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以下簡稱“浙江廣電”)根據黨中央提出的“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重要指示,牽頭打造了技術賦能、文化鑄魂的Z視介客戶端。該客戶端扎根本土,以全方位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形成了充滿觀賞性與趣味性、兼具時代價值與年輕語態的國潮文化,推出了大量文化精品內容。平臺還著力打造全媒體傳播格局,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力爭在全面融合中打造樣板模式。根據浙江廣電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4月17日Z視介上線兩周年之際,其客戶端累計下載量超1.5億,付費會員數達180萬,并獲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作為“視聽新物種、文化新平臺”,該客戶端以文化為支點、以融合為杠桿的多元發展版圖初顯。筆者重點從文化內容矩陣、新型社交圈以及融媒化傳播三個方面探討其發展策略,為新時代廣電媒體的傳播創新提供參考。
一、以文化為支點,彰顯時代精神激蕩青春氣息
對話新時代年輕人,興趣方向是基礎。Z視介客戶端針對年輕用戶的觀看習慣和文化偏好,推出了包括綜藝、紀錄片、影視劇、戲曲、非遺等在內的十余個頻道,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進行創新性表達,在此基礎上記錄時代發展的精美畫卷。
1.以現代化視角耕耘傳統文化,奏響時代強音。紀錄片是以真實的人、事、物為創作素材,并對其進行藝術加工后呈現的一種視聽表達方式,真實性是其底色。Z視介客戶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通過全新表達視角將時代發展面貌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展現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蓬勃生命力。用戶通過紀錄片可以了解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和魅力,了解時代發展的脈絡和文化傳承的去向。比如,客戶端上線之初就推出了大型人文紀錄片《大運河》,該片用新視聽、新場域、新媒介講述了新時代大運河的故事,講述了方言與戲曲的南北交流、“南水北調”的大國工程、“紅妝十里”的民俗文化等,用頗具網感的年輕化表達方式展示大運河的文化價值。該客戶端還相繼推出包括《千萬工程》《中國村落》《盛世修典》《萬年上山》《26縣紀事》等在內的200多部優質紀錄片作品。其中,良渚文化系列《良渚文明》還獲評了第六屆浙江省紀錄片“丹桂獎”。這些紀錄片彰顯了浙江廣電深耕文化領域的深厚功力與責任擔當。
2.立足本地人文風俗,堅定文化自信。各類新媒體技術被運用到廣電領域,為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提供了可能,一大批紀錄片、文化綜藝內容涌現出來,推動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創意吸引了年輕用戶。Z視介客戶端從浙江歷史悠久的人文風俗中挖掘寶藏,體味中華民族文化精華,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堅定新時代文化自信。比如,“中國心”系列文化節目是Z視介客戶端重點打造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美育的內容,節目從傳統文化入手,立足“中國心”,先后推出《戲劇中國心》《妙墨中國心》《丹青中國心》《金石中國心》四個系列,以年輕化視角和新媒體策略解讀中國傳統文化,探尋中華文化之起源。Z視介客戶端還推出了“非遺”“宋韻”“戲曲”傳統文化類節目,特別是戲曲類節目,新增的“越劇”板塊作為2024年越劇文化推介的重要部分,與新媒體表達相結合形成了《越劇特別季》《新龍門客棧》《2023越劇春節聯歡晚會》等全新的文化節目形態。
3.用新樣態豐富視聽綜藝內容,表達青春話語。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呈現形態可以不拘一格,它能夠與社會熱點、情感溫度、年輕時尚、國潮國風等話題有機融合。Z視介客戶端通過深入研究Z世代用戶的審美取向和文化需求,在堅持內容原創、快速迭代的前提下推出豐富多彩的綜藝創新節目,以新的文化內容打造綜藝視聽新樣態。比如,針對隨時隨地、隨看隨玩的用戶場景,客戶端上線了《天賜的聲音》《奔跑吧》《當我們遇見你》《手藝人大會》等綜藝節目。其還在突破傳統“春晚”內容模式和創作思路的基礎上,以“文化煥生活”為主題推出《浙江衛視2024龍年越劇春節晚會》和《龍耀2024 ? 追光正當燃》等節目,為用戶帶來了一場民俗、傳統文化和生活智慧的春節“社交指南”新體驗。這些優質的綜藝文化節目既有集搞笑、吐槽、奮斗于一體的網絡熱梗,又有傳承文化的熱血青春。這在緊緊圍繞年輕用戶興趣點進行創作的同時,讓文化主題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
