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這種模式強調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相互促進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讀寫結合,如何發揮各個環節的最大效用,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從寫作反饋、經典閱讀與反思總結三個方面入手,探討它們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的具體應用和價值,以期為語文教學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一、寫作反饋,反向提升閱讀
寫作反饋是讀寫結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重要性不容忽視。通過對學生作品的評價與分析,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閱讀教學策略,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1]。在這一過程中,反饋不僅是對學生寫作成果的檢驗,更是對其閱讀過程的一種反向審視與評估。
例如,在《學會記事》這一寫作主題指導時,教師首先明確記事寫作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理解“記事”不僅是簡單地記錄事件的經過,更是要能夠生動描繪場景、細膩刻畫人物、深刻挖掘情感。隨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寫作,嘗試將自己生活中的點滴故事轉化為文字。教師在批改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的遣詞造句、段落安排等寫作技巧,更重視作文背后所反映出的學生閱讀視野、情感體驗與思想深度。如,有的學生在描述事件時缺乏細節,顯得干癟無味,這往往反映了其在閱讀過程中未能充分吸收他人作品中的精彩細節與描寫方法;有的學生在表達情感時顯得蒼白無力,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這可能與其在閱讀中未能深刻體會作品所蘊含的情感色彩有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寫作反饋中給予了具體的指導與建議。對于缺乏細節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優秀的記敘文作品,學習作者如何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事件的全貌;對于情感表達不足的學生,則引導他們深入閱讀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作品,感受作者如何運用文字觸動讀者的情感神經。
寫作反饋對于反向提升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充分利用寫作反饋這一手段,將其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以更好地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同時,還應注重反饋內容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確保反饋能夠真正起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作用。
二、經典引路,拓寬寫作視野
經典作品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素材與情感體驗的重要來源,更是他們學習寫作技巧與表達方式的寶貴財富。通過深入閱讀經典作品,學生能夠領略到不同文學流派與風格的獨特魅力,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與感染[2]。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了全面而深·人地閱讀。通過細致的講解與討論,學生逐漸領略到了魯迅先生筆下那個充滿童趣與想象的百草園和那個嚴肅而又充滿知識的三味書屋。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教師鼓勵學生將閱讀所得轉化為寫作靈感,提議學生嘗試以“我的童年樂園”或“記憶中的學校生活”為主題進行寫作,要求學生借鑒課文中的敘事手法與表達技巧,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情感體驗來構思文章。在寫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模仿魯迅先生細膩的景物描寫,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自己的童年樂園;有的學生則借鑒文中的情感抒發方式,通過真摯的文字表達自己對學校生活的懷念與感激;更有學生嘗試將經典作品中的某些元素融入自己的創作中,如引入寓言式的敘事手法或運用象征性的意象來豐富文章的內涵。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打開一扇通往文學殿堂的大門,讓他們在文學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同時,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內涵與藝術價值,也將成為學生寫作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與閱讀指導,以更好地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反思總結,優化讀寫循環
反思總結作為優化讀寫循環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反思自己在讀寫過程中的得失與感悟,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自己在讀寫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進而形成更加高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反思不僅是對過去學習經歷的一種回顧與審視,更是對今后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一種規劃與展望。
例如,在教學《再塑生命的人》這一課時,學生首先沉浸于這篇文章所描繪的感人故事中,感受著作者在莎莉文老師的引導下,重新認識世界、獲得知識與愛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被文中細膩的情感表達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所觸動。完成閱讀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始寫作練習,要求他們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寫一篇關于“生命中的引導者”的文章。當寫作結束,進入反思總結環節時,有的學生發現自己在描述人物形象時,不夠生動具體,沒有充分展現出引導者的特點和魅力,反思自己在閱讀時沒有仔細品味文中對莎莉文老師的細致刻畫;有的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表達情感時過于直白,缺乏深度,回顧閱讀時忽略了作者如何通過含蓄的手法傳遞深沉的情感;還有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文章結構不夠清晰,邏輯不夠嚴密,反思是因為在閱讀時沒有深入分析文章的布局和層次。教師收集了學生的反思總結,并針對他們的問題進行了個別指導。對于描述人物形象的問題,建議再次精讀文中相關段落,學習如何運用細節描寫和側面烘托來塑造人物;對于情感表達和文章結構的問題,則提供了一些優秀的范文供學生參考,讓他們對比自己的作品,找出差距。
通過反思總結,學生能夠不斷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發現其中的問題與不足,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與優化。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培養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指導與支持,以更好地促進其讀寫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的寫作反饋、經典閱讀與反思總結是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寫作反饋,學生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閱讀中的問題,進而提升閱讀能力;經典作品的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還能提升其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而反思總結則有助于學生形成高效學習策略,實現讀寫能力的自我超越。
參考文獻:
[1]阮春艷.初中語文在“雙減”背景下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教育),2022(03): 115-117.
[2]蔡麗亞.初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內涵、特征和策略[J]中學語文,2021(14):26-28.
作者簡介: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五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