干飯,把肚子脹得難受了,還不想放碗筷。在我老家云陽,豆腐家門兒中還有一種豆制品的吃法非常特別,叫“糖醋霉皮子”。它與武漢和上虞的霉千張相似,又有不同,且風味十足。

霉皮子這道菜在川江沿岸沒有一點名氣,菜名也不好聽。看到這個“霉”字,不僅提不起食欲,反而倒胃口。但我老家人卻喜愛有加。

做菜前,要先去菜市場買霉皮子坯料,冬季和初春時節才見得到。首先,豆腐作坊做出一張張很薄的豆皮,差不多像時尚雜志的銅版紙封面那樣厚薄。再把一張張豆皮切成整齊的長方形小塊,然后卷成一個個小筒。晃眼一看,像是裹的春卷兒。小筒卷兒挨個擺放在木框里,框底只安了幾根篾片,便于透氣。一個個木框里擺滿小筒卷兒后,端進密封的屋子貯藏,保持二十度左右的室溫。三四天后,小筒卷兒癟了,因為發酵緊挨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個整塊,面上生出一層茸茸的雪白的霉,十分可愛。這樣,霉皮子坯料算做成了。

霉皮子的烹調方法各有不同,但必須是做成糖醋味兒的才好吃。小時候守著灶臺看媽媽做霉皮子,先切成大拇指大小的塊兒,冷鍋時倒進去,用小火慢慢烘干水分。那時候用煤炭灶,把火鉗橫插在爐膛上,再架鐵鍋,鍋底離炭火遠了一點,就算是小火。霉皮子烘干了,上面的霉也消失了。媽媽抽去鍋底的火鉗,改成大火,放菜籽油翻炒至金黃,再添加蒜苗頭、干海椒,炒出香味兒。然后把事先加白糖和醋調好的芡水倒進鍋里,炒到收汁后起鍋,頓時撲鼻的是一股醋香。吃進嘴里,先是糖醋味兒,后留有澀澀的余味兒。我想,這澀澀的余味兒,可能來自豆皮發酵后的霉吧?

川菜中的糖醋味兒很常見,如果加上澀味兒,那算是風味十足了。當年媽媽做這道菜時曾說,芡水里的糖醋比例要掌握好,不能太甜太酸;芡水釅了也不行,收汁快,糖醋味沒入霉皮子,澀味兒就重了,不好吃。這是考手藝的活。

我大妹妹做霉皮子,既講求好吃,又要好看。她把霉皮子切成三角形,不用小火烘,倒菜籽油在鍋里六成熱后,直接酥脆霉皮子。大妹妹說,枯脆的霉皮子吸味快,糖醋味更濃。霉皮子酥脆后起鍋,留點底油在鍋里,炒香蒜片、干海椒,再倒入霉皮子翻炒。最后與媽媽的方法殊途同歸:勾糖醋芡水,收汁起鍋。

居住在外地的云陽人,心里念叨這道風味十足的家鄉菜時,一入冬,總是想方設法,托人從家鄉帶點霉皮子解饞。

而我饞的是媽媽的味道。

竹" 籌

我陶姓同房的叔祖父從臺灣回鄉探親,他女兒也跟隨一道回來祭祖,雖然比我小幾歲,但我應該稱呼她姑姑。坐了半天車,又步行先下再上一個大山溝,終于到了老屋。小姑姑說要上洗手間。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鄉民們不懂“洗手間”這詞,在親屬們疑惑的目光中,我讓二爸家的堂姐帶她去茅廝。堂姐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是親屬中的靈醒人。鄉下的茅廝一邊是豬圈,一邊是糞坑,坑上擱幾塊石板,蹲跨在板間縫隙上就可以方便了。說不定圈里的大豬小豬以為你來喂食,會從縫隙中伸出頭拱你屁股,有人就遇到過。因此連廁所之名都沒得,就叫茅廝。

剛去幾分鐘,小姑姑就急匆匆回來了,滿臉通紅。堂姐悄悄告訴我,小姑姑剛蹲下,突然間站了起來,問:是什么咕咚一聲?其實是大便掉進糞水發出的聲響,把她嚇著了。我沒忍住,“撲嗤”地一下笑了。

那時候我在集郵,有一套童話郵票《咕咚》,上面文字介紹:一個成熟的木瓜落進湖水里,咕咚一聲嚇得兔子拔腿就跑,邊跑邊喊:“咕咚來了!”獅子對奔跑的動物喊道:“別亂跑,先去打聽‘咕咚’是什么。”動物們回到湖邊,正好又有一個木瓜落進湖里,原來是一場虛驚。

