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暢所欲言,我們一定記錄好、反映好大家的急難愁盼和建議意見,努力協調解決。”6月16日一早,市人大代表陳春艷就來到,等待居民上門。“陳代表,我們小區部分外墻存在脫落風險,需要修繕”“我們小區距離菜場較遠,也缺少老年助餐點”…每到16日,相似的場景就會在浦東40家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站同時上演。而這,源于“人大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日\"的深入推進。
“相約16\"聽民聲 實踐站里匯民意
為增強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實際效果,不斷提升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區人大常委會在聯系服務活動主題確定、開展形式、群眾意見閉環處置等方面研究形成了制度性安排。比如,在活動主題確定方面,采取區人大常委會集中安排主題與基層人大自主選擇主題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代表們既能廣泛聽到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也能結合常委會年度立法、監督等工作推進深入聽取群眾建議意見。
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監督調研是今年的重點任務。5月16日,區人大常委會組織41名市人大代表和748名區、鎮人大代表,圍繞“積極應對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促進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各街鎮、居村開展視察調研、現場接待、座談交流等多種活動。代表們將群眾的訴求一一記錄,累計征集到300多條關于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能級、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等方面的建議。
實踐站也是人大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的主陣地。浦東新區人大代表郁斐在活動中感慨:“走進實踐站,聽著群眾掏心窩子的話,才真正了解到他們最迫切的需求。這些來自一線的聲音是我們履職的重要依據。”
“三帶三進”深聯系多元參與解民憂
今年,浦東新區各實踐站廣泛采用“三帶三進\"方式開展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活動,除人大代表之外,還邀請職能部門、村居代表、專業人士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形成解決問題的合力。

“不少居民關心老年人陪診服務規范化發展問題,對費用標準、準入資格等存有疑慮。\"在金楊新村街道舉行的活動中,區人大代表姚燕芳剛拋出問題,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就及時作了解答:“目前上海市已經印發了陪診服務試點方案,后續民政部門將及時總結各區在陪診人員培訓、服務標準、價格等方面的試點經驗,做好工作規范。”“費用會不會很高,普通老人能承受得起嗎?\"居民代表擔憂地問道。“服務量上去后,相信價格會有一定調整。\"職能部門的現場回應讓居民吃下了“定心丸”。
閉環機制保落地 常態服務暖民心
問題建議提得出,更要能落地。為此,區人大常委會正加快建立完善代表建議和民情民意“收集一分類一督辦—反饋\"全鏈條閉環機制,持續跟蹤辦理,增強代表聯系群眾實效。每次活動結束后,區、鎮人大都會及時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分類,推動做好意見建議的分級分類閉環處置。涉及街鎮、自貿區片區事權范圍的,可組織代表提出議案建議或交屬地職能部門處置解決;涉及區級或市級事權的,可通過組織代表提出議案建議、提出立法需求或交區人大專門委員會、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委員會納入調研報告等方式推動解決。
如今,在浦東,群眾在各個站點平臺都能找到代表、反映問題、提出建議。“以前覺得民主很抽象,現在我們每個月都能和代表面對面,自己提的建議還能推動問題解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民主!\"不少居民表示,定期到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站找代表、吐心聲、議治理正慢慢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