二、以用戶為導向,創新科技應用強化互動體驗
打造特色文化傳播平臺是Z視介客戶端的重要定位,其致力于構建形式多樣、開放共生的內容體系,滿足Z世代垂直化、圈層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需求。要想贏得新時代年輕用戶的注意和喜愛,個性化表達是關鍵。Z視介客戶端通過對當代青年群體進行深入調研,針對他們的行為偏好、文化需求推出了社交部落、“視介官”等全新的板塊,以科技為支撐,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熟悉的話語,打造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新型社交平臺,讓用戶在同一個平臺體驗看、聽、玩、用等多種功能。
1.用好AI技術,創新視聽體驗。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引領新一輪的媒體技術創新改革,深刻改變新媒體內容的生產方式和表達方式。作為圍繞優質IP彰顯社群特色的全新視聽文化傳播平臺,Z視介客戶端高度重視AI技術的應用,并借助新科技打造了多種具有科技質感的文化產品,使其更加符合年輕用戶的喜好。比如,綜藝節目《國風·無雙》借助AI技術對《富春山居圖》進行修復,運用擴展現實和動作捕捉等新技術豐富傳統文化的表現力,使其在數字技術、AI技術的加持下煥發新生,讓用戶以全新視角領略“國風國潮”的魅力。又如,“AI眼里的五千年良渚文明”系列微紀錄片,借助AI技術重新解讀和傳承這一古老文明,重新發現良渚文明在歷史長河中可能被忽視的細節和故事,探索這片神秘的古老土地。在Z視介平臺,AI技術的運用不僅體現在視覺畫面的呈現上,還體現在稿件創作、圖片生成、視頻剪輯等多方面,大幅提升了內容生產效率,豐富了視聽內容的表達策略。

2.打造部落特色,強化互動體驗。Z世代用戶是伴隨互聯網成長的典型人群,他們擁有獨特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在網絡消費時更加注重趣緣關系帶來的體驗感,對相同事物有著共同追求和喜好的用戶群體更容易建立連接并互動。為此,Z視介客戶端推出了強交互體驗感的“部落”生態,從重點IP和熱門板塊出發,讓有著相同愛好的用戶聚集在一起,討論他們彼此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天賜的聲音》節目上線后,平臺就推出了“天賜音樂”部落,在該部落里用戶可以K歌、聽歌、聽大師講課,后續還衍生了“十大高校學生共唱青春”“天賜飆歌會”等線上線下活動。這種社交化場景讓用戶在體驗看、聽、玩服務的同時沉浸式享受文化盛宴。為了釋放頂級綜藝《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等內容的長尾效應,客戶端還上線了奔跑吧青春部落、王牌歡樂部落等6大部落,節目播出的同時還上新“點我上跑男”“我要上王牌”“天賜觀影團”等活動。這既可以增強用戶黏性,又可以形成二次裂變傳播,為用戶提供更豐富、更多元的視聽體驗,強化了互動感。
3.鼓勵全民分享,提升參與體驗。Z世代用戶有更強烈的分享欲和表達欲。Z視介客戶端專門打造了集內容共建、主題共創、服務賦能、創作者IP孵化于一體的“視介官”模式,面向全網創作者開放,是全民共創、共建、共享的展示陣地。客戶端還利用AIGC技術構建了支持圖文、音視頻、動態等多種內容格式的創作者系統,支持廣大粉絲深度參與內容創作。截至上線兩周年之際,該平臺已經吸引超過5萬不同圈層的“視介官”創作者入駐。平臺也通過整合優質資源、扶持優質內容、提高創作者聲量等方式,讓他們找到自身價值,創造更多價值。例如,“視介官”創作者平臺自上線以來先后發布了“我心中的江南全民共創企劃”、“萬象更新”音樂計劃、“尋找鏡子里的春天”Vlog征集大賽等項目,并與《國風無雙》《江南》等節目形成聯動,以全民參與、全民分享的方式配合大獎激勵策略,幫助用戶發現自身作品的閃光點。他們的參與使文化長出了翅膀,隨時隨地與更多用戶形成深度連接。
三、以融合為杠桿,融媒傳播矩陣助力出圈出海
互聯網時代,僅靠單一的電視或報紙渠道已經無法觸達更多目標用戶,主流媒體需要打造融媒傳播矩陣,借助大小屏聯動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努力思考如何進行優質內容的國際傳播,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故事,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1.一體兩翼傳播矩陣,立足廣電優勢推動平臺轉型。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進程中,主流媒體需要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趨勢,以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傳播策略觸達更多用戶。浙江廣電在發揮得天獨厚的內容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推進媒體平臺化、融合化進程,積極向新媒體平臺遷移。