小姑姑奇怪地看著我,不知我為何突然發笑。人少的時候,我悄悄告訴了她原因,她聽后,笑得比我更歡。小姑姑臨走時,我送了一套《咕咚》票給她。她也在集郵。

在小姑姑的笑聲中,我想起如廁的另外一件事,不知道她知道后會不會笑話我們。那時候的鄉村人窮,特別是一些老者,揩屁股不用紙,方便之后拿竹片刮。事先他們有準備,把一指寬的篾條擗成十來公分長一截一截的,放在豬圈條石墻的縫里,或者豬圈外面掛著一圈篾條,隨用隨取。這種篾條屬二刀篾,是無韌性的里層,外層的頭刀青篾要編織篾器,舍不得拿來刮屁股。

其實這事不丟人,小姑姑讀的師范中文系,估計應該知道,在古代,不僅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也用竹片刮屁股,名字叫廁籌。西晉時,又是官員又是富翁的石崇生活奢侈,家里的廁所像臥室一樣豪華,有婢女手持錦香囊站在里面服務。有一次,同朝為官的劉寔拜訪石崇時上廁所,還以為走錯了門。他上完廁所,才知道婢女手中香囊里裝的是廁籌。《南唐書·浮屠傳》也有記載:李后主與皇后定時念經,叩頭跪拜,額頭都有了肉疙瘩。除此,他還親自給僧人削廁籌,做好后,要在自己臉上試試,看刮起舒服不,如果不光滑,會再修一下。說點題外話,難怪要丟江山,李后主的心思沒完全在社稷上。

古時候的廁籌有竹片、木片的,都非一次性,用過后要清洗干凈,留下再用。要不然,古人怎么拿舊廁籌療傷呢?古時的人犯事,動輒處以杖刑,皮開肉綻,傷口潰爛成瘡,燒舊廁籌煙熏,阻止寒氣從瘡口進入體內,才不至于傷身。如果有人染上霍亂,又把舊廁籌堆放在床下燒,讓熱氣滲入人體,可治。唐代中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說:“此物雖微,其功可錄。”

單從“籌”字來說,竹、木等制成的小棍兒或小片兒為籌,古代常用來計數。木籌易折斷,用得最廣的是竹籌,制作起來也簡單方便。聽上過私塾的老人說,私塾的茅房只能蹲一人,教室墻上掛有一塊竹籌,名叫簽板。如果在,就帶著上茅房。別人沒見了簽板,就等你回來,輪流去屙。

我讀小學時,每天要穿過縣城唯一通汽車的馬路,上學放學都能看到滿載鹽包的貨車駛來,停在城關鎮搬運社門口。“嘀嘀——嘀嘀——”幾聲喇叭,馬上走出幾個男人,偶爾也會有一兩個壯實的年輕婦女,他們爬上貨廂,跟車去鹽業倉庫下貨。其中有一人,手提一只方木框子,徑直拉開駕駛室右門坐上去。方木框子里面的分格中插滿一尺來長的竹籌,用紅或綠或藍的油漆做有記號。提框人是搬運工的頭兒。

“擺尾子”的老漢兒在鹽業經銷部當會計,我去他家玩時,見過這些搬運工下貨。倉庫保管員站在車尾貨廂邊,只要搬運工的肩背上一扛起大麻袋,就發給他一根竹籌。如果搬運工雙手緊抓麻袋角,騰不出手,就呶呶嘴,意思是用牙咬著竹籌也行。有的搬運工頭上裹著白布汗帕子——當年四川男人常見的裝束,保管員就把竹籌插在他頭帕里。搬完鹽包,一數竹籌,就知道有多少包鹽,司機交貨,保管員記賬,一清二楚,并且搬運工也好按竹籌數量計算工錢。我當時聽搬運工和保管員都喊竹籌為“簽子”。

那時候我的關注點不在竹籌,看到搬運工額頭上的汗水直往臉上淌時,同情心油然而生。這是真話。

責任編輯:張天煜

陶靈,重慶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散文》《天津文學》《廣州文藝》等,出版散文集《川江記憶》《川江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欧美在线三级| 国产18页| 亚洲激情区|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午夜爽爽视频| 日韩美一区二区| 嫩草国产在线|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综合| 亚洲69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性爱网站| 精品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va|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亚洲第一成网站|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a在线观看免费| 色婷婷久久| 欧美伦理一区|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女人在线|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亚洲无码37.| 日韩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91福利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色图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