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戰是國家間圍繞經濟利益展開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它用不到飛機大炮,而是憑借以調節關稅為代表的經濟手段進行較量。舉個例子,A國對B國出口到本國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使B國產品在本國變得更貴、更難銷售,以此削弱B國的出口能力,逼迫其在談判中讓步。
什么是“關稅”?關稅是一國對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征收的稅金。提高關稅會抬高商品價格,進而減少對該商品的進口,保護本國產業。
貿易戰的爆發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是貿易不平衡。國家間的進口和出口不對等,會引發部分國家的“吃虧心理”。
二是產業競爭加劇。隨著中國科技和制造業的崛起,一些老牌工業國家感到自身的優勢地位受到了挑戰,希望通過貿易限制手段加以遏制。
三是將經濟手段政治化。一些國家將關稅當作談判籌碼,以求在國際關系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什么是“貿易逆差”?當一個國家的進口商品總額高于出口商品總額時,就形成了貿易逆差。
貿易戰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在貿易戰中沒有贏家。首先,它會導致物價上漲。加征關稅后,商品成本上升,消費者不得不為此支付更多,生活負擔加重。其次,它將使企業運營陷入困境。當出口訂單銳減,企業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甚至裁員。再者,它干擾了全球供應鏈?,F代產業鏈高度全球化,一個環節受阻,整個體系都將受到沖擊。最后,它會加劇國際關系的不確定性,削弱國家間的信任。
在貿易戰面前,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它關乎我們吃的食品、穿的衣物、用的電子產品是否會漲價,關乎青少年能否在公平、開放、穩定的世界中成長和發展。青少年應持續關注國際經濟問題,了解新聞背景和背后的邏輯,不盲從和迷信,關注國家的政策導向,理解有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時代主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貿易戰是國家間博弈的縮影,也是我們觀察世界、認識時代的重要窗口。只有深入理解國際現象的來龍去脈,才能有面向世界的眼界和擔當。
(北斗摘自《光明少年》2025年第6期,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