隨著Z視介客戶端影響力提升,浙江廣電將中國藍新聞、浙江衛視、Z視介客戶端進行了有效整合和有機融合,形成了“一體兩翼”的傳播矩陣,構建了大小屏聯動、文化與新聞同頻共振、互聯網傳播戰略與平臺戰略雙向驅動的傳播格局。其中,Z視介客戶端深受用戶喜愛,它讓更多用戶體驗了高質量、正能量的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其積極助力杭州亞(殘)運會、之江文化中心、良渚論壇等活動,積極邀請“視介官”和廣大用戶創作與主題相關的短視頻內容,在平臺首頁進行推薦,將高質量內容分發給更多用戶。浙江廣電官方數據顯示,亞運會、亞殘運會在Z視介客戶端的總傳播量超過45億次,《丹青游》《愛之城》《潮前》等創意短視頻全網總曝光量超過25億次。通過“一體兩翼”傳播矩陣的構建,Z視介客戶端得以更好地深耕更垂直、更細分的視聽內容領域,推動了浙江廣電的媒體融合實踐。
2.多屏聯動同頻共振,全渠道精準觸達滿足用戶需求。優質內容的傳播離不開好渠道的加持,網臺聯動、大小屏聯動播出的模式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常見操作方式,這可以讓優質內容多渠道、高效觸達更多用戶群體,也可以讓不同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觀看方式。在浙江廣電的融媒體矩陣版圖中,Z視介不是獨自作戰的客戶端,而是與其他平臺大小屏聯動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的一部分。這個生態體系匯聚了浙江廣電的優質媒體資源,能在話題策略、直播活動、內容推送等方面進行深度聯動,從而影響更多用戶。例如,代際溝通節目《當我們遇見你》播出時,浙江衛視與Z視介客戶端同步播出,節目組與嘉賓聯動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多個平臺進行直播互動,其中48歲“凍齡媽媽”單條短視頻在抖音平臺收獲了超過1億次的播放量。又如,為發揮廣電媒體技術和內容方面的優勢,Z視介客戶端在短短一年中就推出了1000多場直播活動,既包括《追星星的人》《天賜的聲音》等熱門綜藝直播,也包括與浙江省博物館合作的《國家搬家記》、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等社會熱點和重大事件直播。多平臺的聯動傳播讓節目頻頻登上熱搜榜,擴大了其傳播力與影響力。
3.蓄力做好國際傳播,多端場景覆蓋提高文化聲量。移動互聯網時代,浙江廣電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強國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并且在做強文化聲量之余推動了“文化出海”。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媒體社會責任報告(2024年度)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浙江廣電旗下包括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Z視介客戶端等在內的海外社交矩陣號粉絲已經超過100萬,全網觸達人次接近321億,能做到面向200多個國家或地區講述中國故事。同時,Z視介客戶端還實現了手機端、車機端、Pad端、OTT端的全場景覆蓋,全方位、全天候陪伴用戶。例如,《奔跑吧》第11季兄弟團到泰國旅游勝地芭提雅感受當地文化,嘉賓團帶領著用戶沉浸式體驗泰國物產風情,節目播出后收到海內外觀眾無數好評。節目不僅助推兩國人民互通心意,還為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互鑒打造了樣本。此外,Z視介客戶端首檔獨播綜藝《當我們遇見你》已發行至馬來西亞,亞運會短視頻《丹青游》被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贊并轉發海外社交平臺。這些出彩、出圈并出海的優質作品,獲得了海內外廣大網友的點贊,將中國故事、浙江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
四、結語
媒體深度融合為傳統廣電機構的發展帶來了變革契機,浙江廣電推出的Z視介客戶端作為省級廣電機構媒體融合的嘗試,既凸顯了主流媒體打造的全新移動平臺應有的文化特質和社交屬性,又肩負起了積極推動媒體融合戰略、做強做大主流輿論的使命。可以說,浙江廣電以差異化的競爭策略積極求變,為面臨媒體融合縱深化發展瓶頸的主流媒體提供參考。
(作者系萍鄉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陳潔.“Z視介”:打開新生代用戶市場[J].新聞戰線,2023(15).
[2]喻國明,蘇健威.新型趣緣關系:理解未來社會組織協同的關鍵視點[].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5).
【編輯: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