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旨在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本文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結合具體課文展開分析,重點探討生活化教學的深度優化與實踐路徑,以期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實施,并為學生核心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可資借鑒的范例。
一、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生活化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更注重通過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多元化的學習情境,深度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全面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以《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這篇課文為例,教師應進一步豐富和拓展相關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為學生打造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以“進人”實驗室,親自觀察青蒿素的提取過程,甚至模擬進行科學實驗。這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他們對科學研究的直觀理解。接著,教師設計一系列的角色扮演活動。例如,讓學生分別扮演科學家、醫生、病人等角色,通過模擬真實的對話和場景,讓學生深人理解青蒿素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的重要貢獻。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如果條件允許,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科研機構或制藥廠,讓他們親眼見證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建議,與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這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教師可布置與青蒿素相關的研究性作業。例如,讓學生分組進行青蒿素的市場調研,了解人群需求、價格走勢等,或調查貧困地區瘧疾治療情況、青蒿素可持續生產狀況,并探究青蒿素的新用途和潛在價值。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語文學習更加生動有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這也是踐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
二、關注文本與現實的關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核心要義在于將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深度探索文本與語文世界現實的關聯,從而在“跳出來、再跳回去”的循環中強化認知[1]。這一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掌握,更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創新意識,為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中國建筑的特征》這篇課文為例。課堂伊始,教師便通過展示中國傳統建筑的精美圖片和生動視頻,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魅力。這些圖片和視頻資料不僅展示了中國建筑的壯麗外觀,還揭示了其獨特的材料和結構,使學生在心中勾勒出中國傳統建筑的宏偉畫卷。在視覺上,學生直觀感受到中國傳統建筑的魅力,那些精美絕倫的古典建筑集納,屢屢讓學生嘆為觀止。接著,教師結合文本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中國建筑在材料、結構、布局等方面的特征。教師通過生動的例子和詳細的分析,讓學生逐漸認識到中國建筑的獨特之處,并引導學生思考一這些特征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寬了知識面,還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然而,生活化教學并不止步于此。為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建筑的特征和文化內涵,教師還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帶領學生走進古老的建筑群,讓學生親身感受中國傳統建筑的韻味和魅力。在實地考察中,學生不僅能親眼看到中國建筑的實物,還會深入了解這些建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淵源。此外,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可通過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想象自己置身于中國傳統建筑中,感受其獨特的氛圍和韻味。學生通過微寫作,將自身感受和體會盡可能多地表達出來,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建筑特征和文化內涵的領悟。
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生動的環境中實現深人理解,對知識領悟更為透徹,還鍛煉了實操技法和實踐能力。
三、強化跨學科融合,拓寬語文學習視野
顧名思義,跨學科融合就是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滲透,形成互補與促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其他學科知識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
以課文《說“木葉”》為例,這篇課文以“木葉”為引子,探討了文學創作中的意象與表達。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簡單地分析文本,講述其中的藝術手法。但在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師可將生物學或植物學等相關知識引入到教學中,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木葉”這一文學意象的科學內涵。通過講解樹葉的結構、功能等生物學知識,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關于“木葉”的描寫,同時,也能從中領悟到科學與文學之間的奇妙聯系,學會將科學知識融入文學創作中。為進一步強化跨學科融合,教師還要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例如,在教授《說“木葉”》這篇課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個與“木葉”相關的學科(如生物學、歷史學、藝術學等),深入研究該學科中“木葉”的含義和象征意義,并將研究成果以演示文稿或報告形式展示出來。這樣的活動不僅能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跨學科學習的樂趣和價值。除了《說“木葉”》,教材中還有許多可以融入跨學科知識的課文。比如,在學習《中國建筑的特征》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歷史、物理、數學等多個學科角度來分析建筑的不同要素和風格。這樣的教學方式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利于他們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優化實踐中有著重要意義,能夠激活學生生活體驗,深化文本理解,增加跨界積累。事實證明,生活化教學不僅能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還為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娟娟.感悟文本碰撞生活: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3(15) : 21-24.
作者簡介: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語文教師。