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勤接駁班車從40分鐘一班變成20分鐘一班,園區員工上下班冉也不用掐著表趕車了?!痹趯毶絽^羅店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的通勤車調度室里,調度員非常高興地介紹。這趟班車的“提速\"是羅店鎮人大廣泛匯聚民意,發動政企共商,助力營商環境優化的縮影。
“接待日 + 立法調研”:打開民意“話匣子”
“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名片,今天我們專場聽取企業意見,請大家說真話、道實情?!痹诒鄙虾I镝t藥產業園的會議室里,區人大代表、鎮人大主席金雄坤的開場白打開了企業代表的話匣子。這場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為主題的座談會上,一家小微企業的負責人掰著手指算成本:“小微企業實力有限,法律風險防控能力薄弱,單獨聘請法務成本太高,希望由園區組織有需求的小微企業聯合聘請法律顧問?!眮碜援a業園的負責人嘆起苦經:“我們這里有個歷史遺留問題,因為當年房產未辦證,引進的企業租賃房屋后不能順利落戶。\"活動結束后,代表們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23家企業的“心愿清單”,這些帶著溫度的文字將成為法規修訂的“活素材”。
收集帶著煙火氣的真實訴求是羅店鎮人大將立法意見征詢和調研融入固定的代表接待日活動,創新設置“接待日 + 立法調研\"模式的初衷。今后,這種民主實踐形式將成為常態,“立法直通車\"化身“便民公交\"每月固定停靠立法聯系點。
“黨建引領 + 網格賦能”:點燃服務“加速器”
通過“黨建引領 + 網格賦能”,在“多格合一\"工作機制下,羅店鎮基層立法聯系點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立法聯系點針對營商環境開展的一次調研中,企業提出“接駁員工班車運力不足\"問題,聯系點立即將問題反饋到園區所在街區黨支部。街區黨支部調動網格內資源,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需求分析、線路優化和運力測算。兩周后,多方協商確定“增配車輛 + 加密班次\"組合方案:由園區出資增購一輛通勤班車,班次間隔時間從40分鐘壓縮到20分鐘,“等車難\"變為“及時達”。
當某村集體企業反映“集體房屋出于歷史原因未辦產證,企業難以辦證落戶”,聯系點立刻聯系規劃資源部門開出“政策診所”;當小微企業喊出“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規定缺乏了解,希望加大法律事務的幫扶力度”,聯系點協調司法所迅速送“法治體檢”上門。聯系點打造的“民意直通車\"讓企業呼聲秒變政府行動,小站點在網格中發揮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大作用。
“掃碼問卷 + 云端平臺”:織密民意“高速路”
當傳統座談會的茶香與線上數據的藍光交織,一張“線上線下齊發力\"的民意收集網絡正悄然成型。在聯系點的接待大廳里,企業員工舉著手機掃碼填寫問卷成了新風景。一外資藥企法務總監點開手機里的調研問卷驚喜不已:“我有一條關于規范企業遷移登記的建議,隨手填進問卷,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職能部門的電話回訪。\"這種“指尖上的民主”正打破時空限制——聯系點在園區微信群設置的“云端意見箱\"讓企業隨時隨地能“下單\"訴求。聯系點建立“接待一梳理一交辦一反饋\"閉環機制,將來自20家單位的50余條建議分類移交職能部門。
眼下,聯系點的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網上立法信息采集點。這個集成“社區通\"和微信的數字平臺,將迎接來自每家企業、每位群眾的聲音。羅店鎮正在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金鑰匙”,打開優化營商環境的“千門萬戶”,用真心讓企業充分感受到政策的溫度,讓企業“來了就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