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大世界專項基金聯合中華文化促進會、上海大世界和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主辦,大麥娛樂協辦的“2025中國小劇場峰會暨大世界基尼斯中國魅力榜·年度小劇場戲劇榜發布日”活動在上海大世界舉行。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業內精英、專家學者以及戲劇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圍繞中國小劇場的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主旨發言:把脈行業現狀,指引發展方向
當天,“重構·迭代”中國小劇場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率先拉開2025中國小劇場峰會帷幕,燈塔專業版運營總經理王舒,上海大歌劇院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浙江音樂學院特聘教授、藝術與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院長林宏鳴,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分別帶來精彩分享,從數據到對策再到產業變革,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中國小劇場發展的立體圖景,為中國小劇場的發展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撐與領先的思維指引。
1.數據洞察市場動向
王舒帶來的“2025上半年中國劇場類演出數據洞察”專題報告,猶如為參會者打開了一扇了解當下戲劇演出市場的窗戶。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音樂劇場次增長4.1% ,票房增長 15.1% ,觀演人次增長 11.1% ,且音樂劇類目女性觀眾占比高達 88.5% ;沉浸式劇場場次增長 4.5% ,票房增長 12.5% ,觀演人次增長 16.9% 。
小劇場音樂劇表現亮眼,像上海的《辛吉路的畫材店》《時光代理人》等,跨省觀演比例超 40% .高于部分經典原版音樂劇巡演項目。小劇場中帶音樂元素的沉浸式音樂劇,以 8% 的場次貢獻了 23% 的票房,深受年輕人喜愛。懸疑類話劇多集中在小劇場,這類小劇場項目憑借沉浸式空間,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懸念感和沉浸感,其受眾以年輕女性為主,與懸疑類話劇受眾接近,形成了人群競爭,不過懸疑類話劇場次占比雖不低,但票房貢獻有限。此外,還有多種創新形式的小劇場項目受年輕觀眾追捧,如環境式音樂劇、結合驚悚喜劇與密室體驗的作品等。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小劇場演出市場的活力與潛力,以及不同類型演出在市場中的表現和觀眾的偏好趨勢,為從業者在劇目選擇、市場定位、觀眾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
2.剖析發展歷程與展望未來
林宏鳴的發言題目是“中國小劇場的難點、痛點弱點及破解對策”,他從歷史的縱深和專業的視角,為大家梳理了中國小劇場的發展脈絡。他介紹,中國第一座劇院是澳門的崗頂劇院。作為藝術殿堂的劇院一直見證、體現著人類審美意識的變化和文明的進步。一些著名劇院不僅是各個國家文化形象的代表,也極大地推動著區域文化藝術令人矚目的發展。
法國在19世紀末誕生了小劇場運動。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試圖捍衛并重新建立法國戲劇在商業和資本的沖擊下斷裂的文學、藝術、詩意的聯結。如何在“藝術”和“商業”二者之間做出選擇,成為小劇場運動發生和存亡的關鍵。中國小劇場發展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初期的突圍與反叛并進階段,誕生了如《絕對信號》《母親的歌》等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作品,它們在表演樣式、空間利用、觀演關系等方面大膽探索,為小劇場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后,小劇場進入市場與多元并行階段,藝術表演場所數量不斷增加,政府、民營劇團、藝術院校等多種力量共同推動著小劇場的繁榮,小劇場在培養藝術人才、豐富演出業態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談及當下小劇場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原因,林宏鳴認為,小劇場具有強烈的沉浸感和互動性,內容的先鋒性、情感連接的真實性、文化消費的場景化需求,能夠滿足當代人對“真實連接”“個性表達”的需求,這也使得小劇場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呈現出超速增長態勢。
展望未來,他強調,小劇場雖小,卻蘊含著“藝術大世界”和“演藝大市場”。未來小劇場的發展,首先要堅定不移地堅持藝術自由創新,既要回歸藝術表達的本真要求,又要看清突破邊界的實驗性風險;其次,要重新思考與觀眾的共情關系,重塑觀演共情關系,沉浸式滿溢后形式上如何再創新,讓觀眾在審美上有更多選擇,心智更加成熟而不是相反;再者,必須處理好藝術和商業的關系,在流量和留量的博弈中,如何呵護藝術品質,在追求藝術價值的同時,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保障小劇場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要積極應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數字光影等技術,開發VR/AR沉浸式劇目,豐富小劇場演出的觀演體驗;最后,注重國際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小劇場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成果,提升中國小劇場的國際影響力,同時政策層面也應給予更多支持,共同營造良好的小劇場生態環境。
3.解析演藝產業之變
馬晨騁分享的“演藝無界,新時代背景下的演藝產業之變”,則從宏觀的演藝產業視角出發,深入分析了當下演出行業的整體態勢以及集團在探索演藝產業發展方面的實踐經驗。
近年來,國內演出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演出票房突破200億,2023年達到502億,2024年更是突破580億。今年五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達3.35萬場,票房收入21.59億元,觀眾人數達到1031.59萬人次,全國大型營業性演出帶動酒店旅游等消費超20億元,顯示演出市場消費活力增強,為城市“文旅商體展”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演出類型來看,小型、沉浸式的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增長迅猛,小劇場、演藝新空間遍地開花。從演出市場的消費主力來看,18-39歲的年輕群體在購票用戶中占比達 80% 以上,年輕客群更偏好娛樂型精神消費,喜歡潮流事物、注重生活體驗。與此同時,前沿的MR、AR等數智化技術手段,給演藝產品的終端形態創新和演藝數字化轉型帶來了諸多啟發和助力。

