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隱形門檻如何破除?如何民經企業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陽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7月29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首次審議《上海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簡稱《條例(草案)》]。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應提升地方立法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組織開拓國內外市場、創新發展、做大做強。
構筑民營經濟制度保障新高地
2024年,上海民營市場主體數量占全市 93.3% ,進出口總額占全市 33.7% ,稅收占全市 36.8% ;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4.0% ,增速高于全市工業3.3個百分點。這一組數據彰顯了民營經濟在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的地方性立法提供了根本遵循。
4月3日,市委召開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部署實施《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市委書記陳吉寧提出“加快把上海打造成為創新活力充分進發、一流企業競相涌現的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決貫徹落實市委決策部署,將本市民營經濟立法列入年度工作計劃,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本次立法工作全過程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貫徹中央、市委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精神,落實國家大法規定;二是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開放發展和創新發展;三是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完善相關制度舉措,做好法律銜接和轉化。
匯聚民意民智直面問題根節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莉新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立法工作,親自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意見。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立法工作領導小組,由宗明副主任和吳偉副市長任雙組長,市人大財經委、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市發改委、市司法局、市工商聯共同組成起草工作專班,開展調研起草工作。宗明副主任多次召開專題會、讀稿會,開展立法調研,指導立法工作。
2月10日民營經濟立法工作啟動會后,起草工作專班便列出時間表任務圖,確立立法重點研究問題和框架內容,2月25日赴浙江省學習借鑒立法經驗。市人大財經委一方面提前介入、全程參與立法工作,對負責起草的《條例(草案)》具體章節內容與有關部門交換意見,共同研究;另一方面,召開18場專題座談會,將會上的立法建議及時轉化成法條。5月,立法工作進入廣泛征求意見階段,市人大財經委聽取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和有關政府部門、協會、商會的意見,并通過赴基層立法聯系點調研、開展市區人大財經委聯動等方式聽取基層,特別是民營經濟組織的意見建議。在一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一位科技型企業負責人感慨:“沒想到我們的意見真的被寫進了法條,這種被尊重的感覺,比任何優惠政策都更讓人暖心。”一位參與立法的專家評價:“這部《條例(草案)》不是簡單的政策宣示,而是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書’。\"市人大財經委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再結合今年關于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3件代表議案、7件代表建議,共梳理出186條意見建議,合并同類項后為41條、14類,逐條逐款對照《條例(草案)》并形成審議意見。
回應核心關切破除隱形門檻
《條例(草案)》回應了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核心關切,在破除政府采購和招投標隱形門檻、平等獲取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細化,提升了地方立法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讓國家大法在上海更好地\"落地生根”。在立法過程中,起草組對于民營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一方面通過修改完善法條進行回應,另一方面督促相關部門加緊制定配套文件,通過落實實施細則,形成“問題導向 + 制度供給 + 執行操作\"的閉環。
在一審中,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認為《條例(草案)》貫徹落實中央、市委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精神,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和具有上海特色的具體舉措、實踐成果上升為法律規范,對于穩定預期、凝聚力量,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與此同時,常委會組成人員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有的委員建議,公平競爭是民營經濟組織核心訴求之一,應對照國家有關要求,強化制度保障,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有的委員建議,要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組織開拓國內外市場、創新發展、做大做強,同時要加強民營經濟組織經營者隊伍建設。有的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強化各部門職責,優化政務服務工作,助力民營經濟發展。有的委員建議,要依法高效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強化異地執法協作機制,全面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切實維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法治是保障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正如一位委員所說:“這部《條例》的制定過程,本身就是凝聚共識、提振信心的過程。\"本次審議之后,市人大常委會還將進一步修改完善《條例(草案)》。相信有了地方立法的保駕護航,全市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繼續挺立潮頭、大顯身手,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