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松江區小昆山鎮人大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牛根,通過機制創新、陣地活用、多元聯動,發揮代表自身優勢,不斷強化實踐站平臺的政治引領功能,推動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小昆山鎮基層實踐站迭代升級建設提質增效,實現治理效能與民生溫度雙提升。
陣地多維延伸 精準對接需求
小昆山鎮人大以基層實踐站為核心,構建“ 1+3 ”模式,即1個鎮級實踐站帶動3個居民區示范聯系點,每月定期開展活動,每季度組織“人大代表聯系選民\"活動,形成“收集一反饋一跟蹤一回應\"閉環,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同時,以實踐站融入黨群陣地為契機,發揮“書記 + 代表\"雙重身份優勢:代表結合自身工作領域,帶著具體議題進入實踐站,讓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比如在社區規劃、服務優化等方面,代表們能夠從更全面的角度提出建議,并將本職工作與代表履職結合,推動工作開展。
2025年上半年,小昆山鎮人大累計開展協商議事活動12 場,成功解決了社區戶外晾衣架增設、涼亭改造等群眾身邊的“小事”,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民主觸角延伸到了基層的每個角落。
活動多元創新 突破群體局限
為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實踐參與群體覆蓋面,不斷強化實踐站平臺的政治引領功能,小昆山鎮人大結合暑期未成年人教育,推出“童眼看人大\"等特色活動,邀請鎮人大代表走進基層實踐站,通過專題講座、互動交流、場景模擬等多種形式,讓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了解人大制度、激發愛國情懷。
專題講座上,代表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人大職能、代表工作等內容。場景模擬中,青少年扮演代表和選民,體驗莊嚴而神圣的人大選舉。互動交流環節,大家自由提問,代表們耐心解答。“學校附近一條人行道路面瓷磚在下雨天很容易打滑”“我們小區北門的人行道路燈太暗了,出行不方便”……模擬接待環節,“小選民們\"積極發聲,從“一米\"高度看世界,提出所思所想,這些建議均由代表梳理并專項跟進反饋。多元化的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的民主素養,種下制度自信的種子,也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動能。

監督多向發力回應民生期盼
小昆山鎮人大創新“335\"工作法,在\"三帶三進\"工作機制基礎上增加“圍繞重點經常督”“跟蹤結果真實評\"環節,通過“聽、議、辦、督、評\"五步流程實現監督閉環。在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中,采用“掛圖監督 + 二維碼意見箱 + 媒體監督 + 代表專項監督\"多維模式:掛圖監督讓項目進展一目了然,設置二維碼意見箱方便群眾隨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媒體監督進一步擴大了監督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增設13名人大代表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專項監督員對項目的實施過程和推進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確保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落細落實。
多向發力監督跳出單一模式,推動解決了大港片區停車難、社區健身器材損耗大等民生問題,進一步激發了代表履職的熱情,也讓群眾感受到了監督的實效,增強了對人大工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