馬晨騁認為,當下的大趨勢是助推文旅商體展多元融合發展。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深耕厚植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搶抓上海文旅商體展聯動機遇,實施打造“內容新精品、演藝新場景、融合新生態”創新發展戰略,繁榮上海城市文化,推動演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演藝集團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雜技劇《戰上海》舞臺劇《覺醒年代》、話劇《英雄兒女》等優秀舞臺藝術作品;依托中華民族瑰麗的傳統文化資源寶庫,陸續創制推出了舞劇《李清照》、話劇《紅樓夢》《西游》、《清明上河圖密碼》等優秀作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舞臺化;打造了一批具有濃郁海派風韻的舞臺精品,包括舞臺劇《繁花》、音樂劇《愛情神話》、滬語版舞臺劇《長恨歌》、海派滑稽戲《寶興里》等。
在拓展融合新業態方面,集團引進和開發多個沉浸式體驗項目,將戲劇演出與文旅、商業等領域深度融合。2024年,推出了以都市演藝、文旅演藝、沉浸式演藝三大模型為核心,吸引全國乃至全球觀眾“為一部戲來上海”。馬晨騁還提出,要積極借鑒國際、國內演藝發展新的趨勢、新的經驗,持續打造新精品新內容,不斷拓展新場景新生態,大力發展多元融合業態,高度重視周邊衍生消費。
行業探討與項目推介:凝聚智慧,激發創新活力
除了精彩的主旨發言,峰會還設置了多個互動交流環節,為業內人士提供了深入探討和合作的平臺。來自一臺好戲、接著奏樂接著舞、大幕小聚、韓國戲劇廠牌NeverEndingPlay等中外知名戲劇廠牌、知名演藝運營公司的嘉賓,圍繞“目前市場環境下中國小劇場高質量發展的破局之道”展開圓桌對談。嘉賓們結合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從劇本創作、演出運營、市場推廣、人才培養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在小劇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思考,共同探討如何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突破困境,實現小劇場的高質量發展。他們的觀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小劇場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
而在“2025中國小劇場峰會——演藝娛樂新物種作品創投會”上,來自北上廣深等地的13家戲劇廠牌積極推介自己旗下的“戲劇演藝 + ”創新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多種創新形式,如將戲劇與科技、教育、文旅等領域深度融合,展現出小劇場演出在創新發展方面的無限潛力。這些創新項目獲得了包括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大世界專項基金以及杉石資本、箴實資本、申萬宏源等10多家創投機構的高度關注和青睞,為小劇場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的資金支持和動力源泉。

榜單發布與活動啟動 樹立行業標桿,推動產業升級
當晚,隨著夜幕降臨,越夜越精彩的百年大舞臺迎來了“2025大世界基尼斯中國魅力榜·年度小劇場戲劇榜”發布盛典。80部入圍作品的主創及演職人員代表踏上星光熠熠的紅毯,為這場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本次榜單由燈塔專業版、貓眼演出提供數據支持,經過多維分析后,由大麥娛樂、貓眼演出、美團、大眾點評四大平臺聯袂發布。當晚共頒發“年度小劇場互動戲劇榜”“年度小劇場話劇榜”“年度小劇場沉浸式戲劇榜”“年度小劇場音樂劇榜”四個專業榜單,來自北京的互動戲劇《大真探趙趕鵝》、來自成都的話劇《暴雨將至》以及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Sleep NoMore》、音樂劇《阿波羅尼亞》、音樂劇 ??≡0528? 》等眾多優秀劇目榮耀登榜。這些上榜劇目代表了當前中國小劇場戲劇的最高水平,它們在藝術創作、演出質量、市場反響等方面都表現出色,為行業樹立了標桿,也為觀眾提供了一份權威的觀劇指南。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音樂劇《時光代理人》憑借其出色的市場表現,創造了“規定時間內累計票房最高的小劇場國漫音樂劇”這一“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國之最)”紀錄。該劇在2024年1月至12月期間,通過大麥、貓眼等渠道銷售,累計票房收入高達1100萬元,成為小劇場音樂劇領域的爆款之作。這一成績不僅證明了該劇的藝術魅力和市場吸引力,也為小劇場音樂劇的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激勵著更多創作者和從業者在小劇場音樂劇領域積極探索創新。
活動期間,正值大世界項目108周年慶,“大世界108周年慶系列活動暨2025大世界演藝娛樂消費季”也盛大啟動。此次消費季將于7-10月為市民帶來“戲劇沉浸、演藝夜市、粉絲狂歡、次元狂歡”四大主題季,通過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和互動體驗,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文化消費需求,進一步推動小劇場演出市場的繁榮發展。同時,“大世界基尼斯中國魅力榜”攜手“大麥娛樂”上線“入滬聯打好劇看不停”暑期大促活動,以黃浦原點的上海大世界為核心,串聯亞洲大廈、第一百貨等環人廣演藝集聚地,并聯動浦東、靜安、虹口、楊浦等全市各區劇院地標,為劇迷送上福利,入滬觀劇最高可領70元券包,旨在驅動票根新消費,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小劇場戲劇的獨特魅力。
“大世界基尼斯中國魅力榜”作為大世界孵化器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此次活動,不斷發揮其平臺號召力和品牌影響力,為市場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榜單,打造觀眾喜愛的觀劇指南,構建創新生態,積極助力“亞洲演藝之都”建設,推動中國演藝產業實現升級,邁向新的發展范式。
2025中國小劇場峰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小劇場行業搭建了一個集交流、展示、合作、創新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通過專家學者的深度剖析、業內人士的經驗分享、創新項目的推介以及權威榜單的發希,不僅為中國小劇場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凝聚了行業共識,激發了創新活力,為中國小劇場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小劇場將迎來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為廣大觀眾帶來更多優質、多元的文化盛宴,為中國演藝產業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